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肝癌是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根据1997年的报道,27个省(市、自治区)1990~1992年抽样地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分析,肝癌死亡率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2位(第1位为胃癌)[1]。由于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应用导管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简称介入治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已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2]。然而治疗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和术后恢复的情况。本文总结了我科自2000年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以来对300例肝癌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0例中男…  相似文献   
2.
PET-CT显像检查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和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将正电子发射作层显像称之为PET,它是利用示踪原理显示活体生物活动的医学影像技术。我们使用~(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18)F-FDG)能被肿瘤组织特异性地摄取,用于肿瘤定性、分期、分型等诊断方面。我院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DiscoveryLS PET CT,于2002年10月21日~11月29日对30例肿瘤受检者进行PET-CT显像检查,在整个过程中,护理工作是较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B细胞易位基因2(BTG2)对人乳腺癌细胞T-47D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提高BTG2基因在人乳腺癌细胞T-47D的表达水平,利用克隆形成实验研究转染后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周期变化进行分析,应用Western blot方法研究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克隆形成细胞生存实验结果表明,BTG2稳定高表达的T-47D/BTG2细胞在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其存活分数明显低于X射线照射后的未转染的T-47D/Parental(母)细胞以及"空质粒"转染的对照T-47D/Neo细胞的存活分数。细胞平均致死剂量(D0)值在T-47D/Parental细胞、T-47D/Neo细胞和T-47D/BTG2细胞分别为1.84,1.86和1.57。流式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T-47D/母细胞和T-47D/Neo细胞相比,T-47D/BTG2细胞在受照射后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sub-G1峰。另外,BTG2高表达上调了Bad和Bax促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和下调了协作性的致癌基因Cyclin D1的表达水平。结论增加BTG2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明显提高凋亡相关蛋白水平,增加放射治疗所诱导的细胞凋亡,从而提高人类乳腺癌细胞T-47D对电离辐射放射治疗的敏感性。BTG2可能是调节人类乳腺癌细胞放射治疗的有效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对治疗后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肿瘤医院2004-12-01-2009-12-31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的乳腺癌患者142例,统计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并与增强CT及全身骨扫描进行对比。结果:18F-FDG PET/CT和增强CT对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85.5%(71/83)和77.1%(64/83),特异性分别为88.1%(52/59)和84.7%(50/59),准确性分别为86.6%(123/142)和80.3%(114/142)。18F-FDG 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为89.5%(34/38),高于增强CT的73.7%(28/38),P=0.031;对于局部复发、肺转移、肝转移和脑转移的诊断,18F-FDG PET/CT和增强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骨转移的诊断,18F-FDG PET/CT的灵敏度为70.0%,全身骨扫描为90.0%,两者的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58.3%。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治疗后乳腺癌复发和转移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对于不同部位转移灶的诊断应合理选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6.
为探讨MRI在口咽部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现对我院1998年8月~2005年6月行MRI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口咽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PET/CT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和螺旋CT的解剖图象的融合 ,他具有PET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临床分级、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等方面提供重要信息的用途 ,而且PET与CT结合能检出小的病变组织 ,并能准确定位[1] 。 2 0 0 2年 10月 -2 0 0 2年 11月 ,山东省肿瘤医院对 3 0例患者行 18F FDGPET/CT全身检查 ,护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 检查前患者心理护理因患者对PET/CT检查所用的 18F FDG属放射性药物不理解 ,担心放射性对机体的损伤 ,为此 ,检查前有必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 ,告知患者 18F FDG的半衰期为 110min ,此药物无任…  相似文献   
8.
甘利欣为中药甘草有效成分的第三代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黏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千乐安为喹诺酮类抗菌药,可通过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而起杀菌作用。我们发现甘利欣与千乐安合用存在配伍禁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8岁。因肝癌行介入治疗。术后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液250ml、甘草酸二铵30ml、氟罗沙星100ml静滴。先输注氟罗沙星,输完后接输5%葡萄糖液250ml和甘草酸二铵30ml时发现输液管、莫菲管出现白色浑浊,更换输液管之后浑浊消失,顺利完成输液。次日静滴氟罗沙星后加输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再输甘草酸二铵,未再出现浑浊。  相似文献   
10.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84例原发性骨肿瘤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原发性骨肿瘤全身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临床价值。[方法] 84例原发性骨肿瘤患者行^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观察原发性骨肿瘤的显像特征,并对术前远处转移情况、术后复发和转移情况进行分析,部分患者联合应用^99Tc^m(V)-二巯基丁二酸钠(DMSA)肿瘤阳性显像判断是否复发。[结果] 84例原发性骨肿瘤单发病灶的^99Tc^m-MDP显像特征为病灶部位的高摄取,在放射性浓集的热区病灶中可见大小不等的减低区,伴或不伴有软组织浓集。29例HIFU治疗前病灶部位呈异常放射性浓聚,治疗后呈放射性减低或缺损,病灶范围缩小;有部分病例治疗后病灶周围正常骨组织放射性较治疗前增高。[结论] 对原发性骨肿瘤,^99Tc^m-MDP全身骨显像可灵敏地显示原发病灶,检测是否出现多处病灶,有无其他部位骨骼转移.且可供评估骨肿瘤活性,并可用于治疗后疗效评估和监测复发及转移,联合应用^99Tc^m(V)-DMSA阳性显像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