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皮康王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疗效。方法:先用3%双氧水清洁外耳道,清除痂皮及孢子菌体后,用碘伏消毒外耳道,再用细棉签擦干净外耳道后,用棉签蘸适量皮康王药膏涂于患处,每日2次,10d为一疗程,每疗程后复查,未愈者继续涂药并观察3个月~6个月以上。治疗期间不再用其他药物,禁止挖耳及耳内进水。按如下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治愈:症状、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阴性,观察3个月~6个月无复发。好转:症状、体征明显消退,真菌学检查阴性,观察3个月~6个月无复发。无效:症状、体征未见消退或继续发展。结果:56例经1个疗程~3个疗程全部治愈,无不良反应,治愈率为100%。其中连续治疗1个疗程者有39例治愈,17例好转;好转者连续治疗2个疗程者有12例治愈,余5例连续治疗3个疗程而治愈。结论:认为皮康王治疗外耳道真菌病,具有使用方便、安全速效、无不良反应、价廉易得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良好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研究证实,鼻息肉是一种以活化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呼吸道牯膜炎症病变的鼻部表现。具有复发倾向,即便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Surgery.FESS)也不能完全控制其复发闭。2002年1月~2004年6月对36例鼻息肉复发病例再次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肝素钠在断耳再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素钠在断耳再植中的应用雷惠民,苏伟,滕清毅近年来,我们应用浓度为2500U/ml的肝素钠冲洗创面,浸泡断耳,对位缝合断耳再植6例(6耳),其中5耳一期成活;1耳感染,延期愈合。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6例(6耳)患者均为耳廓全断离伤,其中男3例,女3...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宣肺通窍汤结合微波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宣肺通窍汤结合微波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8.3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宣肺通窍汤结合微波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3例OSAS患儿在局麻下手术,其中行扁桃体切除术同时行腺样体刮除术17例(74%),单纯扁桃体切除术3例(13%),单纯腺样体刮除术3例(13%)。术后随访6个月~1年,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3例全部治愈,其中18例(78.3%)术后7~10d睡眠打鼾、呼吸暂停、张口呼吸、憋醒等症状消失,5例(21.7%)术后睡眠鼾声基本消失,无呼吸暂停、憋醒和张口呼吸等表现。术后随访6个月-1年,未见OSAS复发,生长发育良好,无并发症。结论手术切除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是治疗儿童OSAS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滕清毅 《中外医疗》2009,28(22):38-38
目的对Ramsay Hunt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治疗时间及颓后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对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3例中,男8例,女5例,年龄26~69岁,入院前病程3~14d,全部病例均有耳部疤疹.耳痛及面瘫,其中9例有不同程度的眩晕,眼震及平衡失调;面瘫出现时间为发病后2~10d。经综合治疗,且经过3个月~半年的随访,20~36d耳部疤疹全部消失。面瘫完全恢复者10例,不完全恢复者2例,半年不全恢复1例。眩晕.眼震厦平衡失调等表现均于15~40d消失。面瘫未完全恢复病例,耳聋提高不明显。结论Ramsay Hunt综合征病损的范围越广泛,其预后则相对较差。早期及时应用抗病毒药物及神经营养药物等综合治疗,则预后较好,无复发。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误诊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3- 0 1~ 2 0 0 1- 12来我科收治鼻咽癌误诊 16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1例 ,女 5例 ,年龄 2 1~ 4 9岁 ,平均 38.9岁。误诊时间为 2~ 10个月 ,确诊前就诊次数 3~ 7次。误诊病种为分泌性中耳炎 5例 ,颈部淋巴结炎及淋巴结核 8例 ,血管神经性头痛1例 ,鼻中隔偏曲 1例 ,腺样体残留 1例。误诊病例病理诊断 :未分化癌 3例 ,低分化鳞癌 12例 ,腺样囊性癌 1例。2 讨论2 .1 误诊原因  1医源性误诊 :a.病史询问不仔细或不认真 ,对鼻咽癌的早期临床表现缺乏了解及认识不足。本组有 5例误诊为分泌性中耳炎 ,实际上是鼻咽癌早期…  相似文献   
8.
分泌性巾耳炎是常见病、多发病,传统方法多采用咽鼓管吹张、鼓室抽液,效果不够理想。自1999年1月~2005年3月,我科采用鼓室加压超剂量注药法治疗18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耳带状疱疹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1月—2000年12月我科收治13例耳带状疱疹患者,现将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和效果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突发听力下降为首发症状的小听神经瘤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31例以突发听力下降为首发症状的小听神经瘤患者,观察其在听力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方面情况。结果:听力检查上,纯音测听主要表现为轻中度,占全部的74.19%, 声导抗检查,镫骨肌声反射阳性发生率为35.48%,高刺激ABR阳性发生率为83.87%,前庭功能检查正常的占多数,为全部的67.74%。MRI影像学诊断率为100%,其中17例患者表现为双侧听神经形态不对称,5例骨质破坏,6例周围粘连,3例表现为囊变、肿瘤包膜形成。31例患者中无听力水平恢复至正常或病前水平者,9例患者耳鸣和平衡失调症状缓解,5例患者听力有所改善,眩晕等不适未出现,远期疗效为逐渐进展性。结论:对以突发听力下降为首发症状的可疑的小听神经瘤患者要进行听力检查,必要时进行颞骨CT和MRI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