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3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19例60岁以上,确诊为慢性结肠炎的患者和22例健康老人的粪便作了肠道菌群分析。实验采用光岗知足和康白方法,选择肠道菌群中具有代表性的需氧菌4种,厌氧菌6种行定性、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见附表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10种细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需氧菌中肠杆菌、葡萄球菌;厌氧菌中的拟杆菌,双歧杆菌和梭菌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9例患者有16例发生了肠道菌群的失调。如人们所知,肠道菌群与宿主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人的衰老,消化过程的神经体液调节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
唇裂手术修复方法颇多。我科从1988年以来,采用旋转推进瓣法一次性手术整复先天性唇裂7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4例中,男52例,女22例。年龄4个月~1岁42例,1~3岁23例,4~7岁6例,9岁2例,21岁1例。左侧唇裂46例,其中完全性唇裂27例(并腭裂13例)。右侧唇裂28,其中完全性唇  相似文献   
3.
拉一亨氏综合征(Ramsag—Hunt Syndrome),又称作耳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面瘫综合征,是带状疱疹的一种特殊类型。系由膝状神经节受病毒侵犯后影响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纤维而引起面瘫、耳痛和疱疹三联征。该病临床较少见,现将我们所见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45岁,因右耳疱疹、疼痛  相似文献   
4.
当归或三七对兔甘油致急性肾衰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用甘油复制兔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模型,观察当归、三七对ATN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40只健康新西兰白色家兔,等分为四组:当归组、三七组、对照组、正常组。当归、三七、对照三组均用50%甘油等渗盐水15ml/kg注入兔双后肤皮下,复制ATN模型,当归组于注射甘油后即刻,第3小时,第6小时,肌注当归注射液50mg/kg,三七组于相同时点肌注三七皂甙50mg/kg,正常组则于兔双后肢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5ml/kg,并于相同时点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于实验第24小时取血液、尿液和肾脏,检测血清尿素氮、肌酐、尿液总渗透压、尿总氨基酸、肾组织MDA、SOD、GSH—PX、ATP酶、Ca2^ 、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各组与正常组比,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说明模型复制成功。当归、三七纪元l例死亡,对照组死士率为30%,血清肌酐、尿素氮、丙二醛、尿总氨基酸、滤过钠排泄分数和肾组织钙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肾组织ATP酶、SOD、GSH-PX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1),病理形态学变化轻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当归与三七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当归、三七对甘油所致的ATN有明显保护作用,二者效果无差异,其机制可能与二者均有改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肾脏抗氧化酶和ATP酶活性及减轻肾组织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在部队体检中发现一些单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升高的患者 ,多以 3~ 1 0人小量群聚 ,偶呈散发 ,病程大多持续 2~ 3个月。我们对其中 5 0例患者进行血清学和肝活检组织免疫组化病原学检测 ,并定期随访 ,部分患者于 1年后再次行肝组织活检复查 ,以探讨其病因及预后。1 对象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选择本院 1 999年 5月~ 2 0 0 0年 1 0月住院的军内患者 ,均为男性 ,年龄 2 0~ 3 2岁 ,无献血史、输血史 ,除外胆道系统疾患 ,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 (EBV)感染及自身免疫性、代谢性、中毒性和酒精性肝损伤。用ELIS…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益母草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用SD大鼠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2 0只分益母草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与实验前、缺血 5min及再灌注 1 5min观察记录心电图变化 ,益母草组于结扎后即给予静注益母草注射液 ( 0 8mg/ 1 0 0g体重 )。结果 :益母草组心律失常发生率 ( 2 0 %)明显低于对照组 ( 90 %) (P <0 0 1 ) ,心律失常持续时间 ( 1 1± 0 89)min明显短于对照组 ( 1 2 1± 2 2 6)min(P <0 0 1 )。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能明显降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 ,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穗 《中国医药指南》2013,(20):134-13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应用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采用瑞格列奈片进行治疗)与实验组(采用瑞格列奈片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在进行了6个月的疗程后,分析两组的用药治疗效果,例如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经联合药物治疗后,6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主要的生化指标以及血糖值均有明显的好转。结论经过6个月的疗程后,联合用药治疗方法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无不良用药反应,体现了联合用药的安全有效,值得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18岁,护士,因咳嗽、午后潮热、盗汗、拍X线胸片发现右上肺片絮状阴影两周并高热(40℃)2d于2005年11月16日入院。患者11月2日始无诱因出现咳嗽、午后潮热(37.5℃~38℃)盗汗。X线胸片发现:右上肺野片絮状阴影3cm×2.8cm,未见透光区。考虑右上肺结核。广州市某市级医院用异烟肼、乙安丁醇、利福平抗结核治疗一周后,咳嗽症状有改善,但潮热症状缓解不明显。用药12d后体温突然呈持续高烧(39.5℃~40℃),无寒战。其后发现双颈侧、腹股沟、双腋下淋巴结肿大。11月16日以右上浸润肺结核化脓性扁桃腺炎、淋巴系统恶性病变待排除入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持续输注特立加压素(TP)对脓毒症难治性休克患者心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本院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科收治的脓毒症难治性休克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小、大剂量组)40例及对照组20例,患者(中心静脉压≥10 cm H2O,容量负荷试验阴性)均接受适当的液体治疗和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而平均动脉压低于65 mm Hg后,小、大剂量组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不同剂量TP输注(小剂量组为0.01 U/min,大剂量组为0.04 U/min),在维持平均动脉压≥65 mm Hg的基础上调节去甲肾上腺素药物剂量。分别观察给药前,给药6、12、24、48 h后各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出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 h,各治疗组的MAP均显著升高,HR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各时点的CI、SVRI均无明显改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MAP、HR、维持目标MAP(10.0 kPa)所需的去甲肾上腺素用量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h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静脉泵泵注TP能有效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降低去甲肾上腺素的使用剂量,且未明显增加心脏后负荷,因而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血管加压素,用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小剂量与较大剂量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评估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中相关的参数包括年龄、家族史、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抗原(FPSA)、游离前列腺抗原(FPSA)/总前列腺抗原(TPSA)、PET-CT或者ECT检查阳性率在预测前列腺穿刺活检率的价值.方法:患者资料是从2008年7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被初步诊断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162例,在前列腺活检前行PET-CT或者ECT检查.逻辑回归分析来评估各参数的相关的风险性.建立回归方程式通过逐步回归的各项参数来评估阳性活检的结果,通过ROC分析使用接收区域的方式来评估预测价值.PET-CT或者ECT检查检测的肿瘤发生的准确率和活检结果的比较用卡方检验.结果:在这些患者中通过活检检测出前列腺癌的有60例患者(36.9%).U分析显示各项相关参数在患者诊断中均是影响因素,其中AUC值为0.8657.PET-CT或者ECT检查结果提示有前列腺癌或者有骨转移提示的患者为120例.统计结果提示影像学表现与活检结果之间并没有相关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并不是显著的预测因素.预测活检结果最为准确的参数是FPSA/TPSA(P=0.002).结论:各项参数在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诊断中均是影响因素,合并各项参数的因素要比依靠单一参数而言可以明显提高预测活检率的准确性.确诊老年前列腺癌诊断上单纯通过PET-CT或者ECT检查上是有疑问的,影像学技术提供的诊断结果与PSA化验和活检结果比较更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