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10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年开始,我们逐步进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肺癌病人行系统淋巴结清扫术,共100例.现总结经验体会如下. 资料和方法本组男47例,女53例.年龄32~76岁,平均58.3岁.病变位于左上肺26例,左下肺15例,右上肺37例,右下肺18例,右中叶4例.其中13例合并糖尿病,20例合并高血压病.全组病人均在全麻下双腔气管插管,健侧卧位,观察孔为腋中线第7或8肋间,约1.5 cm,第1操作孔为肩胛下角线第7、8肋间,约1.5 cm,第2操作孔位于第4或第5肋间腋前线,约4~6 cm长.具体位置再根据病人体形胖或瘦、肋间隙宽窄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VATS)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治疗周围型肺癌的疗效,总结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采用VATS治疗周围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20~300min,术中出血量50~400mL,切除淋巴结6~14枚。患者术后疼痛均较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及死亡病例。随访1~24个月,平均14个月,无一例复发及转移。结论VATS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周围型肺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肺放线菌病(pulmonaryactinomycosis)系由厌氧的以色列放线菌感染肺部引起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本菌为正常人口腔、扁桃体隐窝中的常存菌,多由于口腔卫生不良,吸入含有放线菌颗粒的分泌物发病。也可来自血行播散。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对3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行电视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切除范围包括全胸腺组织及前纵隔和上纵隔所有脂肪组织.结果 3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10(86±10)min,术中失血量10~200(110±20)ml,术后住院时间4~7(5.8±0.4)d.术后随访时间4个月至2年,平均(14.2±3.1)个月,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胸腔镜下行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在技术上可行,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完成解剖意义上彻底的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方法完全在胸腔镜下行解剖性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治疗周围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30例,其中右肺上叶8例、中叶1例、下叶7例、左肺上叶6例、下叶8例。结果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20~30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量80~400ml,平均125ml。切除淋巴结6~12枚,平均8枚。术后胸腔闭式引流平均3d(1.5~5d)。术后住院平均7.5d(5~15d),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随访1~6个月,无肿瘤转移及复发。结论此肺癌手术安全可行,符合肺癌手术原则,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巨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 disease,CD)最早由Castle man等于1956年首次正式提出,该病常发生在胸腔内,特别是纵隔区域,属于少见病,临床上极易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胸内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LCD)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我们对1000例胸部疾病患者采用肌肉非损伤性手术进行治疗,减少了胸部肌肉的损伤和手术创伤,现对其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肺切除术中右心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变化,以观察肺切除术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并探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与右心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变化的关系。方法手术前置入漂浮导管分别于麻醉前、开胸单肺通气后、结扎肺静脉、结扎肺动脉和术毕关胸后测定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和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用温度稀释法测心排血量(CO),并通过计算得到心指数(CI)、每搏指数(SVI)。术前、术后2h、术后8h,以及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测动脉血气。结果开胸后MAP明显降低(P〈0.05),术中和术后CVP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开胸单侧肺通气、肺动脉和静脉结扎和术后MPAP明显增高(P〈0.01),在术毕关胸后较麻醉后MPAP亦明显增加(P〈0.01)。术后2d动脉血氧分压(PaO2)最低(P〈0.01),二氧化碳分压(PCO2)最高(P〈0.01)。结论肺切除术对右心血动力学变化有明显影响,但未发现与术后心肺并发症有明确的关系,术后低氧血症与术后心肺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0.
非小细胞肺癌314例EGFR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国人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性别、临床分期、吸烟情况)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检测314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s)EGFR外显子19和21的突变情况,分析其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314例中共检测出120例(38.2%)EGFR突变,EGFR基因突变与性别和吸烟史相关,与临床分期无关。结论中国人NSCLCs的EGFR突变率较高,在使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前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