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有5个亚型,其中胎盘型GST(GSTπ)占90%左右,在上皮肿瘤内表达较高,而且GSTπ高表达与肿瘤发生和耐药有密切关系~([1~3]),因此GST被称为肿瘤标志物或耐药相关基因.目前关于GSTπ在上皮性肿瘤表达的报道不多,本文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胃肠腺癌和乳腺癌中GSTπ的表达,分析了GSTπ过表达与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和导致肿瘤耐药机制,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胡晓峰  邢静  王晓寅  聂双发  郭飞  梁峰 《河北医药》2012,34(15):2310-2311
近年来,乳腺癌在女性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侵袭和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主要原因,而肿瘤侵袭转移有赖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及肿瘤血管形成.研究表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cultivator,uPA)介导的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介导的血管形成作用,都能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播散[1].故本研究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uPA和VEGF蛋白的表达状况,以探讨二者在乳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Ang-2,EGFR和C-erbB-2基因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乳腺腺瘤36例,乳腺癌8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ng-2,EGFR和C-erbB-2阳性率。结果:在乳腺癌中Ang-2,EGFR和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63.95%(55/86),56.98%(49/86)和70.93%(61/86),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瘤(P〈0.001)。在浸润癌和有淋巴结转移组中,三种基因蛋白阳性率高于非浸润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1)。EGFR和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是高度正相关(r=0.73);Ang-2和C-erbB-2,EGFR低度正相关。结论:Ang-2,EGFR和C-erbB-2在乳腺癌发生中有协同作用,是预后不良的指标。检测它们对临床制定化疗方案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ase,MGMT)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9例胃癌标本中MGMT和EGFR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MGMT和EGFR阳性率分别为52.17%(36/69)和59.42%(41/69).MGMT和EGFR在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显著(P<0.05).癌细胞浸润深组EGFR表达增高,癌细胞分化程度低组MGMT表达增高.MGMT和EGFR的表达存在低度正相关性(r=0.2723).结论:检测MGMT和EGFR的表达对判断胃癌患者预后及制定相应的化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胃瘫1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01-2008-12收治18例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瘫均发生于腹部手术后7-14 d。均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10-41 d恢复并痊愈出院,其中3周内治愈9例(50%),4周内治愈17例(94.44%)。结论:腹部手术后胃瘫是由综合因素引起,手术过度牵拉、体质差、手术创伤大和高龄可能为主要因素,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瘫的重要手段。非手术疗法可治愈胃瘫,不应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6.
梗阻性大肠癌158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梗阻性大肠癌的诊治原则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8例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病例的诊治经过及预后情况。结果158例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前明确梗阻部位137例;Ⅰ期切除吻合术103例;肿瘤切除,近端结肠造口术32例;肿瘤近端单纯结肠造口术23例。肿瘤切除率85.4%,Ⅰ期切除吻合率65.2%。术后发生肠瘘2例,死亡2例。结论综合患者的全身情况、肿瘤局部侵犯情况及梗阻程度选择合理的术式,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结直肠肿瘤Ⅰ期切除吻合成功,防止吻合口瘘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药物性溶血性贫血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索和采用近年来中外文献进行分析,总结药物性溶血性贫血的类型、发生机制、预防及治疗,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药物性溶血性贫血临床表现多样,发病机制种类繁杂,临床医师应注意用药安全,尽可能规避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瘢痕心肌节段数、血清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预后结局的价值。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采用PCI手术治疗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39例(MACE组),同期PCI手术且未发生MACE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瘢痕心肌节段数、血清cTnI、NT-proBNP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上述指标预测AMI患者PCI后不良预后的价值。结果 MACE组患者的瘢痕心肌节段数、cTnI、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瘢痕心肌节段数预测患者术后发生MACE...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