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患儿女,2岁,右眼睑及头部皮疹伴瘙痒3月余就诊。结合临床表现、镜下所见,确诊为头部及睫毛阴虱寄生。  相似文献   
2.
皮肤器官模型有皮肤器官培养和角质形成细胞器官样培养两种方式,体外皮肤器官模型可用于皮肤移植,皮肤病发病机制,药学等方面。目前皮肤器官模型培养的方法很多,但如何进一步改进条件,培养出更加类似于人的皮肤器官,更有效的应用于皮肤病研究当中,将有待于进一步的努力。体外重建皮肤模型为皮肤病新药研究当中的药物筛选,毒理学实验及生理功能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部分组织工程皮肤产品已取得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的许可而应用于临床。相信随着组织工程学和相关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体外皮肤器官模型应用于皮肤病的研究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中药外洗联合火针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为优化跖疣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00例多发性跖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外洗联合火针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火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  相似文献   
4.
背景:浸没式体外培养角质形成细胞的技术已得较普遍的应用,但角质形成细胞的体外器官样培养技术尚存在不足。 目的:以铺有鼠尾胶原的TransWell培养板套皿,提供的气-液交界面体外培养角质形成细胞,以改进角质形成细胞的体外器官样培养技术。 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人工皮肤器官实验,于2008-07/2009-02 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实验室完成。 材料:角质形成细胞由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王教授馈赠。 方法:将浸没式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接种到铺有鼠尾胶原的Transwell培养板套皿当中,Transwell培养板套皿每板有6个孔,每孔当中有一插件,插件悬挂于孔的边缘上,插件底面为一孔径为0.4 µm的高分子膜,距离培养板孔的底面有1.5 mm的高度,使细胞处于气-液交界面上并培养4周,然后将不同培养时段的培养物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仪检测,进而观察细胞分层和分化的状况。 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及分层和分化状态。 结果:培养2周的角质形成细胞大部分为单层结构,细胞彼此衔接成铺路石状结构,多数细胞为三角形或多角形结构,细胞核清晰可见,细胞比较饱满。部分区域细胞出现双层结构,表现为单层的角质形成细胞上面铺有连接成条索状的细胞。3周的角质形成细胞大部分为双层结构,异层及同层细胞之间彼此衔接,呈索形结构,细胞核仍然清晰可见,细胞不如2周时饱满。4周的角质形成细胞部分区域为三层结构,且细胞较前变得萎缩,表现为细胞浆减少,细胞核变小。角质形成细胞进行气-液交界面培养至4周,细胞会分为3层,表层的细胞会表达终末分化的标志物角蛋白10。 结论:在Transwell培养板套皿膜上,角质形成细胞会出现分层和分化,形成体外的皮肤样器官。 关键词:角质形成细胞(HaCaT);器官样培养;气-液交界面培养;筏式培养;皮肤器官  相似文献   
5.
体外皮肤器官模型的培养及在皮肤移植等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皮肤器官模型有皮肤器官培养和角质形成细胞器官样培养两种方式,体外皮肤器官模型可用于皮肤移植,皮肤病发病机制,药学等方面.目前皮肤器官模型培养的方法很多,但如何进一步改进条件,培养出更加类似于人的皮肤器官,更有效的应用于皮肤病研究当中,将有待于进一步的努力.体外重建皮肤模型为皮肤病新药研究当中的药物筛选,毒理学实验及生理功能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部分组织工程皮肤产品已取得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的许可而应用于临床.相信随着组织上程学和相关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体外皮肤器官模型应用丁皮肤病的研究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DNA改组技术进化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HPV16E7)基因,建立HPV16E7基因突变体库.方法 从宫颈癌标本中扩增出HPV16E7基因,用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Ⅰ)碎片化该基因,切割成50 bp左右的小片段.这些小片段在不外加引物的条件下,利用PCR反应进行重聚,再将重聚物经过一轮普通PCR扩增.结果 电泳切胶回收获得与原片段大小相当的基因片段,改组结果较为成功.结论 DNA改组在HPV16E7改组中的应用并成功,有利于从HPV16E7基因突变题库中筛选出高免疫原性的基因型别,并为进一步构建HPV治疗性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背景:浸没式体外培养角质形成细胞的技术已得较普遍的应用,但角质形成细胞的体外器官样培养技术尚存在不足.目的:以铺有鼠尾胶原的TransWell培养板套皿,提供的气-液交界面体外培养角质形成细胞,以改进角质形成细胞的体外器官样培养技术.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人工皮肤器官实验,于2008-07/2009-02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实验室完成.材料:角质形成细胞由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王教授馈赠.方法:将浸没式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接种到铺有鼠尾胶原的Transwell培养板套皿当中,Transwell培养板套皿每板有6个孔,每孔当中有一插件,插件悬挂于孔的边缘上,插件底面为一孔径为0.4 μm的高分子膜,距离培养板孔的底面有1.5 mm的高度,使细胞处于气-液交界面上并培养4周,然后将不同培养时段的培养物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仪检测,进而观察细胞分层和分化的状况.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及分层和分化状态.结果:培养2周的角质形成细胞大部分为单层结构,细胞彼此衔接成铺路石状结构,多数细胞为三角形或多角形结构,细胞核清晰可见,细胞比较饱满.部分区域细胞出现双层结构,表现为单层的角质形成细胞上面铺有连接成条索状的细胞.3周的角质形成细胞大部分为双层结构,异层及同层细胞之间彼此衔接,呈索形结构,细胞核仍然清晰可见,细胞不如2周时饱满.4周的角质形成细胞部分区域为三层结构,且细胞较前变得萎缩,表现为细胞浆减少,细胞核变小.角质形成细胞进行气-液交界面培养至4周,细胞会分为3层,表层的细胞会表达终末分化的标志物角蛋白10.结论:在Transwell培养板套皿膜上,角质形成细胞会出现分层和分化,形成体外的皮肤样器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