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156篇
内科学   6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0篇
  2023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溶栓疗法是一种通过对纤溶系统的激活,使已形成的血栓溶解的治疗方法。纤溶系统激活的基本过程是纤溶酶原在活化物(或活化剂)的作用下激活为纤液酶,后者裂解纤维蛋白,溶解已形成的血栓,因此,溶栓疗法的原理是应用各种活化剂,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现将溶栓疗法的有关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维生素A类似物的化学结构维生素A类发现于1909年。50年代中期开始合成其类似物,以提高疗效/毒性比。截至1987年,已有2000种以上的人工合成物。维生素A类似物(Retinoids)是具有维生素A部分或所有活性的合成物质的总称。维生素A类似物的基本结构分三部分:一端为环状基团,另一端为极性基团,二者由聚烯链所连接(图1)。这三个部分的任一部位发生改变,均有可能提高疗效/毒性比。第一代的合成类似物是改变极性端基团和聚烯链,形成维生素A酯、酰胺、醛、醚、胺和酸。维生素A酸(以下简称维甲酸)又分为全反式(all-trans)及13-顺式(13-cis)二种。第二代的衍生物是改变环状基团,其原型为etretinate。第三代衍生物的合成则是使聚烯侧链发生环化,如arotinoids,TTNPB等,其毒性作用较之全反式维甲酸或维生素A为低.而疗效强1000倍。  相似文献   
4.
TAL-1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短臂1p32。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25%的患者该基因5’端发生丢失(约100kb),与SIL基因5’端相融合,形成SiL-TAL-1融合基因。我们用筑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nestedRT/PCR)方法检测SIL-TAL-1融合基因转录本。在17例T-ALL中4例检测到该融合mRNA,并证明该转录本由SIL基因第1外显子与TAL-1基因第3外显子拼接而成。对该法的敏感度测定显示,可从10 ̄6个正常细胞中检测出1个肿瘤细胞,并在2例缓解期标本中检测到微量残留白血病(MRD)。此外,对3例有融合转录本患者的DNA进行PCR检测发现,其TAL-1基因5’端丢失的位点相同,均为Tal ̄(d1)重组。可见,TAL-1基因的改变是T-ALL一个有用的克隆标志,为其诊断和残留白血病检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培养的胎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具有可饱和性、高亲和性和配体持异性的LDL受体。该受体最大结合容量(Bmax)为378ng/mg细胞蛋白,平衡亲和常数(kd)为13μg/ml据估计,每个细胞表面的受体数目为8~9万。我们初步发现亚融合和融合但失去“接触抑制”特点的FBAE的LDL受体活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氧化砷(As2O3)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PLZF-RARα阳性细胞的作用。方法:稳定转染PLZF-RARα基因的U937细胞(U937/PLZF)经As2O2、ATRA处理后,Wright—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MTr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状态,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CD64、CD14等的表达变化,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融合蛋白表达,细胞化学染色和硝基蓝四氮唑(NBT)还原试验观察细胞功能分化情况。结果:U937/PLZF细胞在去除四环素条件培养后,PLZF—RARα表达明显增加。As2O3(0.51μmol/L)联合ATRA(1μmol/L)使U937/PLZF细胞核质比缩小,核仁减少但未消失;生长增殖受抑;S期细胞减少;CD11b表达增高;PLZF—RARα蛋白表达减弱,分布以胞核弥漫细小颗粒为主。细胞化学染色和NBT反应变化不明显。结论:0.5μmol/L As2O3联合1μmol/LATRA可使PLZF—RARα阳性U937细胞产生轻微的形态学分化趋势,尚不足以引起其发生功能分化。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中层得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0 (GMP 140 )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GMP 140的含量。结果 :脑梗死组血浆GMP 140的含量为 (6 8.33± 6 .46 ) g/L ,显著高于对照组 (4 .6 7± 3.84)g/L(P <0 .0 5 )。结论 :血浆GMP 140含量的测定为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指标 ,为抗血小板药物的筛选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小剂量亚砷酸治疗复发性APL1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15例,使用亚砷酸,剂量为每日5mg,持续2小时静脉点滴.出凝血及肝肾功能检查每周1次;外周血计数检查每周2次;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每2周1次.结果2例在治疗早期死亡;进行评估的13例中,11例在第1疗程获得完全缓解(CR率84.6%),2例患者未获缓解.5例出现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提高HPS的诊治水平.方法 时2002年1月~2008年3月收治的40例HP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HPS中22例(55%)与感染相关,其中EBV感染14例,7例(17.5%)与肿瘤相关,病因不明12例(30%);临床表现均符合HLH-2004诊断标准;经抗感染、糖皮质激素、化疗等联合治疗,死亡率65.2%(15/23);伴随EB病毒感染、恶性淋巴瘤的HPS预后差.结论 HPS病因复杂,预后不良;应掌握HPS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