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剖宫产对不同胎位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剖宫产与不同抬位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在670例中,头位436例,台儿宫内窘迫204例;臀位234例,其中胎儿宫内窘迫52例。不论有无胎儿窘迫、头位组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臀位组(P〈0.05),头位组发生,重度新生儿窒息率亦明显低于臀位组(P〈0.05)。提示临床上应注意剖宫产对新生儿的影响,不盲目依赖剖宫产,加强术中正确处理,以减少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2.
<正> 剖宫产术国内长时间多采用腹部纵切口。近年来,国外广泛采用腹部横切口。国内也陆续有所报道。我院自1989年~1990年作横切口剖宫产术50例。本文就横切口剖宫产病例与同期内随机选择的另50例纵切口剖宫产术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内毒素(ET)和内生致热原(EP)热限的机制,在家兔静脉注射非热限与热限剂量的EF或EP后及热限加不同致热原负荷时,用竟争性蛋白结合法检测脑脊液和血浆样品中cAMP的含量。结果发现:(1).脑脊液中cAMP含量随EF性发热效应的增强而升高,到达EP热限后则不再上升,而血浆cAMP含量无类似变化。(2).脑脊液和血浆中cAMP含量均随ET性发热效应的增强而上升,到达ET热限后均不再升高。(3).虽然ET热限的发热水平明显高于EP热限,且EP热限加ET负荷使发热水平超过EP热限;但各组之间脑脊液中cAMP含量却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中枢cAMP生成受限可能既是构成EP热限的重要因素,又是ET热限的一个重要成因。但是除cAMP外,ET热限的构成还与其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院内外一体化急救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转运急诊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实施院内外一体化急救绿色通道以来“120”出车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38例,选择同期由院外至我院患者40例采取急诊-病房-导管室模式,即患者经急诊进入病房,由病房心血管专业医生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检查确诊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后,联系导管室及介入组成员行急诊PCI术作为对照组.结果 一体化组明显缩短再灌注时间,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减少近期病死率及心力衰竭发生率.结论 院内外一体化急救绿色通道的实施可以节省心肌梗死患者在诊断、转运、治疗过程中的时间,增加转运过程的安全系数,使心肌梗死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212例ICU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同期收集212例ICU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投诉率、差错率、风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在服务态度、应急能力、沟通能力、责任心、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等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及时发现与处理潜藏的风险,以降低护患纠纷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治疗前后检测指标的变化,探讨早期诊治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害的检测指标。方法:对62例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患儿进行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检测,普通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ACG)测定,X线胸透。结果:①治疗前(急性期)患儿h-FABP、CK-MB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1);治疗后(恢复期)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h-FABP、CK-MB水平较对照组高,但无显著差别(P〉0.05)。②治疗前血清h-FABP的阳性率(96.8%)显著高于血清CK-MB的阳性率(53.2%),也显著高于ACG(62.9%)和ECG(40.3%)的异常率。③系统治疗2~3个月后,痊愈46例(74.2%),好转16例(25.8%)。无1例死亡。结论:血清h-FABP定量测定是早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害的一项指标,比CK-MB、ACG和ECG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血清hFABP联合ACG或ECG检测,对早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和提高检出率,同时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预后和临床用药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院内外一体化急救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8例AMI患者采用院内外一体化急救绿色通道实施救护。结果:本组38例AMI患者发病至入导管室时间为60~180 min,转运时间为(60±30)min。其中35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2例因血栓负荷重行PTCA后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择期介入治疗,1例死亡。结论:内外一体化急救绿色通道可以缩短AMI患者诊断、转运、治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内毒素(ET)和内生致热原(EP)热限的形成机制,观察家兔静脉注射不同剂量ET和EP的发热效应。确定ET及EP的热限剂量后对ET与EP热限的发热水平以及热限加不同致热原负荷时发热水平的变化进行观察比较。实验表明:1.ET热限水平明显高于EP热限水平,提示ET性发热及热限的形成机制与EP性发热及热限形成机制有所不同。2.EP热限加ET负荷使发热高度突破了EP热限,而ET热限加EP负荷则未能使发热高度超过ET热限的水平。表明ET热限包含了EP热限,即EP热限是构成ET热限的重要成因,但不是全部。ET性发热及热限的机制中还有EP以外的因素参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首诊于基层医院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再灌注的最佳方案,如何避免再灌注延迟、缩短STEMI再灌注时间、改善患者近远期预后。方法东营市部分二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与东营市人民医院形成“三位一体”立体式急救网络,对网络内医师实施长期、持续技术业务指导,结合实际情况制定STEMI救治流程,优化早期再灌注治疗,早期启动导管室,绕行急诊,无缝隙对接及优化介入治疗围术期药物治疗。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东营市人民医院救治的急性STEMI患者192例,根据是否“区域化网络救治”,分为非区域化救治组68例和区域化救治组124例,两组间比较发病一首次医疗接触时间(FMC)、FMC—N(溶栓时间)、FMC-B(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费用、随访1个月及6个月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心功能、卒中、心肌标志物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等。结果两组FMC[42(20,60)min比70(30,90)min,P=0.029]、FMC—N溶栓时间[35(12,50)min比67(39,95)min,P=0.020]、FMC—B时间[90(45,130)min比120(68,188)min,P=0.026]、知情同意沟通到导管室时间[30(15,50)min比70(30,104)min,P=0.010]及FMC后治疗药物(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及替罗非班)应用、住院时间[(6.0±2.5)d比(10.2±3.5)d,P〈0.05]及住院费用[(47688±1542)元比(55392±1377)元,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随访显示,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随访显示,区域化救治组氯吡格雷(87.1%比51.5%,P〈0.05)、他汀类药物(82.3%比44.1%,P〈0.05)服用率明显高于与非区域化救治组。两组阿司匹林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区域化救治组LVEF〈40%发生率(7.3%比29.4%,P〈0.05)、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4.8%比25.O%,P〈0.05)及心源性猝死发生率(2.4%比11.8%,P〈0.05)明显低于非区域化救治组。结论区域化网络救治模式提高了基层医院STEMI早期就诊率,能够让大医院的优势资源持久、随时为基层医院所利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及救治水平。本模式对STEMI的救治可明显缩短再灌注时间、优化再灌注治疗、改善预后,是当今国情下一种全新的救治模式,解决了当前在STEMI救治方面困扰医学界的延迟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由于β-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敏感性的提高,测定血β-HCG水平已广泛应用于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但因为异位妊娠时血HCG值往往低于正常妊娠,一部分患者HCG正常,难以确定异位妊娠诊断.为进一步评价β-HCG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我们对疑为异位妊娠的患者.进行腹腔血及静脉血β-HCG测定,并作比较分析,同时测量腹腔血量,分析其与静脉血及腹腔血β-HCG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