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016版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分类较2007版从概念到实践都有提升,首次在组织学基础上加入了分子学特征,从而构建了分子时代 CNS 肿瘤诊断的新理念。2016版分类标准对弥漫性胶质瘤、髓母细胞瘤和其它胚胎源性肿瘤的分类做出重大调整,并使用组织学和分子学特征进行重命名,包括 IDH 野生型/ IDH 突变型胶质母细胞瘤、H3 K27M 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RELA 融合阳性室管膜瘤、WNT 激活型髓母细胞瘤和 SHH 激活型髓母细胞瘤以及伴有多层菊形团-C19MC 变异型胚胎源性肿瘤等。此外,2016版分类标准增加了一些新认识的肿瘤,并删除了一些不再具有诊断和生物学意义的肿瘤与亚型及模式。其它重大改变包括增加“脑部侵犯”作为非典型性脑膜瘤的诊断标准之一,引入软组织肿瘤分级系统对新合并的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进行分级。总之,2016版 WHO CNS 肿瘤分类标准在促进临床、实验室及流行病学研究和改善脑肿瘤患者生存方面被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2.
【摘要】2018年RSNA会议中出现大量新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PT)、神经突起方向弥散与密度成像(NODDI)、静息态(fMR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扩散加权成像、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MR)、动脉自旋标记(ASL)、动态磁敏感对比磁共振成像(DSC-MRI),2-羟基戊二酸磁共振波谱(2HG-MRS)、新的3D量化序列QALAS等。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①胶质瘤的分子分型及异质性,鉴别胶质细胞瘤复发和放射性坏死、判断肿瘤真性和假性进展;②大血管卒中后血管内血栓切除术(EVT)的评估,利用多模态影像学来评估急性脑梗死(AIS)患者的梗塞核心区;③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观察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及与脑血管事件的关系;④探索AD与脑小血管病的关系以及脑白质高信号与认知障碍的关系;⑤静息态磁共振的新型处理方法及在脑肿瘤及认知障碍等疾病中的应用;⑥深度学习用于各疾病的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MSCT和DR对单发胸腰椎爆裂型骨折(BF)的不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单椎体BF的MSCT、DR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02例BF椎体中,MSCT对BF的检出率为92.16%(94/102),DR为80.39%(82/10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4.01,P<0.05);MSCT在准确显示骨折部位、类型、骨片移位及骨性椎管狭窄程度等细节上优于DR。结论 MSCT具有轴位扫描、MPR、MIP及VR等功能,能显示脊柱三维解剖结构,但MSCT空间分辨率低于DR;合理选择两种检查方法,可提高BF诊断的准确率,且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2015年RSNA会议报告中涌现出大量新技术和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一方面,非高斯分布扩散成像、扩散峰度成像、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化学交换饱和转移、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动态磁敏感增强磁共振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等技术继续占据研究前沿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一批新技术成为热门研究领域的有力工具,如二维局部关联波谱法、相位差异增强成像、锰离子增强磁共振.同时,一些成熟技术中出现的新模型和算法也形成亮点.自旋标记成像延伸出多次延迟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技术、速率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脉冲式动脉自旋标记等多种改进技术;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中引入多变量模式分析(MVPA)和贝叶斯分析;动态磁敏感增强磁共振中采用Patlak模型.  相似文献   
6.
7.
【摘要】2017年RSNA年会以分子影像学为主题的报告有四十余个,本文根据大会分类的各主题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新型放射性示踪剂在神经系统感染性病变的应用、脑外伤多模态成像以及性脑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的分子信号通路、胶质瘤的基因影像学以及治疗监测;②高糖酵解肝癌的波谱成像、前列腺癌转移监测、靶向特异性分子探针的研发与应用;③糖尿病继发改变的影像病理对照研究以及信号通路变化;④感染、炎症、排异、不明原因发热等疾病的多模态对比成像或分子探针运用;⑤新的影像学分析与量化方法;⑥监测治疗效果的影像学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扩散MRI(diffusion MRI,d MRI)在临床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是目前唯一能够无创研究活体组织扩散过程的方法。传统的磁共振扩散成像理论是基于经典的布朗运动模型,然而,研究表明生物体内的扩散过程实则为非布朗运动,也被称为是"反常扩散"。为了解释活体组织的反常扩散现象,一些模型被建立起来,在这些模型中,分数化运动(fractional motion,FM)模型被证实能够恰当地描述生物体复杂环境中的反常扩散现象。借助其多参数(α、β、μ、H)不仅能够反映组织内分子反常扩散的情况,也可以提供组织结构丰富的细微变化信息,从而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作者旨在综述基于FM模型的d MRI理论及其在评价颅脑反常扩散中的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PWI技术评估烟雾病患者血管重建术后脑血流灌注变化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DSA确诊并接受联合血管重建术的19例烟雾病患者,全部患者均于术前、术后接受3D-ASL PWI及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PWI(DSC-PWI)。在术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灌注改善最显著区域放置ROI,术前、术后于ASL图像测量脑血流量(CBF),于DSC-PWI图像测量达峰时间(TTP);比较手术前后CBF和TTP的差异以及临床症状、CBF和TTP的改善率。结果 术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术前、术后CBF分别为(41.40±11.36)ml/(100 g·min)和(54.10±16.69)ml/(100 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3,P<0.01);术前、术后TTP分别为(28.66±3.21)s和(26.44±3.9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6,P<0.01);术后症状改善率、CBF改善率和TTP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结论 3D-ASL PWI技术无创、无需使用对比剂,可用于评估烟雾病患者血管重建术后脑血流灌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