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判断可疑冠心病患者长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534例接受CTCA检查的患者,分析其CTA结果,评估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随访终点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住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溶栓治疗.结果 15例患者失访,8例患者因图像质量较差、不能用于评价而被排除.平均随访(22.74±7.27)个月.180例检查正常者中,1例死亡,213例冠状动脉狭窄〈50%患者中,3例发生心脏事件;124例冠状动脉狭窄≥50%患者中39例发生心脏事件.在众多因素分析中,糖尿病、高血压病、吸烟以及CTCA显示的冠状动脉斑块为心血管病事件的预测因素.CTCA显示的冠状动脉斑块与心血管病事件密切相关(风险比为5.23,95%可信区间:2.35-11 88).结论 CTCA显示的冠状动脉斑块能够为临床提供有关可疑冠心病患者预后的信息,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能为患者的危险分层提供有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癌细胞生长活跃,呈浸润性生长,常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而且鼻咽癌发病部位隐蔽,周围结构复杂,毗邻许多重要器官,手术切除困难。鼻咽癌对放射线敏感,又鉴于特殊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和复杂的解剖结构,目前鼻咽癌的治疗模式是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因此,  相似文献   
3.
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发生实验性肝癌,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自首乌甙对该模型大鼠肝细胞DNA含量和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治疗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肝细胞内2倍体细胞明显增多,多倍体细胞明显减少;大鼠肝细胞处于G_0/G_1期的细胞显著增多,处于S期的细胞显著减少,说明白首乌甙可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阻止肿瘤细胞分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对小肝癌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以小肝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并总结其双源CT动脉三期扫描结果,统计不同分期检查结果中的病灶数量。结果 40例小肝癌患者共检出病灶数量48个,平均直径(2.1±0.4)cm,平扫结果均表现出低密度或者等密度。同时动脉中期、动脉晚期检查强化值与动脉早期相比均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中期、动脉晚期病灶检出率与动脉早期相比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对小肝癌患者的病灶诊断有积极帮助,但患者对动脉期的选择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膳食结构,为实施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方便取样对长春市某社区104名老年高血压患者膳食结构进行自制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中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不平衡,脂肪供能偏高,占34%,碳水化合物供能偏低,占54%,蛋白质供能较合理,占12%;相关营养素摄入量:钠偏高,而钾、钙、镁偏低。结论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比较,目前老年高血压患者膳食结构不合理,应通过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建立正确的膳食观念、膳食习惯。  相似文献   
6.
白首乌甙体外对小鼠T淋巴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白首乌甙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Bal b/C小鼠常规制备脾细胞悬液的方法,观察白首乌甙体外对Ba 1b/C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以及反应IL-2和IFN-γ活性的影响,结果:白首乌甙体外在高浓度(50,25,12ug/ml)时对小鼠脾脏TI林巴细胞增殖反应及产生IL-2,IFN-γ活性的均有抑制作用,,而在低浓度(1.5ug/ml)时则有促进作用,结论:白首乌甙体外小鼠T淋巴细胞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究增强CT扫描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入组200例溶骨性骨质破坏患者,依据病变情况分为骨巨细胞瘤组(100例)和非骨巨细胞瘤组(100例),分别给予增强对比剂,对比两组病变的增强后CT值及CT值增加值。结果骨巨细胞瘤组增强后CT值为(128.13±26.13),CT值增加值为(83.11±22.91);非骨巨细胞瘤组增强后CT值为(89.62±33.86),CT值增加值为(47.83±30.19);CT值和CT值增加值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增强CT扫描后的CT值及CT值增加值在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诊断中可能具有良好的导向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