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炎琥宁注射液对小儿麻疹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性依据.方法 将住院的90例小儿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第二组患者利用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在治疗7d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和治愈患者的症状消除时间.结果 第二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4.4%,第二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4.4%,第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第一组,而且在并发症情况和治愈患者症状消除时间方面,第二组患者也明显优于第一组.结论 炎琥宁注射液对小儿麻疹有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硒酵母治疗儿童慢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住院的慢性感染性腹泻患儿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调整饮食、保护胃肠黏膜、口服补液盐Ⅲ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硒酵母混悬液,疗程均14d。比较两组患儿排便频率和粪便性状。结果观察组患儿自服药第6天至疗程结束,观察组排便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自服药第6天至疗程结束,观察组粪便性状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因口服硒酵母而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硒酵母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效果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特征,探讨早期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752例HFMD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752例患儿中,男512例,女240例,男女之比为2.13∶1.发病年龄主要在5岁以下,其中1~3岁最多,占72.07%.(2)大部分患儿热程持续≥3 d,出现嗜睡、激惹、惊跳等神经系统表现.(3)粪肠道病毒71型检测阳性609例(80.98%),29例(3.86%)粪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阳性,42例(5.59%)为其他肠道病毒阳性,72例(9.57%)未检测出肠道病毒.结论 重症及危重症HFMD病例主要是EV71感染,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5岁,尤其是1~2岁.对于HFMD患儿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早期发现危重病例,早期干预,以降低病死率,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2006-07-2011-07住院的结核性脑膜炎误诊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8例,病毒性脑膜炎2例,败血症3例,感染性腹泻3例,上呼吸道感染2例,高热惊厥5例.误诊原因为小儿TBM临床表现和早期实验室检查不典型,流行病学资料收集不完善.结论 积极寻找小儿结核病接触史,重视PPD皮试及肺部CT及头部MRI检查,了解小儿结脑的临床表现多样性、脑脊液不典型性,能提高小儿结脑的早期诊断率、早期治疗,并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特征,探讨早期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752例HFMD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752例患儿中,男512例,女240例,男女之比为2.13:1。发病年龄主要在5岁以下,其中l~3岁最多,占72.07%。(2)大部分患儿热程持续≥3d,出现嗜睡、激惹、惊跳等神经系统表现。(3)粪肠道病毒71型检测阳性609例(80.98%),29例(3.86%)粪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阳性,42例(5.59%)为其他肠道病毒阳性,72例(9.57%)未检测出肠道病毒。结论重症及危重症HFMD病例主要是EV71感染,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5岁,尤其是1~2岁。对于HFMD患儿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早期发现危重病例,早期干预,以降低病死率,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6.
牟纲 《中国卫生产业》2013,(11):102-102,105
目的了解儿童肠道感染志贺菌的状况、分析儿童肠道感染志贺菌的菌群分布状态及药敏特点。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来该院接受诊治的肠道感染715例患儿的大便标本进行志贺菌分离和培养,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 715例患儿的大便中分离出志贺菌109珠,其中包含福氏志贺菌104珠,痢疾志贺菌5珠。福氏志贺菌Ⅱ型检出91珠,占福氏志贺菌总数的87.5%,福氏志贺菌X变种7珠,占福氏志贺菌总数的6.73%,福氏志贺菌Ⅰ型6珠,占福氏志贺菌总数的5.77%。结论志贺菌是引起儿童肠道感染的常见菌株,本院分离出的志贺菌综合来看耐药性不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型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86例重型HFMD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丙种球蛋白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患儿均为43例。常规治疗组患儿采取常规用药治疗;丙种球蛋白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 g·kg~(-1)·d~(-1),连用2 d。比较两组患儿的治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丙种球蛋白组患儿的治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治愈时间(d):6.54±2.21比9.47±3.45,住院时间(d):11.83±1.48比15.93±2.35];丙种球蛋白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5.35%(41/43)比55.81%(24/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型HFMD患儿,能有效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儿童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儿童就诊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6年12月-2007年3月感染科门诊就诊患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与就诊前使用抗菌药物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83名患儿中,72.13%(709/983)就诊前使用过抗菌药物,其中,78.56%(557/709)的抗菌药物来源于基层医疗单位;21.44%(152/709)的患儿就诊前使用抗菌药物是家长的自我医疗行为。患儿就诊前的病程(OR=3.641,95%CI:2.632~5.038),就医行为(OR=3.395,95%CI:1.688~3.399),是否发热(OR=3.395,95%CI:1.595~3.597)是就诊前使用抗菌药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儿就诊前抗菌药物使用普遍,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宣传教育,普及基层医生和社区群众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是减少各种耐药菌株的产生和预防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