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这是个流行美女的时代,走在大街上,看一看街头报亭里挂着的各种各样的杂志,哪一家不是用美女做招牌?从大刊物到小杂志,无一不使用美女做封面。据说,有一家新闻类期刊,有一期用了几个农民做封面,那一期的销量就明显下跌。我等是凡夫俗子一个,对街头美女谁不想多看一眼,无奈,吃亏的最后总是自己的左手臂。“叫你看!”说着,老婆的手已经死死地掐了我的肉。疼啊!只得改变策略,从爱看大街上的美女改成看杂志上的美女。于是,杂志一期一期地买,书架上全是各种期刊,不了解的人以为我多么爱看书,谁知我是一个“好色之徒”哟!然而,问题又来了:看杂志上…  相似文献   
2.
孙立新  范丽莉  焦建成  王炎  郑博 《河北医药》2010,32(24):3505-3506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其发病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以2009年6至11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87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确定医院感染病例;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ICU发生医院感染患儿进行研究。结果 ICU医院感染率为11.5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病原体致病菌以G-菌为主,其次是G+菌,病毒和真菌也有检出。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将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儿科医院感染。充分了解医院感染的特征,对易感者实施重点保护,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描述危重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临床特征、接受治疗状况及其转归,评估其病死风险相关因素,评价CRIB、SNAPPE-II评分系统预测我国早产儿病死风险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127例需要机械通气的VLBWI进行前瞻性数据收集。结果:纳入患儿平均胎龄为31±2 周,平均体重为1290±170 g,男女比例为1.23∶1,超低出生体重儿占6.3%。接受肺表面活性剂(PS)治疗者占 48.0%;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儿占49.6%。总的院内病死率为41.7%。低出生体重、多胎分娩、剖宫产、低PaO2/FiO2比值是病死的独立风险因素,OR值分别为1.611、7.572、4.062、0.133,P<0.05。SNAPPE-II和CRIB评分系统可较好地预测病死转归,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6、0.777。结论:VLBWI总的病死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低出生体重、多胎分娩、剖宫产、低PaO2/FiO2比值是VLBWI病死的高危因素。应用新生儿危重评分系统可对研究对象疾病危重程度进行量化。  相似文献   
4.
243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特点和分析致病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及时明确病原、正确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检出菌及药敏实验结果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临床诊断败血症的血液标本中检出病原菌24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70%(60/243),革兰阳性菌75.30%(183/243).排在前五位的菌种是表皮葡萄球菌24.69%(60/243)、溶血葡萄球菌20.16%(49/243)、大肠埃希菌8.64%(21/243)、金黄色葡萄球菌7.41%(18/243)、肺炎克雷伯菌6.58%(16/243).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耐药性高,对青霉素G(95.3%)、红霉素(90.5%)耐药率最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未产生耐药(0.0%).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90.0%)、庆大霉素(50?郾0%)耐药性高,对亚胺培南(6.7%)、头孢他啶(21.7%)耐药率低.结论:重视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耐药性检测,根据血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报告1例新生儿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患儿男,1 d。出生后发现皮肤异常1 d。皮肤科检查:全身可见大片青紫和暗红色斑片,部分呈弥漫性分布,以面部、双上肢、躯干及右下肢为主。诊断: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红细胞天然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测定24例NRDS早产儿及20例健康早产儿生后24h及7天时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ECR1)活性及数量.ECR1活性采用红细胞对肿瘤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测定.ECR1分子数量用一步法酶联免疫法测定.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7天时ECR1数量及粘附活性均高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ECR1数量及粘附活性在24 h时均低于对照组[数量:(2.11±0.16)比(3.02±0.13),活性:(9.67±1.06)%比(14.70±1.17)%,P均<0.05],7天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量:(2.83±0.12)比(3.13±0.17),活性:(13.46±0.89)%比(14.50±0.98)%,P均>0.05].两组各时间点ECR1数量与活性均呈正相关(0<r<1,P均<0.05).结论 NRDS患儿红细胞的天然免疫活性减低.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计数与新生儿败血症预后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了解新生儿败血症血小板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43例新生儿败血症病例,总结分离细菌的种类,分析不同菌种患儿的血小板水平与预后的关系,血小板水平、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合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与预后的关系,NEC分期与血小板计数的关系,血小板减少程度与预后的关系等.结果 在243例患儿中,病死率为11.52%(28/243),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36.63%(89/243),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血小板减少者病死率为22.47%(20/89),合并NEC发生率为5.35%(13/243),138例确诊病例中,革兰阳性(G+)球菌占74.64%(103/138),革兰阴性(G-)杆菌占 25.36%(35/138).死亡组与存活组在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发病年龄、是否合并肺炎及黄疸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血小板计数[(80.36±34.48)×109/L 与(184.73±62.70)×109/L]、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84.27±23.37 )分与 (93.45±15.63)分]及合并NEC发生率[28.57%(8/28) 与 2.73%(5/153)]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球菌与G-杆菌败血症患儿血小板计数[(115.34±45.38)×109/L 与 (123.22±53.45)×10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P>0.05),两组病死率[15.53%(16/103)与11.43%(4/35)]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χ2=0.037,P>0.05).血小板减少组NCIS[(78.34±23.48)分]明显低于正常组[(90.06±14.27)分],合并NEC发生率[10.11%(9/89)]高于正常组[2.60%(4/154)],血小板减少组病死率[22.47%(20/89)]亦高于血小板正常组[5.20%(8/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及其以上NEC组血小板水平[(58.36±18.47)×109/L]明显低于Ⅰ期NEC组[(132.67±26.73)×109/L],t=5.60,P<0.05.新生儿败血症病死率与血小板水平呈负相关(r=-0.535,P<0.05).结论 血小板水平与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相关,能较好地反映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ICU患儿医院感染病例,分析其可能的危险因素,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方法:以2009年9月~2010年6月入住ICU的101例医院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性别、体重≤2500g、基础疾病≥3个、激素的使用等18个自变量进行比较。结果:住ICU天数>7d、抗菌药使用种类>2种、抗菌药使用时间>7d、机械通气(侵袭性诊疗)、激素的使用、基础疾病≥3个、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性别、早产儿、低体重儿这11个因素是医院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尽量缩短入住ICU的时间、减少侵袭性操作将有利于预防和控制ICU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起病的经典型半乳糖血症的病例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临床及基因诊断的经典型半乳糖血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结果:患儿,女,生后12 d,因发热半天入院。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显示患儿意识反应差、皮肤黄染、末梢循环差、肝脾异常肿大、肝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C-反应蛋白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病原学结果, 为精准治疗、优化病原学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数据收集, 分析采用常规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检出脑脊液病原学情况, 比较不同种类病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共纳入101例患儿, 中位出生胎龄为38.8(36.2, 39.6)周, 早产儿27例(26.7%), 男婴68例(67.3%), 中位发病日龄为9(2, 14)d。血培养阳性19例(18.8%), 其中17例细菌, 2例真菌。自脑脊液直接检出病原体者33例(32.7%), 其中细菌13例, 病毒19例, 真菌1例。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是前2位细菌, 检出最常见的病毒是肠道病毒。脑脊液病原体检出方式:细菌培养检出7例(7/101, 6.9%)、脑脊液涂片检出2例(2/21, 9.5%)、单病毒及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共检出22例(22/45, 48.9%)、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出4例(4/7, 57.1%)。自脑脊液检出细菌/真菌的患儿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水平以及血C-反应蛋白均较检出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