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微量注射泵在激素性髋关节病早期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采用微量注射泵通过导管介入至病变组织局部,应用抗凝与扩血管药物持续给药的方法治疗Ⅰ~Ⅱ期股骨头坏死12例。结果12例患者在微量注射泵连接下维持给药3~7d,疼痛消失9例,明显减轻3例,且11例手术顺利,无穿刺针眼处感染、出血等现象发生。结论依据激素性髋关节病的不同病程,对Ⅰ~Ⅱ期股骨头坏死予介入药物性的局部治疗,可改善病灶区的缺血,中止坏死病灶的病程发展,消除关节疼痛,恢复关节的功能,从而避免或延缓了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时间,且患者痛苦少,护理简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3.
目前临床上绝大多数换药、清洗伤口,均是在无麻醉止痛下进行的。这样患者疼痛难忍。对换药、清洗伤口产生害怕及恐惧心理,近来我们采用1%地卡因表面麻醉止痛后,再给患者换药、清洗创面,取得良好的止痛效果,且简单、安全有效,无副作用发生,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5.
文爱清  程芝灵  滕方  卢尧  陈钧 《重庆医学》2015,(30):4307-4308
随着现代医学的蓬勃发展,输血医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培养高层次的输血人才至关重要。医学生通过在输血科的实习首先应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基本试验操作等相关技能,但是在长期的临床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输血科实习生的培养与所制定的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带教老师与学生在带教实习过程中,共同注重输血相关理论知识与基本试验技能的传授与训练,理论知识、试验技能等能力随着教学过程均可以达到既定目标,而临床沟通能力则显得相对薄弱[1]。因此,输血科实习生的实践教育除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统“三基”教育之外,进行正确的沟通实践教育也是输血科教学实践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输注不同血液成分的复苏效果.方法 SD大鼠24只,复制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失血45%)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3组,每组8只,Ⅰ组输注林格液+羟乙基淀粉(LR+HES),Ⅱ组输注LR+HES+自身全血,Ⅲ组输注LR+HES+自体红细胞.观察休克前、休克1 h、复苏2 h各时间点血常规、心率(HR)、血压、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压力上升和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和存活时间.结果 血常规指标各组休克1 h、复苏2 h与休克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Ⅱ、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复苏2 h与休克1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时间Ⅱ、Ⅲ组显著长于Ⅰ组(P<0.01);HR、LVSP和±dp/dtmax 各组休克1 h、复苏2 h与休克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Ⅱ、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各组复苏2 h与休克1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鼠急性失血45%用晶体液和胶体液补充血容量,输注自身红细胞纠正贫血可以有效复苏,没有发生凝血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时,输注不同比例的血浆和红细胞对创伤性失血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8月间,因创伤性失血需要输注悬浮红细胞10U以上的患者131例次。根据入院24h内输注血浆与悬浮红细胞(FP∶RBC)的比例,将患者分为高比例组(FP∶RBC≥1∶1,n=56)、中比例组(FP∶RBC=1∶2~1∶1,n=43)、低比例组(FP∶RBC≤1∶2,n=32)。采用单变量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和Kaplan-Meier的统计方法,比较患者大量输血前后和3组之间凝血功能指标、在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生存率的差异。结果与输血前相比,高比例组和中比例组患者输血后APTT、PT-INR均无明显变化,低比例组APTT、PT-INR均明显升高(P<0.01)。3组之间输血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在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输血后APTT,高vs中vs低:(37.3±12.4)vs(41.1±11.5)vs(49.9±14.0),P<0.05;输血后PT-INR,高vs中vs低:(1.11±0.19)vs(1.20±0.37)vs(1.66±0.62),P<0.05;在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高vs中vs低:(19.8±6.3)vs(25.8±11.3)vs(26.6±8.0),P<0.01],但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后高、中比例组凝血功能均显著优于低比例组(P<0.05),高比例组在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显著少于其他2组,低比例组与中比例组相比无差异。结论大量输血时,较高比例地输注血浆,有利于预防创伤性失血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降低患者住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达到节约血液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tic peripher-a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PBSCT)是多种血液病和实体瘤的有效治疗方法[1,2].近年来,本院采用ABO血型不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获得成功.我们对2名AB0血型不合患者移植后的血型转变进行观察,为临床输血提供相应的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高脂血症胰腺炎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2年8月,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等方法获取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胰腺炎的相关文献;由2名独立的研究者严格按照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进行文献筛选、文献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累计414例患者,其中血浆置换治疗组(PE组)198例,常规综合治疗组(对照组)2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E组明显提高了总体治愈率[RR=1.48,95%CI(1.19,1.85),P=0.000 5],缩短了住院时间、禁食时间以及腹痛缓解时间,治疗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总体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RR=0.60,95%CI(0.29,1.24),P=0.17]。结论与常规综合治疗相比,PE是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但是目前所获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需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RCTs来评价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胰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古松柏探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