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研究表明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的IgA主要为IgA1,IgA1分子的异常糖基化是导致IgA肾病发病的关键因素。糖基化酶缺乏、基因突变、免疫紊乱都可能导致IgA1异常糖基化的发生。异常糖基化IgA1分子可通过自我聚集或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系膜区,进而刺激系膜细胞增殖、分泌系膜基质、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导致肾小球炎性反应。对IgA1异常糖基化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并提供新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涂金花 《医学综述》2011,17(23):3552-3555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为病理特征。以往研究亦多侧重于系膜细胞在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然而随着足细胞相关分子的深入研究,证实足细胞损伤与IgA肾病蛋白尿产生、新月体形成、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针对足细胞的治疗也有了新的认识。现就足细胞异常与IgA肾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IgA肾病治疗等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s,D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分子亚型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DLBCL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采用HE染色及EliVision法观察其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表型特征.结果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肢体乏力、视力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可为单发或多发性病灶;影像学上,CT示肿块多呈稍低密度阴影,MRI示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或等信号,强化明显,病灶周围常见明显水肿带.组织学特点为瘤细胞细胞形态较单一,弥漫浸润,瘤细胞常围绕血管形成袖套状,伴片状坏死及出血.免疫分子分型示9例DLBCL为生发中心型,7例为非生发中心型.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DLBCL是高度侵袭性淋巴瘤,为2008年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已新增加的DLBCL亚型,具有较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生物学行为.好发中老年人,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缺乏特异性.病理组织形态特点为瘤细胞弥漫或结节分布,以瘤细胞常围绕血管袖套状浸润为其特征性结构,可有坏死、出血;分子亚型主要为生发中心型.  相似文献   
4.
正慢性子宫内膜炎是妇科常见疾病,是导致不孕和流产的重要原因。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情易反复,需进行诊断性刮宫术联合组织内膜病理检查方可确诊。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病理诊断依据是在子宫内膜间质中发现异常浆细胞浸润~([1])。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子宫内膜组织分别进行CD38、CD138及MUM1/CD38标记,通过比较CD38和CD138免疫组化染色法与MUM1/CD38双染技术的差异,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63/calponin/CK鸡尾酒双染对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价值。方法收集乳腺切除标本中诊断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病例140例,行p63/calponin/CK鸡尾酒双染。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鸡尾酒双染切片中导管原位癌及其微浸润成分或正常导管腺上皮胞质呈红色,导管原位癌的红色腺上皮周围有间断或连续的棕褐色肌上皮细胞,浸润性区域红色腺上皮周围无棕褐色肌上皮细胞围绕。140例中,11例患者失访,余129例均生存,无乳腺癌相关死亡;6例出现乳腺癌相关复发(BCRR),其中2例(1.4%)复发,2例(1.4%)发生远处转移,2例发现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相关复发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手术方式、肿瘤级别、ER、PR、Her-2状态无关,但与Ki-67增值指数相关。结论免疫组化p63/calponin/CK鸡尾酒抗体的应用,有助于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的诊断,值得推广应用。DCIS-MI总体预后较好,很少出现BCRR,高增值指数(Ki-67≥30%)容易发生BCRR。  相似文献   
6.
KRAS基因突变作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抗疗效预测指标的发现,给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的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然而,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生涉及到多个癌基因、抑癌基因和信号传导通路的改变,而不同的信号传导通路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复杂的信号传导网络.如何寻找使用抗EGFR单抗的适合人群,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和无效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预测抗EGFR单抗疗效的生物靶标及相应对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恶性肿瘤,传统的化疗和放疗效果均不甚理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信号转导通路在胃癌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侵袭、转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针对EGFR的靶向药物已陆续开发并将逐步应于胃癌治疗的临床实践.本文就EGFR抑制剂在胃癌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纤维瘤病(BF)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BF的影像及病理学、免疫组化特征和预后。结果 患者年龄21~33岁,中位年龄25岁,均为女性,肿瘤大小0.7~4.5 cm,中位大小2.1 cm。镜下见形态温和的梭形细胞和胶原纤维束状排列,浸润乳腺实质,局部淋巴细胞浸润,以边缘区最明显。免疫组化:7例β-catenin核阳性,11例SMA阳性;9例Desmin阳性;CKpan、CK5/6、p63、ER、PR、CD34、S-100均呈阴性,Ki-67均小于5%。随访期内均未见复发、转移。结论 BF为少见的乳腺间质肿瘤,临床易误诊为癌,细针穿刺病理同样易漏诊、误诊;正确的诊断有赖于病理检查。多学科诊疗治疗模式下,综合评估肿瘤生长进展、肿瘤负荷和并发症等情况选择合理的综合治疗策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制作细胞块在诊断腮腺区肿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彩色超声仪引导下,对285个腮腺区肿块进行细针穿刺,将穿刺标本制成细胞块,以进行病理学诊断。对非肿瘤性肿块采取保守治疗,囊肿与肿瘤性肿块采取手术治疗。对术后病理确诊为腺样囊性癌(ACC)与多形性腺瘤(PA)对应的细胞块行干细胞因子受体CD117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标本制作满意率为95.1%(271/285),诊断准确率为94.5%(256/271);诊断敏感度为87.0%(67/77),特异度为98.1%(157/160)。CD117在AC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5.2%(20/21),在PA中为20.3%(25/123),ACC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PA,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腮腺区肿块细针穿刺制作细胞块结合分子标志物检测,对腮腺区肿块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