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的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于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体检人群500例, 行Hp检测, 分析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Hp感染情况。结果健康人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Hp感染率分别为29.3%、70.3%、58.5%、90.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45, P < 0.001);糖尿病合并1种、合并2种、合并3种及以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Hp感染率分别为83.9%、94.6%、1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2, P < 0.001)。结论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Hp感染率高于单纯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患者, 尤其是合并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Hp感染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特征及耐药特点, 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参考。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及其他部位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患者进行临床特征及耐药分析。结果 2015—2021年全院检出肺炎克雷伯菌致病菌3 496株, 感染呼吸系统的肺炎克雷伯菌株最多2 250株(64.34%);不同部位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患者性别比例差异有统计意义(χ2=266.77, P < 0.001), 感染呼吸道系统和血液系统肺炎克雷伯菌株数量以男性多见, 感染泌尿系统的肺炎克雷伯菌数量则女性多于男性, 感染其他部位的肺炎克雷伯菌男女比例相当;不同部位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意义(χ2=176.54, P < 0.001),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血液系统感染以 > 60~80岁的人群最为常见, 而其他部位感染以 > 18~60岁的人群为主;不同部位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患者科室分布差异有统计意义(χ2=1 415.30, P < 0.001), 呼吸系统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ICU例数最多, 泌尿...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HPLC测定绿茶浸出液中没食子酸、咖啡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山柰酚在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灌胃绿茶浸出液后,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取血,采用依利特Hypersil ODS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A)-0.03%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30 min,10%~43%A;30~43 min,43%~45%A;43~44 min,45%~51%A;44~60 min,51%~53%A;60~70 min,53%~90%A),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278 nm的色谱条件进样分析。结果:没食子酸、咖啡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山柰酚分别在0.255~20.40,0.430~86.00,0.245~19.60,0.270~21.60 mg·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9.0%,提取回收率和方法回收率都87%;酸化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8.902±1.235),(198.5±12.5),(7.367±0.412),(4.426±0.251)mg·h·L~(-1),表观分布容积(Vd)分别为(0.990±0.134),(1.409±0.201),(0.501±0.243),(0.029±0.009)L·kg~(-1),达峰时间(T_(max))均为1.5 h。结论:该方法对所测成分的分离度好,适用于测定绿茶浸出液中4个有效成分的血药浓度,为临床预防此类疾病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和血红蛋白A2(HbA2)筛查αβ复合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该院门诊就诊和住院的αβ复合型地贫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表型不同分为静止型αβ复合型...  相似文献   
5.
<正>毒蕈又称毒蘑菇,是指食用后会使人或畜禽产生中毒反应的某些大型真菌的子实体[1]。毒蕈中毒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其引起的死亡是造成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3-4]。毒蕈中毒事件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6-9月是毒蕈中毒事件的高发期。毒蕈中毒报告事件数较多的省份多集中在我国西南及华南地区,其中广西是毒蕈中毒的高发省份之一[5]。毒蕈中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轻症者仅表现为胃肠道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肝、肾、脑等重要器官损伤,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6-7]。因此,动态观察毒蕈中毒患者多系统功能指标对诊断及预后判定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的凝血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以贵州省人民医院出生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早产组为153例早产儿(27~36+6周),肺炎组为63例新生儿肺炎,窒息组为65例轻度窒息新生儿,吸入组为61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呼吸组为31例呼吸窘迫综合征,对照组为健康足月新生儿28例。使用sysmexCA7000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受检者血液样本凝血四项(APTT、PT、FIB、TT),分析各组指标显著差异性。结果新生儿早产组APTT、PT、T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FIB、PLT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肺炎组APTT、P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PLT、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FIB、PLT低于对照组,PT、T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APTT无统计学差异(P>0.05);吸入组FIB低于对照组,TT、P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PLT无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组APTT、PT、TT高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LT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在不同情况下,凝血四项均表现出差异性,及时检测凝血指标,对新生儿凝血功能紊乱作出诊断并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