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鹏  牛勇  廖明阳 《毒理学杂志》2006,20(3):192-194
海洛因是当今最为广泛滥用的一种毒品。通过动物实验模型研究和尸体检查中证实,其病理损害影响到机体的各个系统。目前,对海洛因病理损害的研究己经深入到超微结构层次。笔者收集了有关海洛因致机体组织器官超微结构变化的报道资料,并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Ilizarov牵伸技术在外伤性垂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牵拉技术治疗外伤性垂足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12月~2006年2月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8例外伤性垂足患者,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8~52岁,平均34.6岁。垂足产生原因小腿胫前外侧肌群断裂或缺损3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2例,腓总神经损伤2例,股骨髁上骨折并腘动脉断裂1例。踝关节强直范围为跖屈50°~65°。术中将准备好的牵拉架套入小腿及足部的相应位置。在钢环对应平面交叉穿入2mm克氏针并固定于Ilizarov牵拉架上,术后3~5d开始以1~2圈/d,4次/d的速度旋转踝关节前、后方的调节螺纹杆,使足环带动患足逐渐背伸,使垂足畸形逐渐得以纠正。当垂足提拉达到或超过中立位后停止牵拉,但继续使用牵拉架固定2~3个月以巩固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0~21个月,平均12.5个月。患足均矫正至中立位,有3例患者踝关节可主动背伸至10°,行走功能均良好。有1例患者1个针道发生感染,经输用抗生素,加强针道护理,保证针道引流通畅,感染逐渐控制。无1例发生皮肤坏死、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全部患者垂足畸形无复发。[结论]应用Ilizarov牵拉技术治疗外伤性垂足较以往的治疗方法有明显的先进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大鼠肌无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致肌无力的机制。方法以乐果作为受试物,建立染毒后肌无力大鼠模型,测定血液、脑组织、肌肉组织胆碱酯酶(AChE)活力。结果腹腔注射乐果后,大鼠全血、红细胞、血浆AChE活力持续下降,至24小时时,这三部分血液成分的AChE活力分别由染毒前的(23.4±4.6)μmol/L、(18.7±3.4)μmol/L、(6.0±1.1)μmol/L降至(2.1±1.6)μmol/L、(1.5±1.1)μmol/L、(0.8±0.5)μmol/L。大鼠肌无力表现与血液AChE活力变化不平行,二者相关程度较低(r=0.64,P>0.05)。大鼠发生肌无力时,中枢及外周组织AChE活力亦显著下降,但不同组织中AChE活力下降的程度及趋势各不相同。肌肉组织与血液AChE活力变化趋势较为一致。结论AChE持续抑制可能不是肌无力的主要原因,其在肌无力发病中的意义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c-fos基因在乐果中毒后肌无力大鼠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RT-PCR、WesternBlot技术,检测了有机磷农药乐果对大鼠骨骼肌细胞中即刻早期反应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乐果作用下,骨骼肌细胞c-fos基因表达在mRNA以及蛋白质水平均明显增高。然而骨骼肌细胞c-fos的表达是否与毒物刺激有关,其在农药中毒机制上的生物学意义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醛脱氢酶、醇脱氢酶基因多态性与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比较108例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病人和145例健康三氯乙烯接触工人醛脱氢酶2(ALDH2)、醇脱氢酶2(ADH2)和醇脱氢酶3(ADH3)的基因多态性分布,并计算相对危险度(OR)。结果ADH2和ADH3基因型分布在病人与接触对照工人中无显著性差异;ALDH2变异型基因(ALDH2*1/*2+ALDH2*2/*2)频率在病人中显著低于接触对照工人(分别为27·8%和43·4%,P=0·011),使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危险性显著降低(OR=0·50,95%CI=0·29~0·85)。结论高活性ALDH2可能是导致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个体易感性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穿刺活检(TJLB)在不明原因肝病合并腹水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2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口市中心医院、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晋城市人民医院接受TJLB的不明原因肝病合并大量腹水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的37例患者中男性21例, 女性16例, 年龄(53.5±11.9)岁。按穿刺入针点分为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TJLB两组, 对两组肝组织取样效果、穿刺次数、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37例患者的TJLB成功率为97.3%(36/37), 36例患者均有效取得3段以上肝组织并获组织学诊断, 病理诊断率100.0%(36/36)。肝右静脉组(21例)的穿刺次数、肝组织条数及汇管区数目依次为(3.7±0.9)次、(3.7±0.7)条、(6.5±0.9)个, 肝中静脉组(15例)依次为(3.7±0.7)次、(3.7±0.7)条、(6.3±0.8)个,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TJLB对不明原因肝病伴有腹水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从肝右静脉或肝中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醛暴露工人DNA修复基因XRCC1多态性与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某密度板厂的151名甲醛暴露工人(暴露组)和某推土机厂的112名非甲醛暴露工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作业环境的甲醛浓度,应用彗星实验测定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以Olive尾距和彗星尾长反映DNA损伤水平,用PCR-RFLP方法分析XRCC1基因的多态性;用多元协方差分析调整工人的年龄、工龄、职业甲醛暴露及吸烟与饮烟情况,比较XRCC1基因不同基因型个体的Olive尾距和彗星尾长。结果使用多元协方差分析校正甲醛暴露工人的年龄、工龄、甲醛暴露水平和吸烟与饮酒情况后,携带Arg280His位点变异基因型个体的Olive尾距和彗星尾长(几何均值分别为4.30和13.42)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基因型的个体(几何均值分别为3.38和11.71),差异均有显著性(Olive尾距:P<0.05,彗星尾长:P<0.01);未发现XRCC1基因其他3个位点的多态性与甲醛暴露工人Olive尾距和彗星尾长有显著关联。结论XRCC1基因Arg280His位点的多态性影响甲醛暴露工人的DNA损伤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正己烷代谢产物2,5-己二酮不同作用时间对大鼠坐骨神经髓鞘结构蛋白P0蛋白及外周血中P0蛋白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400mg/kg2,5-己二酮每日经口灌胃染毒Wistar大鼠,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改变,分别于第0、1、2、3、4周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不同染毒时间大鼠坐骨神经横断面P0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不同染毒时间,大鼠外周血中P0蛋白抗体的水平。结果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大鼠逐渐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P0蛋白在坐骨神经横断面呈不均匀分布,髓鞘较轴索明显;未染毒大鼠坐骨神经横断面P0蛋白呈较高水平表达,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坐骨神经横断面P0蛋白表达水平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染毒0、1、2、3和4周大鼠外周血中P0蛋白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3.3%、26.7%、46.7%、46.7%和84.6%。外周血中P0蛋白抗体的阳性率随染毒时间延长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χ2=11.007,P0.05)。结论正己烷代谢产物2,5-己二酮能够破坏大鼠周围神经髓鞘,降低坐骨神经中P0蛋白的水平,提高外周血中P0蛋白抗体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三氯乙烯致皮肤过敏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氯乙烯所致药疹样皮炎已成为不容忽视的职业卫生问题。我们根据其发病特点,建立了三氯乙烯致皮肤过敏的动物模型,探索此类过敏性皮炎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彗星尾矩和双核细胞微核(CBMN)率两个指标对多环芳烃反应动力学的差异。方法应用4株细胞系,分别是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K1、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给予不同浓度的苯并(a)芘[B(a)P]处理,观察彗星尾矩和CBMN率的变化情况。阳性对照分别是过氧化氢和环磷酰胺。结果在所应用的B(a)P浓度范围内,4种细胞均在较低剂量下就出现了明显的拖尾(CHO-K1:0.5μmol/L;NIH3T3:0.75μmol/L;CHL:0.5μmol/L;HELF:0.3125μmol/L),并且随作用浓度的增加,彗星尾矩呈直线形上升趋势,各组与其邻近的较低剂量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CBMN率在中剂量组才出现显著升高(CHO-K1:2.0μmol/L;NIH3T3:1.5μmol/L;CHL:2.0μmol/L;HELF:1.25μmol/L),达到一定作用剂量后,CBMN率的上升趋于平缓,其剂量反应曲线基本呈S型。结论彗星尾矩和CBMN率对多环芳烃动力学反应模式不同,敏感性不同,在进行环境致癌物早期效应标志物研究时,应合理地将两种方法相结合,综合评价化学物所致遗传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