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和肠道功能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且符合纳入条件的脊髓损伤截瘫患者38例,根据患者入院编号的奇偶性进行分组,单数入常规训练组19例,双数入机器人训练组19例。常规训练组进行常规综合康复训练,机器人训练组患者在常规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的适应期、训练期和巩固期三个阶段训练。2组治疗时间均为每次30min, 1次/日,5次/周,持续时间12周。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12周结束后(训练后),使用尿动力检查系统测定2组患者的最大尿流量、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膀胱压力和逼尿肌压力等尿动力学指标,用结肠传输实验法测定结肠传输时间,用平均直肠压测定法测定平均直肠压值,采用FIM量表评定肠道功能。 结果 机器人训练组患者训练后的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平均直肠压和分别为(357.4±13.2)ml、(20.43±4.05)ml/s、(18.09±4.24)ml/s、(60.16±16.13)kPa、(4.45±1.72) ml/cmH2O和(39.12±6.57)cmH2O,均明显高于组内训练前(P<0.05),而残余尿量和结肠传输时间分别为(105.5±7.9)ml和(90.83±7.22)h,明显低于训练前(P<0.05)。训练后,机器人训练组的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平均直肠压均明显高于常规训练组(P<0.01);残余尿量和结肠传输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训练组(P<0.01)。机器人训练组患者训练后FIM评分肠道部分改善>6分的改善率为31.6%,均高于常规训练组(1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膀胱和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动脉超声指导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及对康复期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陕西省康复医院收治的88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的住院号作为分组依据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心肺复苏抢救)和观察组(44例,肾动脉超声指导下心肺复苏抢救)。比较两组各项生理指标恢复时间、血气指标、心肌损伤指标、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自主心律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意识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前,两组的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两组的PaO2、SaO2均升高,PaCO2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前,两组的乳酸(LA)、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两组的LA、cTnI、CK-MB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前,...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超声介导药物(祛湿止痛液)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卒中后肩痛患者的肩痛、肩关节运动功能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卒中后肩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号奇偶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超声介导药物(祛湿止痛液)治疗。比较两组的肩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生命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肩痛程度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4、8周,观察组的肩痛程度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活动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大,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CMS、肩关节Neer评分、QOL-BREF及Barthel指数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FMA、CMS、肩关节Neer评分、QOL-BREF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日常生活活动(ADL)动作分析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疗效。 方法 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作业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自行锻炼,实验组则增加基于ADL动作分析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基于ADL动作分析的任务导向性训练每日训练1次,每次训练45 min,每周训练5 d,连续训练6周。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采用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UE)和Brunnstrom分期量表评定上肢功能,另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MBI)评定其ADL能力。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UE评分和MBI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的FMA-UE评分和MBI评分分别为(45.19±5.62)分和(71.55±6.6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上肢Brunnstrom分期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的Brunnstrom分期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ADL动作分析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其疗效亦优于单纯的常规作业治疗。  相似文献   
6.
《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出台, 标志着精准康复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但目前的相关文献尚未对“精准康复”进行明确解释,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精准康复”的理解。本研究借鉴“精准医疗”和“精准扶贫”的相关理念,对精准康复的定义、内容以及目标实现的现实障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社区康复相关文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并分析社区康复发展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提出能解决核心问题的社区康复发展模式。提出了“以专业机构为中心辐射社区”的康复业务托管模式。该模式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建立专业康复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基层康复站的纵向网络,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基层的康复站横向网络有机联系起来,形成立体网络。该模式能更好地发挥专业康复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基层康复站的优势,为残疾人提供连贯、专业的康复服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