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内脏型肥胖评分对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手术质量及手术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行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19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使用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内脏脂肪面积(VFA)≥100 cm2、内脏脂肪体表比≥85 cm2/m2以及系膜脂肪比(MFR)≥0.44作为临界指标将患者进行分类,评价不同评分对直肠癌手术质量的影响.结果 以通用的Quirke直肠系膜完整度评价标准评价时,系膜完整率达97.8%.以BMI进行分类,两组间在术中术后以及系膜完整度等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VFA进行分类,两组间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淋巴结检出率、系膜完整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内脏脂肪体表比(VFA/BSA)进行分类,两组间在切口长度及系膜完整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MFR比≥0.44为临界值进行分类时,两组间在系膜完整度、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仅VFA水平是反映直肠系膜完整度的危险因素.结论 即使对于肥胖患者腹腔镜手术能达到满意的系膜完整切除,BMI并不能反映肥胖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质量及手术难度的影响.采用更严格系膜完整度评价标准时,VFA作为评价内脏型肥胖的重要指标,较VFA/BSA、MFR及BMI能更敏感地反映肥胖对直肠癌术后系膜完整度以及手术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和病例导入式教学法(case based study,CBS)是近年来医学教学改革中采用较多的新的教学模式,在国内外许多医学教学中认为是有效的教学方式[1~5],但是否适合医学影像学教学有待于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放射学检查与诊断是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和加强基层医院放射医生及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学习,对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技术水平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四川基层医院放射学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了剖析,并就如何提高基层医院放射医技人员继续教育与学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段食管癌及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特征的异同点.方法 收集36例腹段食管癌及28例贲门癌患者术前CT资料,观察记录淋巴结大小、优势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有无差异.结果 以淋巴结短径>110 mm为转移标准,腹段食管癌CT淋巴结检出率为73.5%(144/196),贲门癌CT淋巴结检出率为83.7%(170/203).腹段食管癌胸腔淋巴结转移率:7区11.1%(4/36),8区27.8%(10/36)、9区8.3%(3/36),腹腔转移以No.7组36.1%(13/36)、No.1组19.4%(7/36)及No.2组11.1%(4/36)为主.贲门癌淋巴结转移以第1站的No.1组17.9%(5/28)、No.2组28.6%(8/28)、No.3组39.3%(11/28)、No.4组25.0%(7/28)及第2站的No.7组35.7%(10/28)为主.结论 CT以短径≥10 mm为淋巴结转移判断标准具有可行性,但存在一定假阳性率.腹段食管癌胸腔淋巴结转移以7、8、9区为主,腹腔转移以No.7组及No.1,No.2组为主.贲门癌淋巴结转移以第1站的No.1~No.4组及第2站的No.7组为主.  相似文献   
5.
黄子星  余建群  漆锐  袁元  吴苾 《华西医学》2011,(8):1246-1247
分析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学影像学见习阶段的学习特点,结合见习教学中的主要环节及实际问题,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应用具有医学影像学新技术优势的见习带教新模式,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现就近年来在实践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索临床医学专业影像见习教学的体会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局部淋巴结转移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娟  周翔平  姚晋  陈宪  漆锐 《放射学实践》2004,19(3):190-19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 (HCC)局部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及病灶的大小、边缘形态与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的关系。方法 :盲法下分析 162例HCC病灶的CT扫描影像。结果 :162例病灶中 48例 (占 2 9.63 %)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其中肝门组、门腔间隙组以及腹主动脉组最为常见 ,其出现概率分别为 12 .96%,14 .81%,11.73 %。局部淋巴结转移出现概率与病灶大小及边缘形态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HCC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概率为 2 9.63 %。HCC最主要的淋巴转移途径为肝内深、浅淋巴管经肝门淋巴结、门腔间隙淋巴结、腹腔干旁淋巴结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并常表现为多组、跳跃式淋巴结转移。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的HCC更容易出现在体积较大和无包膜型HCC中。HCC的CT分型能够反映其病理演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6月期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3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术前MSCT资料,观察其影像学表现与特征。结果35例患者中,24例(68.6%)为单发病灶,11例(31.4%)为2~3个病灶;22例(62.9%)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MSCT共计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灶48个,有29.2%(14/48)的病灶位于左叶,有70.8%(34/48)的病灶位于右叶;病灶最大径0.4~5.8cm,平均1.3cm;有39.6%(19/48)的病灶密度不均匀,有25.0%(12/48)的病灶形态不规则,有47.9%(23/48)的病灶边缘模糊欠清,有18.8%(9/48)的病灶显示为乳头状强化瘤结节,有10.4%(5/48)的病灶瘤周出现“强化残圈”征,有22.9%(11/48)的病灶侵犯周围脂肪间隙或邻近器官。有35.4%(17/48)的病灶出现钙化,其中有76.4%(13/17)呈细粒状钙化,11.8%(2/17)呈粗钙化,11.8%(2/17)呈混合性钙化。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在儿科门诊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12月与2015年10~12月在本院门诊内科就诊的980例患儿,分为两组即2014年组(490例)与2015年组(490例),2014年组以传统的本院门诊内科等级、"三区四级"的分类评估小儿病情,2015年组以本院门诊内科等级、"三区四级"的分类评估联合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评估小儿病情。比较两组病情评估的准确性。结果 2014年组护士识别危重症患儿33例(6.73%)送往急诊科,2015年组护士识别危重症患儿83例(16.93%)送往急诊科。结论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在儿童门诊内科患儿病情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正常成人肾筋膜(RF)的多层螺旋CT(MDCT)薄层扫描,探讨RF在外侧的附着关系,以及其诊断价值。收集2010年10月-2010年12月于我院接受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的病例121例,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64及西门子双源多层螺旋CT机进行双期增强扫描,在飞利浦及西门子图像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RF向外侧的附着情况。另新鲜尸体横断面薄层标本一具,作为解剖观察基础。观察发现在肾门以上平面,RF的外侧延伸与附着表现为RF前层与肝肾隐窝、脾肾隐窝的腹膜融合,RF后层与膈下筋膜融合。在肾门及以下平面,RF的外侧附着分为三型,Ⅰ型,肾门平面左侧约占47.9%(58/121),右侧约占33.9%(41/121)。肾下极平面左侧约占55.3%(67/121),右侧约占42.1%(51/121)。Ⅱ型,肾门平面左侧约占38.8%(47/121),右侧约占26.4%(32/121)。肾下极平面左侧约占27.3%(33/121),右侧约占13.3%(16/121)。Ⅲ型,肾门平面左侧约占13.3%(16/121),右侧约占39.7%(48/121)。肾下极平面左侧约占17.4%(21/121),右侧约占44.6%(54/121)。MDCT薄层扫描能较好地观察RF在外侧的显示及其附着情况,以及腹膜后间隙向外侧的通连关系。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门静脉海绵样变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门静脉栓塞后侧支开放的螺旋CT表现及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 随机搜集50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主干栓塞病例(其中门脉主干完全栓塞27例,不全栓塞23例),另5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例作为对照组,其中1例合并肝癌,但未出现门脉栓塞。结果 门脉完全栓塞组中,胆囊周围侧支(胆丛)开放者15例(55.6%),胆总管周围侧支开放者21例(77.8%),胃小弯侧支开放者20例(74.1%);不全栓塞组上述侧支开放分别为5例(21.7%),8例(34.8%)及11例(47.8%)。对照组胃小弯侧支静脉开放者36例(72%),未见胆总管周围及胆丛侧支开放。结论 (1)胆丛和胆总管周围侧支为门脉栓塞后特有的一组侧支循环途径,而胃小弯侧支在单纯门脉高压及门脉栓塞后均可出现,不具特征性。(2)门脉栓塞是形成胆丛和胆总管周围侧支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门静脉海棉样变的形成与阻塞程度有关,阻塞越重,发生机会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