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得必泰与山莨菪碱对休克并发应激性胃肠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得必泰与山莨菪碱对休克状态下应激性胃肠出血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28例休克患者入院后联用得必泰与山莨菪碱,对照组24例用雷尼替丁治疗。结果治疗组应激性胃肠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用得必泰与山莨菪碱对防治应激性胃肠出血和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956例急救转运患者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急救转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以提高院前急救管理水平。方法:对2000-2001年我院956例急救转运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956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20-39岁年龄组患者391例,占40.9%;50-69岁组患者400例,占41.8%。全部患者中一般急诊患者671例(70.2%),危重患者241例(25.2%),死亡患者44例(4.6%)。急救转运病种前3位依次为颅脑创伤(17.4%)、脑血管病(16.0%)和心血管病(13.5%)。急救转运时间主要分布在9-12时和15-18时。患者来源依次为乡镇医院(53.8%)、县级医院(26.0%)和市级医院(20.2%)。结论:根据急救转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加强院前急救管理。  相似文献   
3.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肌酶水平在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44例急性氟乙酰胺 (CK ,CK -MB ,AST ,LDH ,α HBDH)中毒者进行连续动态观察。结果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入院时的心肌酶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中毒后第 1~ 7d血清心肌酶均明显升高 (P <0 0 1) ,第 3~ 7d达到高峰。入院时中、重度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明显高于轻度中毒患者 (P <0 0 1) ,重度中毒组与中度中毒组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氟乙酰胺中毒确可引起心肌损害 ,且中毒程度越重 ,心肌酶升高越明显。心肌酶可作为一个判断氟乙酰胺中毒病情变化、预后和指导治疗的重要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4.
2000年和2001年院前急救病例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2000年和2001年院前急救患者性别、年龄、病种、出诊时间和地点分布等资料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 分别对我院2000年1月1日~12月31日、2001年1月1日~12月31日紧急出车抢救的全部院前急救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2000年相比,2001年年龄组在0~9岁(占7.8%)、70~79岁(占12.7%)患者的比例增加(P<0.05);疾病病谱中神经系统急诊(占24.4%)、心血管系统急诊(占17.9%)、颅脑外伤(占17.3%)及儿科急诊(占9.0%)的比例增加(P<0.05);出诊时间在0:00~3:00之间的患者(占5.6%)比例减少,在12:00~15:00之间的患者(占14.5%)、21:00~24:00之间的患者(占16.6%)比例增加(P<0.05);出诊地点为家庭的(占23.7%)急诊患者减少,在公共场所的(占17.8%)及乡镇医院的(占34.3%)患者比例增加(P<0.05~0.01)。结论 对2000年、2001年院前急救病例动态变化趋势的分析为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医疗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NO、CHE的水平变化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检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及胆碱酯酶 (CHE)水平变化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49例AOPP患者第 1天、第 3天和第 5天以及 2 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NO和CHE的水平变化。结果 :各中毒组血清NO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病情越重 ,NO的浓度越高。AOPP患者血清中NO第 1天最高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0 .0 1) ,第 3、5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 P <0 .0 5 )。NO升高的幅度与CHE的降低呈负相关 ,CHE活性下降越显著 ,其NO水平升高幅度越大。结论 :NO、CHE参与了AOPP的病理生理过程 ,测定AOPP患者的NO、CHE的变化对病情的判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QT间期离散度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金波  潘超雄  孙杰 《海南医学》2005,16(4):7-7,50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塞不同梗塞部位QT离散度变化的意义。方法 对126例不同部位急性心肌 梗塞(AMI)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QTd)进行分析,并对其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前壁梗塞 组患者的QTd明显大于下后壁梗塞患者(P<0.05),且随着梗塞面积不同各亚组间的QTd值也不同(P<0.05);有 室性心动过速(VT)、室颤(Vf)及猝死者的QTd明显大于无VT、Vf及猝死者(P(0.01)。提示:QTd有助于评估急 性心肌梗塞的病情,反映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水平变化及内在机制.方法对35例AOPP患者发病后4、12、24小时及第3、5天取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肌红蛋白及肌钙蛋白I.结果轻中度中毒组病后4、12、24小时血清肌红蛋白及病后24小时、病后3天肌钙蛋白I测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重度中毒组及呼吸肌麻痹组病后4小时~病后3天肌红蛋白及病后12小时~病后5天肌钙蛋白I测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轻中度中毒组(P<0.01):呼吸肌麻痹组病后12小时~病后5天肌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重度中毒组(P<0.05~0.01).结论 AOPP越重,肌红蛋白及肌钙蛋白I升高越显著,反映心肌及骨骼肌损伤越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黄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中性粒细胞(PMN)凋亡的调节作用及意义。方法纯种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模型组及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后2、6、12h处死动物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分离PMN检测细胞凋亡和TNF-α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治疗组PMN凋亡下降,TNF-α含量升高;与相同时点模型组相比,治疗组PMN凋亡升高,TNF-α含量下降。结论MODS大鼠肺泡灌洗液PMN凋亡延迟。大黄能抑制MODS大鼠TNF-α释放,并对PMN凋亡延迟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托品联舍东莨菪碱交替使用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124例重度AOPP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拮抗胆碱作用方面随机以阿托品(对照组)单独使用或以阿托品联合东莨菪碱(治疗组)交替使用,观察两组昏迷患者平均恢复清醒时间、阿托品化时间、达托品化所需阿托品用量、阿托品总量、阿托品中毒发生率、中间综合征(IMS)发生率、阿托品依赖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昏迷患者平均恢复清醒时间缩短,阿托品化时间缩短及所需阿托品量减少,阿托品总量明显减少,阿托品中毒发生率下降,IMS发生率下降.阿托品依赖发生率下降,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以阿托品联合东莨菪碱交替应用抢救重度AOPP,使实际阿托品需要量减少,有利于避免阿托品过量所产生的不良现象出现,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潘超雄  孙杰 《河北医学》2004,10(9):812-814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 (商品名科素亚 )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作用。方法 :2 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每天口服氯沙坦 2 5~ 5 0mg ,历时 2~ 4周 ,应用多普勒超声分别测定治疗前后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内径 ,并计算门静脉、脾静脉的血流量。结果 :治疗后门静脉内径明显缩小 ,从 (1 4 .1 8± 2 .1 1 )mm降到 (1 2 .1 1± 1 .87)mm(P <0 .0 1 ) ,血流量从 (1 1 85 .5 2± 81 2 .6 0 )ml/min降到 (6 41 .91± 390 .30 )ml/min (P <0 .0 1 ) ;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内径及其血流量也有所降低 ,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氯沙坦具有一定程度的降门脉压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