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织因子途径比值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与组织因子(TF)的失衡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组织因子途径(TF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报道不少。本研究拟观察AMI发作期间上述各值的变化及其与AMI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ABO血型不合的骨髓移植及输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被认为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中一种特殊的类型,出血常较明显并导致病人迅速死亡。近年来对APL的治疗有了长足的进展,使其完全缓解率(CR)有了大的提高。我院从1985年7月至1991年12月共收治APL病人35例,除去6例治疗不足一疗程外,对其余29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检测及临床移植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供者经G-CSF或G-CSF+GM-CSF动员后,采集的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物中的幼稚粒细胞与单个核细胞(MNC)、CD34^+细胞及CFU-GM之间的相关性和移植的剂量标准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1例allo-PBSCT供者用G-CSF(9例)或G-CSF+GM-CSF(2例)进行动员,于动员前及动员后,分别对外周血及MNC惧物中的幼稚粒细胞、CD34^+细胞及CFU-GM进行检测计数,预处理方法主要用大剂量环磷酰胺(CTX)+全身照射(TBI)。结果:动员后外周血中的幼稚粒细胞与CD34^+细胞及CFU-GM同步增加,外周血MNC中的幼稚粒细胞数与CD34^+细胞数及CFU-GM有较好的相关性。11例患者全部植活和恢复造血功能,并为染色体核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患者诊断为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预处理方案为大剂量环磷酰胺 (CTX) 全身照射 (TBI) ,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连续 5 .5 d对供者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后分 2天采集单个核细胞 ,并于采集当日由静脉输给患者 ,移植后给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措施。 结果 :患者迅速恢复造血功能 ,于 0 d血小板≥ 2 0× 10 9/ L, 14d白细胞 >1.0× 10 9/ L。 14d骨髓增生活跃 ,性染色体核型转变为供者型 (46 ,XY) ,随访至今不变。结论 :allo- PBSCT是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HLA相合的(?)髓移植后至少存活30天的790例白血病患者,被分为移植前近期未输血组(573例)与输血组(253例),两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病率及严重性无差异,而输血组慢性GVHD(占38.4%)却低于未输血组(占47.6%),两组差异显著(P=0.002)。在多变量分析中考虑到年龄、性别、诊断和GVHD的预防等因素,两组仍有显著差异(P=0.01)。输血组复发率高于未输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荧光标记的多重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结合毛细管电泳定量检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供受者嵌合体的方法,并探讨嵌合体形成与免疫耐受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PE9700扩增仪扩增15个STR位点:D8S1179、D21S11、D7S820、D3S1358、CSFIPO、TH01、D13S317、D16S539、D2S1338、D19S433、VwA、TPOX、D18S51、D5s818、FGA位点和1个性别位点Amelogenin,应用3130XL型DNA测序仪对35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上述位点进行基因型分析,并比较供受者移植前后的基因型,确定嵌合体的形成类型,以作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植活证据,同时用无关个体的DNA混合实验进行可行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1)其中32例在15个STR位点中均至少有两个可以区分供受者的有信息位点(有3例无移植前受者标本),35例患者均在移植后1个月时STR位点及性别位点转为供者型,形成了完全供者嵌合体(CC),且HLA单倍体相合的15例患者也达到了100%的供者植入,并在随访过程中持久不变。(2)扩增产物中供受者DNA含量的百分比同扩增前混合样本的比例呈显著直线相关(P〈0.01),最小检出DNA百分比为5%。结论:(1)用基因分析仪对STR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具有快速、无污染和自动化高、可定量及灵敏度高等优点,用于检测allo—PBSCT植活状态是可靠的。(2)诱导免疫耐受的方法可以成功地诱导CC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170表达与临床特征及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75例急性白血病的P170表达,ANLL129例,ALL46例。分为3组:初治组120例,完全缓解组36例,复发难治组19例,结合预后及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初治组、完全缓解组(CR)、复发难治组中P170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1.7%、16.7%、57.8%,其中初治组与复发难治组、完全缓解组与复发难治组相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00和P=0.0016)。结论:P170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FAB分型等无关,与预后密切相关,是一个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骨髓纤维化5例李玲,温丙昭,程定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骨髓纤维化作为MDS的一种亚型,已受到了诸多医务工作者所重视〔1~5〕。现将我院1979年5月至1993年4月经骨髓活检确诊的5例报告如下。作者单位:新疆医学院第一附...  相似文献   
10.
在移植领域中,诱导一种持久稳定且无需药物的免疫耐受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只对以前接触过的特定抗原不应答,而对不引起耐受的其它抗原则仍能进行良好的免疫应答的状态。由于免疫耐受具有免疫特异性,与免疫缺陷或药物引起的对免疫系统的普遍抑制作用相比,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可以大幅度减少免疫抑制剂的用量,降低机会性感染、药物中毒的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希望建立免疫耐受,达到治疗的目的,除了主要应用于器官移植(包括骨髓移植)外,还包括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治疗,因此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