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龄危重婴幼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及危重肺动脉瓣狭窄的初期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共对10例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及2例危重肺动脉瓣狭窄婴幼儿患者,施行经胸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单纯肺动脉瓣疏通术(改良Brock术)治疗,术中保留动脉导管未闭,三尖瓣反流未做处理。患儿年龄2~9个月,体质量4.3~10kg,平均6.4kg。所有患者均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或者卵圆孔未闭,术前患者末梢血氧饱和度62%~73%,平均69%。结果:本组围术期死亡1例(8.3%),死亡原因为术后持续低氧血症,其余11例术后均缺氧状态改善,经皮血氧饱和度上升至84%~93%,平均89%。术后测得肺动脉瓣跨瓣压差为11~28mmHg(1mmHg=0.133kPa),平均15.6mmHg,术后随访11例,PDA均闭合,三尖瓣反流由术前大量转为少量或者消失。结论:作为危重婴幼儿的初期治疗,对于发绀严重,生长发育差,不能耐受体外循环的危重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及危重肺动脉瓣狭窄患儿,Brock术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心房室管畸形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09年12月手术治疗心房室管畸形患者63例。其中部分性房室管畸形56例,完全性房室管畸形7例。部分性房室管畸形瓣裂修补采用间断褥式缝合并连续缝合加固;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24例采用Kirklin的方法修补将冠状静脉窦开口隔入左心房,32例采用McGoon法冠状静脉窦开口保留在右心房。完全性房室管畸形7例。按Rastalli分型属A型4例,C型3例,分别采用自体心包加涤纶片的双片法(4例)或自体心包单片法(3例)修复。合并畸形均予以同期处理。结果:无早期死亡病例。术后发生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8例;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7d后恢复窦性心律。术后随访46例,随访时间2个月~4年,心功能均为Ⅰ~Ⅱ级。结论:部分性房室管畸形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完善修复二尖瓣关闭不全和避免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管畸形除注重房室瓣修补完善外,强调将二尖瓣和三尖瓣环纠正至正常解剖位置,以恢复室间隔的面积和增宽左心室流出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改良扩大Morrow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经验,分析其近中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行改良扩大Morrow术的26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女性18例,男性8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45.6±13.5)岁。所有患者均经主动脉切口行改良扩大Morrow术,合并心脏病变同期处理,比较术前、术后及随访时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结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单纯行改良扩大Morrow术18例,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心房颤动改良迷宫术1例。随访3~90个月,左心室流出道压差[(20.3±17.5)vs.(65.2±27.5)mm Hg,1 mm Hg=0.133 k Pa]、最大室间隔厚度[(18.6±6.4)vs.(26.3±5.1)mm]均较术前明显降低,LVEDD[(43.3±4.1)vs.(38.7±4.9)mm]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92.3%)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Ⅰ或Ⅱ级,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二尖瓣反流程度减轻(P<0.01),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现象消失。术后并发症包括:III°房室传导阻滞2例(8.3%);2例患者因切除范围不够致术后残余左心室流出道压差,1例再次行改良扩大Morrow术。结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改良扩大Morrow术可获得良好的近中期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低,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正中开胸、右胸前外侧切口、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的临床对比,研究不同方式房间隔缺损修补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131例,根据手术切口的不同,分为正中开胸组63例、右胸切口组37例、胸腔镜组31例,比较不同组间住院相关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引流量及住院费用等。结果:住院时间、胸管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胸前外侧切口、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与传统正中开胸手术比较各具优缺点,同样安全有效,但对于成人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住院时间短、手术创伤小、不横断胸骨及切口美观,符合现代健康理念,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双向Glenn术治疗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采用非体外循环双向Glenn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6例(非体外循环组),同期采用体外循环双向Glenn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0例(体外循环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非体外循环组术后肺动脉压显著低于体外循环组[(16.7±1.2)mm Hg(1 mm Hg=0.133 kPa)比(18.9±1.0)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6,P=0.026);非体外循环组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显著短于体外循环组[(12.2±2.7)h比(19.2±2.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2,P=0.041);两组术后血氧饱和度、乳糜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术后紫绀、活动后气促等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结论 非体外循环双向Glenn术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夹层是危重而凶险的心血管疾病,其死亡率高、并发症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我们外科手术治疗32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共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29~63岁,平均年龄(43±8.5)岁.其中Debakey Ⅰ型15例,DebakeyⅡ型2例,DebakeyⅢ型15例.合并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1例,冠心病1例;有高血压病9例,糖尿病2例,长期吸烟史者7例,肾功能不全者2例.3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急性夹层13例,均行急症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部分型房室管畸形手术治疗的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至2009年7月外科治疗部分型房室管畸形患者51例。均合并二尖瓣大瓣裂,瓣裂修补采用间断缝合并部分连续缝合加固43例,"8"字缝合及单纯连续缝合各1例,反流较轻未处理6例;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修补均采用自体心包连续缝合,其中22例将冠状静脉窦口隔入左心房;合并畸形均予以同期处理。结果无早期死亡病例。术后发生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7天后恢复窦性心律。术后随访43例,随访时间2月~4 a,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为Ⅰ~Ⅱ级。结论部分型房室管畸形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完善修复二尖瓣关闭不全和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避免房室传导阻滞及合并畸形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Insulin)后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低剂量胰岛素后处理组(L-POST组),高剂量胰岛素后处理组(H-POST组),每组8只.Control组开胸取左心室肌作为缺血前对照;I/R组、L-POST组、H-POST组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Neely灌注模型,预灌注K-H缓冲液30min后,灌注4℃ STH-2心脏停搏液,停搏心脏并低温维持30min,复灌K-H缓冲液60min后,取左心室肌备用;L-POST组和H-POST组于复灌期给予含胰岛素的K-H液灌注.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心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的分布和量的变化;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I/R组、L-POST组、H-POST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表达量明显增多(P<0.05),AI明显增高(P<0.05);与I/R组相比,L-POST组和H-POST组eNOS、PKC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AI明显减少(P<0.05);与L-POST组相比,H-POST组eNOS、PKC表达量增加(P<0.05),AI明显减少(P<0.05).结论:胰岛素后处理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eNOS、PKC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有关,高剂量胰岛素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较低剂量胰岛素具有更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同期行优化的迷宫IV术,在治疗二尖瓣疾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01月至2020年12月,136例二尖瓣疾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在我科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其中63例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经典的迷宫IV术(经典组),73例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优化的迷宫IV(优化组)。经典组男28例,女35例,年龄38~70岁,平均(56.7±12.5)岁;优化组男33例,女40例,年龄42~72岁,平均(58.6±14.3)岁。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超声心动图结果、围术期资料、出院时及随访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结果,分析二尖瓣置换同期行优化的迷宫IV术,在治疗二尖瓣疾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结果:优化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胸腔引流量均短于经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ICU滞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出院时、术后3、6、12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6个月LAD、LVEDD、L...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成人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的外科治疗经验,分析影响远期预后的因素。方法:2006年02月至2012年10月,共有65例成人TOF患者接受外科根治手术,其中男性30例,女性35例,年龄16~54岁,平均(26.70±10.50)岁,体质量35~65kg,平均(43.70±8.40)kg,术前血氧饱和度65%~95%,平均(75.40±12.60)%,血红蛋白135~247g/L,平均(164.30±35.10)g/L。术前经超声心动图、双源CT心脏大血管成像(CTA)确诊。均经胸骨正中切口,低温体外循环下行TOF根治术,42例行右心室流出道补片加宽,23例采用跨瓣环补片加宽肺动脉和右心室流出道,其中2例合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合并三尖瓣狭窄行三尖瓣置换术。结果:体外循环时间70~162min,平均(94.60±25.3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6~94min,平均(53.40±20.50)min,手术时间153~264min,平均(210.60±38.70)min。该组患者死亡2例,病死率3.1%,均死于多脏器衰竭。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7例(10.8%);6例出现灌注肺(9.2%),4例行体肺侧枝栓塞术;再次气管插管3例(4.6%),气管切开2例(3.1%);二次开胸止血4例(6.2%);胸腔积液12例(18.5%);心律失常8例(12.3%)。随访60例,随访时间6~63个月,平均(23.70±8.20)个月,4例术后6个月发现室间隔缺损残余漏(6.2%),2例行二次手术,其中1例开胸行修补手术,另1例行封堵术。肺动脉瓣跨瓣压差40 mmHg(1mmHg=0.133kPa)4例,重度肺动脉瓣反流3例,三尖瓣中度反流2例。1例术后18个月出现频发室性早搏。60例患者心功能(NYHA)均恢复至I~II级,无晚期死亡。结论:成人TOF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