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患者行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于住院治疗的颅脑创伤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气管切开术,取患者痰标本行痰培养检查,对其痰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 例痰标本中阳性45例,阳性率为75.0%;共培养病原菌8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1株占73.5%,分别为乙酸钙鲍氏不动杆菌21株占25.3%、铜绿假单胞菌15株占18.1%、肺炎克雷伯菌13株占15.7%、大肠埃希菌8株占9.6%、嗜麦芽寡养单胞菌4株占4.8%;革兰阳性菌18株占21.7%,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占10.8%、表皮葡萄球菌5株占6.0%、溶血性链球菌3株占3.6%、肠球菌属1株占1.2%;真菌4株占4.8%,分别为白色假丝酵母菌3株占3.6%、曲霉菌属1株占1.2%.结论 颅脑创伤患者行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有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对呼吸道感染凭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合理应用敏感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颅脑创伤患者行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感染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有症状心肌桥患者行药物治疗和心肌松解术两者间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心外科有明显心绞痛症状的住院患者共50例,且冠脉造影确诊为心肌桥,所有患者加拿大心功能分级(CCS)为Ⅱ~Ⅳ级,分为2组,其中一组行心肌桥松解术(治疗组),共26例患者;另一组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或钙离子拮抗剂(CCB)类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共24例患者。随访1年后,以心肌梗死、死亡、靶血管重构及CCS心绞痛评分>2分为观察终点事件。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包括性别、年龄、CCS分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变血管直径、压缩比例及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松解术对有症状的心肌桥患者预后明显好于药物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最佳手术时机以及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3例行CABG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的STE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心肌梗死发生至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A组(心肌梗死后7 ~14 d)60例,B组(心肌梗死后15 ~ 21 d)72例,C组(心肌梗死后≥22 d)81例,比较3组患者临床资料、术中及术后情况、死亡情况等,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STEMI患者住院期间CABG术后死亡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213例患者死亡8例,占3.8%,死因为循环衰竭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肾衰竭2例.A组、B组、C组发病距手术时间分别为(10.9±1.9)d、(18.2±2.0)d和(27.3±4.4)d(P >0.05).A组、B组、C组的病死率分别为5.0% (3/60)、4.2% (3/72)、2.47% (2/8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左心室射血分数<0.45、磷酸肌酸激酶(CK) 750 U/L为STEMI患者住院期间CABG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心肌梗死距离手术时间与术后死亡无关(P>0.05).结论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STEMI患者心肌梗死发生7d后任何时间段行冠脉旁路移植术都是安全的,女性、左心室射血分数<0.45、CK> 750 U/L可能是影响STEMI患者住院期间CABG术后死亡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d、7d、28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后一次评分均优于前一次;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丹红注射液和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于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通过常规治疗和10mg、20mg、40mg的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结果通过40mg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另外三个组,四个组治疗有效率由高到低分别为:95.24%、85.71%、76.19%、65.22%。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对于治疗脑动脉硬化有良好的效果,且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杨兵  温莹莹  牛珊珊 《黑龙江医学》2021,45(12):1253-1254
目的:观察链式亲情护理模式+家庭访视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间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脑梗死后偏瘫患者92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链式亲情护理模式+家庭访视.比较两组依从率、下肢DVT发生率、护理前后自我效能(GSE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依从率97.83%高于对照组82.61%,下肢DVT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18.18%(P<0.05);护理后观察组GSE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链式亲情护理模式+家庭访视可提高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自我效能感及其依从性,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活动能力,有助于降低下肢DVT风险.  相似文献   
7.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取医院ICU的患者258例,所有患者均行气管切开术,术后取患者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痰培养阳性86例,感染率为33.3%;共分离出10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1株,占77.9%,主要为鲍氏不动杆菌28株、铜绿假单胞菌17株、肺炎克雷伯菌16株;革兰阳性菌19株占18.3%,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真菌4株占3.9%;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均较高.结论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主要包括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最为常见;对肺部感染患者要及时诊断并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有效治疗,从而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脂联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及心脏瓣膜病手术患者168例,分为冠心病组86例和瓣膜病组82例,同时冠心病组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积分分为<30分23例、30~90分35例、>90分28例,分别采集患者的心外膜脂肪及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及RT-PCR分别测定血清脂联素及脂肪脂联素mRNA的表达。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脂联素低于瓣膜病组[(9.1±3.1)mg/L vs(13.5±3.9)mg/L,P<0.05],冠心病组积分<30分、30~90分、>90分患者血清脂联素分别为(12.3±4.8)mg/L、(9.1±4.5)mg/L和(7.2±5.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瓣膜病组比较,冠心病组心外膜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血清及心外膜脂肪脂联素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探究腹股沟小切口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区隐睾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该院治疗的腹股沟区隐睾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采用掷币随机法,将之分为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行腹股沟小切口手术,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17.50%,略高于对照组的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12.50%,略高于对照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股沟隐睾患儿,可综合患儿病情选择开放式手术或腹腔镜手术,经研究腹股沟小切口手术可获得满意疗效,且手术相对简单,便于临床学习及推广,而对于内环口及以上部位隐睾,则首选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体内与体外打结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术中、术后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复发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6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80)与B组(n=80),腹腔镜下分别采用体内与体外打结法。比较两组患儿术中、术后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及随访复发率。结果:B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P0.05),术后线结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6个月、12个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两种打结方案的医源性创伤程度、复发风险较为接近;其中体外打结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但术后线结反应发生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