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正1病例患者女,38岁,因"反复肛周包块疼痛伴流脓水5年"入院。5年前,患者月经期间出现肛周包块肿大,疼痛,月经后包块缩小,但疼痛无明显缓解。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出现,期间可伴包块破溃、流脓血水。曾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均被诊断为"肛瘘",于2年前行肛瘘切除术,术中切除组织未送病检。术后患者仍反复出现经期肛周包块疼痛伴流脓血水。我院专科检查:膀胱截石位,肛门2点位距肛缘2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以肌无力、肌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灶常累及全身骨骼肌,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性炎性肌肉病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其他器官也经常受累,包括皮肤、心脏、胃肠道和肺部等。目前国内外治疗多发性肌炎常用改善临床症状的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也包括传统的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及生物制剂,但这些药物存在疗程长、患者不耐受、明显肝肾损害及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而新型生物制剂价格昂贵,长期使用有可能诱发感染等。中医药治疗多发性肌炎历史悠久,其疗效主要通过整体调节实现,发挥其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机制,对病情的缓解和治疗均具有明显优势,且安全性较高。中医药对多发性肌炎具有确切疗效,近代医家对此病看法不同,大多认为多发性肌炎的中医证型以脾虚湿热、热毒炽盛为多,以脾虚、热盛为基本病机,常兼湿邪、血瘀,用药以扶正祛邪为主,常以具有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的药物配伍使用。文章对多发性肌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总结了近年来多位医家对多发性肌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辨证论治、遣方用药、针药并用等治疗经验,形成一篇综述。  相似文献   
3.
刘健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认为脾肾亏虚、湿热痹阻是本病活动期的病理机制,脾肾亏虚是致病之本,湿热痹阻是致病之标,虚实夹杂、痰瘀互结贯穿疾病始终。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注重标本兼治、攻补兼施,以健脾化湿、祛痰化瘀、通经活络之法贯穿始终。验案体现了刘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从脾论治”的临床经验,其应用健脾益肾清热通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4.
<正>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通常是关节磨损和关节软骨逐渐丧失的结果[1]。流行病学显示[2]我国症状性KOA(诊断明确,存在膝关节疼痛等症状且需要就诊)的患病率为8.1%,女性高于男性。KOA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膝关节疼痛,僵硬和肿胀,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恶化,最终可能导致残疾。KOA的治疗包括保守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虽然药物可以帮助减缓KOA关节的退行性病变的进展,但目前[3]并没有有确切疗效用于治疗KOA的药物。KOA属中医“痹证”、“骨痹”、“筋痹”、“骨痿”、“筋痿”等范畴,  相似文献   
5.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脊柱炎症和骶髂关节的慢性结缔组织病变[1],与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基因(HLA-B27)密切相关[2],发病率约为0.3%,男性多于女性[3]。西医治疗常用药物为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及糖皮质激素,具有消炎镇痛、  相似文献   
6.
在中医学基础理论及新安医学学术思想指导下,刘健教授将类风湿关节炎辨为本虚标实之病,以脾胃亏虚为本,以湿、热、痰、瘀互结为标,采用益气健脾、祛湿通络法治疗,在临床取得较好疗效。该文介绍刘健教授运用益气健脾、祛湿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关节炎和颈动脉斑块皆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所致,两者常有合并。刘健教授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颈动脉斑块进行治疗,主以健脾祛湿、活血化瘀通络之法,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现通过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病案举隅以及现代药理学研究等总结刘健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颈动脉斑块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湖北省潜江市半夏软腐病的病原菌种类,筛选有效杀菌剂,为半夏软腐病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对病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鉴定,通过离体植物组织接种测定其致病力和致病谱,采用抑菌圈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通过离体叶片和块茎验证其对半夏软腐病的防效。分别基于16S rDNA、dnaX基因和rec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致病菌与模式菌株Dickeya fangzhongdai JS5属于同一分支,同时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致病菌与D.fangzhongdai无差异性,证明该致病菌是D.fangzhongdai;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该致病菌24 h可明显侵染叶片,3 d可明显侵染块茎。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0.3%四霉素、5%大蒜素、80%乙蒜素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EC_(50)均小于50 mg·L^(-1);离体组织防效表明,5%大蒜素的防效最好,其次为0.3%四霉素、10%中生·寡糖素,且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因此,5%大蒜素可作为半夏软腐病防治的优选药剂,0.3%四霉素、10%中生·寡糖素作为交替药剂使用,为半夏软腐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科研实验平台是服务医院、高校乃至社会科技发展的重要部分。文章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痹病学科研实验平台为例,阐述了中医痹病学科研实验平台的建设原则、建设目标、建设与管理举措等,初步探索了中医痹病学科研实验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模式,以期为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平台的建设管理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