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从2002年2月~2004年1月采用颈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6例。气管内插管全麻,单一节段减压范围为相应椎间盘及其相邻软骨终板、椎体后缘骨赘,两侧至椎体间关节;相邻双节段病变行椎体次全切;2例跳跃性病变者行椎体次全切 单间隙减压。减压后取自体三面皮质髂骨行椎体间植骨,减压节段以Orion、Zephir或CSLP钢板固定,1例行Syncage C椎间融合。结果本组无术中并发症。术后1例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经对症治疗3d后症状消失。所有椎间植骨在8~16周获骨性愈合。无钢板螺钉断裂、松动发生。神经功能改善:根据JOA评定标准,有效率100%,优良率76.9%,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5分上升至术后14.7分。结论颈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能很好地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提高了植骨融合率。对于增生肥厚造成颈髓压迫的后纵韧带应当予以切除。跳跃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率明显增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难点及探讨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 PVP) 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Osteoporoticvertebralcom pressionfractures, OVCF) 的临床应用难点、解决方法。方法: 自 2002年 11月~2004年 5月应用PVP治疗OVCFl4例 16个椎体。采用局麻 13G骨穿针单侧椎弓根穿刺, 注入国产硫酸钡骨水泥 2~8ml。术后观察症状改善; CT复查, 了解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 全组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 3~14个月, 平均 8. 1个月。术后第 2d疼痛明显缓解, 翻身较自如, 术后 1d~1周可戴腰围自行或搀扶下地。4例出现骨水泥渗漏, 无临床症状。结论: PVP手术的主要难点在于准确的穿刺、骨水泥注入时机及骨水泥注入量的掌握。研制一种“可注射期长短合适、具有成骨能力、制剂成型规范”的充填剂将会使PVP手术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对腹股沟皮瓣动脉及其分支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增多,临床已广泛开展以旋髂浅动脉为轴心的腹股沟轴型皮瓣,但联合应用髂腹股沟皮瓣与下腹部皮瓣的报道不多,根据共同起于股动脉的旋髂浅动脉及腹壁浅动脉的解剖特点,以其各自的血管走向为轴线,设计成共蒂的双叶皮瓣,应用于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手部较大的创面以及难以用单一皮瓣覆盖的不规则创面,术后训练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试Pvrford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新鲜牛尸体膝关节标本,制成髌骨骨折模型,用Pyrford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固定,并与克氏针张力带、单纯钢丝环扎进行对照比较。[结果]Pyrford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内固定其强度和刚度相当于传统的8字形克氏针张力带,而且髌骨的应变、位移很小。临床应用Pyrford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105例,随访6~23个月,优良率达98%。[结论]Pyrford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固定完全符合髌骨的生物力学性能,且能达到解剖复位,操作简便,固定牢固,适应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静力性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力性髋螺钉(SHS)的设计原理及对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8月~2008年10月采用SHS治疗48例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并观察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髋内翻、骨折断端短缩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根据Evans分型,ⅢA型36例,ⅢB型3例,Ⅳ型7例,反粗隆EvansⅤ型2例。结果4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8~23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骨折在11~20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4周,无髋内翻、头颈部旋转、拉力螺钉切割股骨头颈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按董纪元等关节疗效标准,优21例,良19例,可3例,无差级病例,优良率为93%。结论SHS的设计消除了动力髋螺钉(DHS)的动力性滑动加压作用,对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起到了"桥式"支撑作用,很好地维持了骨折的稳定,能有效预防髋内翻、股骨头颈旋转、骨折断端短缩及螺钉切割股骨头颈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髂腹部皮瓣修复手部缺损术后康复训练3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对腹股沟皮瓣动脉及其分支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增多,临床已广泛开展以旋髂浅动脉为轴心的腹股沟轴型皮瓣,但联合应用髂腹股沟皮瓣与下腹部皮瓣的报道不多,根据共同起于股动脉的旋髂浅动脉及腹壁浅动脉的解剖特点,以其各自的血管走向为轴线,设计成共蒂的双叶皮瓣,应用于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手部较大的创面以及难以用单一皮瓣覆盖的不规则创面,术后训练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研制的双头螺纹空心钉固定锁骨中段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并与传统的单枚克氏针和钢板螺钉内固定方法进行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2个成人新鲜锁骨标本,其中9个行中外1/3处锁骨横形骨折模型,随机分三组,分别采用双头螺纹空心钉(DTSC组)、单枚克氏针(KP组)和钢板螺钉内固定(SP组),3个正常锁骨作为对照(NS组)。测试各组的三点弯曲应变、强刚度,扭转力矩和刚度,最大拉伸载荷以及应力遮挡效应等。结果三点弯曲应变、强刚度测试,DTCS组、SP组与NS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KP组的弯曲应变明显大于NS组,强度、刚度小于NS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DTCS组、SP组和KP组的扭转力矩和刚度均小于NS组,但DTCS组的扭转力矩和刚度大于KP组,统计显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SP组最大拉伸载荷比DTCS组和KP组大,统计呈显著性差异,P<0.05。DTCS组的应力遮挡效应明显小于SP组(P<0.05)。结论双头螺纹空心钉在锁骨中段骨折内固定方面,强刚度和稳定性比传统的克氏针内固定有明显优势,与钢板内固定无明显差异。应力遮挡效应明显优于钢板内固定,生物力学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9.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一直是临床治疗上的一个难题。本院自2002年11月~2004年6月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OVCF 12例14个椎体,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术供区的晚期并发症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16例颈椎伤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术.髂前上棘后2~3cm处沿髂嵴向后作切口,取全层髂骨.切口置半管引流,加压包扎2~3d,24~48h拔除引流管.术后24h可在颈托保护下坐起或下地活动.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84个月,平均15.4个月.供区严重并发症3例,占18.8%.结论: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术供区并发症将对患者工作生活造成明显影响,不容忽视.临床上应重视取骨手术技巧及颈椎伤病新术式新材料的应用以减少或杜绝供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