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明洁  范红  郭靓 《重庆医学》2011,40(30):3076-307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脓毒血症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及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方法选取脓毒血症患者80例为病例组,非脓毒血症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PCT水平,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在脓毒血症分级中,血清PCT在感染性休克时明显升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Ⅱ)评分略有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值随病情加重而升高、病情缓解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PCT值与脓毒血症严重程度分级及病情转归有相关性,可用于危重患者的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结构破坏为特征并伴随骨强度减低的代谢性疾病。OP作为一种患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慢性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比肩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城市居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建立简便、高效、系统的社区OP防控模式已成刻不容缓之事。本文通过对OP流行病学现况、OP的三级预防以及主要预防措施的回顾,同时梳理分析了近年国内外城市社区OP防控的主要内容、常见模式和简要筛查工具,以期为社区OP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3.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2例肘关节骨化性肌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肘关节骨化肌炎采用关节镜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有助于改善患者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5.
背景 睡眠是维护和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生理活动,占据人类生命近1/3的时间。近年国内外研究发现,睡眠障碍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关,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多均可造成骨密度降低,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因此,探究睡眠质量与骨密度的关系,可能有助于拓宽骨质疏松防治策略制订的思路。目的 探讨城市社区居民睡眠障碍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9年4月在西南大学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完成桡骨远端骨密度检测以及综合健康测评问卷的汉族成年人10 818例。采用双能X线检测法(DXA)测定骨密度,根据T值判定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并计算其检出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睡眠质量。结果 研究对象PSQI评分为(12.9±1.7)分,其中轻度睡眠障碍5 033例(46.53%),中度睡眠障碍4 133例(38.20%),重度睡眠障碍1 652例(15.27%);骨量减少3 652例(33.76%),骨质疏松症1 604例(14.83%)。随着睡眠障碍程度的加重,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其骨量异常的检出率逐渐上升(男性:χ2趋势=7.236,P<0.010;女性:χ2趋势=8.117,P<0.005)。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随着睡眠障碍程度加重,骨量异常检出率逐渐上升(男性:χ2趋势=10.268,P=0.001;χ2趋势=7.879,P=0.005;χ2趋势=54.844,P<0.001;χ2趋势=75.715,P<0.001;χ2趋势=105.443,P<0.001;女性:χ2趋势=10.642,P=0.001;χ2趋势=17.585,P<0.001;χ2趋势=208.814,P<0.001;χ2趋势=186.930,P<0.001;χ2趋势=157.582,P<0.001)。结论 随着睡眠障碍程度加重,社区居民骨量流失逐渐严重,改善睡眠质量可能降低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相关性骨折的群体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效果。方法:46例用锁定钢板治疗。结果:随访12个月,无切口感染、血管损伤,内固定未出现断裂、松动,骨折愈合良好,患肢无短缩、关节退变并发症,治愈率100.0%。结论:锁定钢板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稳定性良好,创伤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社区医院健康促进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促进医院(health promoting hospital, HPH)的创建和发展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初步确定指标框架,通过两轮改良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建立指标体系,并以百分权重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2.60%和85.19%,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7和0.839;最终形成社区医院健康促进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38个;各级指标变异系数为0.044~0.193,两轮咨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75和0.512(P<0.01)。结论 社区医院健康促进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覆盖全面,指标权重设定科学合理,为基层医疗机构创建健康促进医院,并持续开展社区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了实用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中老年男性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999年1月~2006年1月中的298例中老年男性腹股沟疝病人,分为A、B两组。A组148例为实验组,采用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B组150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术式。随访5~7年。结果:术后A、B两组的手术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术后疼痛程度轻于B组(P<0.01);A组下床活动时间、生活自理时间、住院时间优于B组(P<0.01);A组的手术直接并发症发生率和间接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1);A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1);但A组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中老年腹股沟疝,在减轻病人术后疼痛、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复发率方面优于传统疝修补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研究重庆城区居民的骨密度情况,了解该区域人群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分析比较双能X线与定量超声桡骨骨密度检查方法的优劣,为骨质疏松的早防早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2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南大学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完成桡骨远端骨密度检测且资料完备的9158名(男性4577名,女性4581名)健康汉族成年体检者数据,随机采用双能X线测量法或定量超声检测法进行检测,根据T值判定骨质疏松并计算其检出率。结果该人群骨质疏松总检出率为15.6%,其中男性为9.5%,女性为21.6%。随着年龄的增加,男女性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不断上升,骨量正常人群比例呈不断下降趋势。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总检出率为19.0%,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1.1%和27.3%;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总检出率为23.3%,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3.3%和33.7%。两种骨密度检测方法比较,桡骨定量超声法骨质疏松的检出率高于双能X线测量法(P0.001)。结论重庆城区居民的骨质疏松检出率高于全国水平,属于骨质疏松高发地区,该区域人群骨健康状况堪忧;因地制宜选择便捷高效经济的骨量异常检测方法,并针对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特点进行系统规范的骨量减少危险因素干预,是预防和控制骨质疏松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活方式现代化、膳食结构改变和体力活动减少,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成年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非病”)的患病率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来自卫生部的最新数据表明[1],慢非病导致的死亡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85%,占疾病总负担的70%,已对我国居民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旨在对重庆市高校教职工的体检结果异常率及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健康教育,最终降低慢非病发病率提供真实可靠的基础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