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重症腹部外伤病人常伴有多脏器损伤,所以就诊时往往病情危急,变化快,医护人员精神稍有松懈即可造成病人的死亡。所以抢救必须争分夺秒,不能有一丝杂念。重症腹部外伤除做好对症处理外,护士能准确地判断伤情与医师紧密配合,合理快速输液纠正休克及做好术前准备,争取尽快进行手术救治,这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我科于1995年11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重症腹部外伤病人8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乳清蛋白婴儿配方奶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选取6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配方Ⅰ组、配方Ⅱ组(每组各30例),同期母乳喂养新生儿30例为母乳组。配方Ⅰ组出生后予高乳清蛋白婴儿配方奶(蛋白质14 g·L-1、蛋白质/能量比2.0 g/418 kJ、乳清蛋白/酪蛋白=90/10)喂养,配方Ⅱ组为普通婴儿配方奶(蛋白质18 g·L-1、蛋白质/能量比2.6 g/418 kJ、乳清蛋白/酪蛋白=60/40)喂养;母乳组出生后完全母乳喂养。于出生28 d采取各组静脉血测定血清氨基酸、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同时测定身高、体质量及头围生长发育指标。结果 1.配方Ⅰ组出生28 d体格发育指标及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与母乳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配方Ⅱ组出生28 d体质量及血清前清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母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2.配方Ⅰ组除血清天冬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明显低于母乳组(P<0.05,0.01),苏氨酸明显高于母乳组(P<0.01)外,其余18种氨基酸水平与母乳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配方Ⅱ组血清天冬氨酸、瓜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均明显低于母乳组(P<0.05,0.01),天冬酰胺、甘氨酸、酪氨酸、苏氨酸均明显高于母乳组(Pa<0.01),其余15种氨基酸水平与母乳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配方Ⅰ组血清丝氨酸、甘氨酸、酪氨酸、脯氨酸及苯丙氨酸水平均显著低于配方Ⅱ组,瓜氨酸高于配方Ⅱ组(P<0.01,0.05)。结论 1.高乳清蛋白婴儿配方奶喂养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标可达到母乳喂养儿水平,与普通婴儿配方奶喂养儿比较,新生儿期体质量增长及血清前清蛋白水平更接近母乳喂养儿。2.高乳清蛋白婴儿配方奶喂养与普通婴儿配方奶喂养新生儿比较血清氨基酸水平更接近母乳,但不能完全替代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3.
<正> 患女,42岁.突然发作的下腹部间歇剧烈纹痛伴恶心4d,无发热.渐转为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并有会阴部下坠痛.既往月经正常,于7年前已行绝育,术后常感下腹部牵拉性痛,尤以行走过多和重体力劳动后加重,但从未治疗.查体见全身情况尚好,意识清,右下腹部局限性肌紧张,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一),腹穿有脓液,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拟行阑尾切除,术中见腹腔有少量脓液,阑尾无急性炎症表现,肝、脾、胆囊及胃肠无异常.右侧输卵管已结扎,周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VLBWI)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高危因素,以便早期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1年10月我院NICU住院治疗VI。BWI78例DIC发生情况,分析DIC组与非DIC组基本资料、围生期情况、并发症及治疗方面的差异,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8例VI。BWI发生DIC26例,存活74例(94.9%)。DIC组与非DIC组胎龄、出生体质量、宫内生长迟缓(IUGR)、窒息、败血症、低体温、肺出血、贫血、呼吸衰竭和消化道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095、3.100,x^2=4.524~18.56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UGR、窒息、败血症、低体温、贫血及呼吸衰竭是VLBWI发生DIC的高危因素(x^2=4.325~17.175,P〈0.05)。结论VLBWI是DIC高危人群,胎龄、出生体质量、IuGR、窒息、败血症、低体温、贫血、呼吸衰竭、肺出血、消化道出血与DIC发生有关,其中IUGR、窒息、败血症、低体温、贫血及呼吸衰竭是VLBWI发生DIC的高危因素。胎龄越小,体质量越低,越易发生DIC。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VLBWI)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高危因素,以便早期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1年10月我院NICU住院治疗VLBWI 78例DIC发生情况,分析DIC组与非DIC组基本资料、围生期情况、并发症及治疗方面的差异,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8例VLBWI发生DIC 26例,存活74例(94.9%)。DIC组与非DIC组胎龄、出生体质量、宫内生长迟缓(IU-GR)、窒息、败血症、低体温、肺出血、贫血、呼吸衰竭和消化道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095、3.100,χ2=4.524~18.56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UGR、窒息、败血症、低体温、贫血及呼吸衰竭是VLBWI发生DIC的高危因素(χ2=4.325~17.175,P<0.05)。结论 VLBWI是DIC高危人群,胎龄、出生体质量、IUGR、窒息、败血症、低体温、贫血、呼吸衰竭、肺出血、消化道出血与DIC发生有关,其中IUGR、窒息、败血症、低体温、贫血及呼吸衰竭是VLBWI发生DIC的高危因素。胎龄越小,体质量越低,越易发生DIC。  相似文献   
6.
王启红 《中外医疗》2011,30(32):167-167
通过更年期的主要表现,提出对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