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16种红树植物的肿瘤细胞毒活性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海南红树植物提取物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用乙醇对采自海南文昌县的16种红树植物进行提取,所得提取物分散于水中,用醋酸乙酯萃取后得到醋酸乙酯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利用MTT法测定各红树植物的提取物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共有6种红树植物的醋酸乙酯提取物显示了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其中卤蕨和银叶树的醋酸乙酯提取物活性较强,IC50分别为6.3μg.mL-1和9.5μg.mL-1。结论16种红树植物中有6种植物的醋酸乙酯提取物对HeLa细胞显示了生长抑制活性,红树植物的水提物均未显示出活性。  相似文献   
2.
引起2002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2012年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冠状病毒(CoV)被证实是从动物传播至人类的。而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暴发,则再次证明CoV对人类健康具有重大的威胁。2019-nCoV除感染呼吸系统外,研究报道其对心血管系统也有侵害作用。该文对2019-nCoV的基因组结构、功能以及感染者的病理生理学和心脏表型特征、心脏损伤的潜在机制、相关治疗策略进行了梳理,警示临床医生注意2019-nCoV对心脏的潜在风险、加强心脏功能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肌营养素1对心肌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信号通路。方法用改良的方法培养出生1~3天的乳鼠心肌细胞,分为五组: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复氧+心肌营养素1组、缺氧复氧+心肌营养素1+PD98059(ERK阻断剂)组及缺氧复氧+心肌营养素1+DMSO组。缺氧3 h,复氧3 h。MTS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四氯四乙基苯丙咪唑基羰化青碘化物(JC1)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二氯荧光磺双乙酸盐(DCFH-CA)检测细胞活性氧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心肌细胞促凋亡基因Bad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RK1/2蛋白水平。结果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分别是19.4%±2.3%比2.2%±0.2%及14.28±1.42比3.54±0.46(P<0.05),而心肌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而心肌营养素1处理后,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缺氧复氧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显著减少,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更高,ERK1/2磷酸化蛋白水平增加,Bad mRNA表达明显下调。心肌营养素1的这种作用能被ERK阻断剂PD9...  相似文献   
4.
 iPS技术的出现为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药物筛选以及再生医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尽管iPS技术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对于iPS重编程过程目前仍不清楚。线粒体是细胞的多种生理过程的重要参与者,而其与iPS再程序化过程有什么联系,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5.
短QT综合征(Short QT Syndrome,SQTS),是一种发生于非器质性心脏病的恶性心律失常,表现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引起反复晕厥、心脏骤停及猝死,心电图以短QT间期为显著特征。虽然SQTS发病率较低,但临床致死性极高,值得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6.
药物基因组学在心脏安全性方面的研究目的是了解与基因因素相关的安全性变量,开发有助于评估临床试验早期药物安全性的工具,防止易感患者不适当用药。随着华法林基因组学研究成果及"2010院内获得性尖端扭转室速(TdP)防治建议"的发表,临床医生对TdP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目前市面上大约存在50种因延长QT间期而有潜在诱导TdP危险的药物,本文据此重点阐述药物诱导TdP的遗传学、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是否能作为一项有效安全的对血压明显增高患者较为快速降压的治疗方法。方法本文纳入30例收缩压≥175或≥160 mm Hg伴有头痛者的门诊成年高血压患者[女性18例,(63.5±12.8)岁]。先以2∶1比例随机分为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20例)或安慰剂(10例)两组,以观察5 min的血压变化。随后,安慰剂组患者改含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与其他20例患者一样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20 min的效果。电子血压计测量含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前(0)和含服后5、10、15和20 min的血压。以20 min时与基线的血压差异为最大降低幅度;血压百分降低幅度(PD)=最大降低幅度/基础血压。结果在安慰剂对照试验阶段,安慰剂组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的基本情况,收缩压[(187.2±15.1)比(186.7±12.6)mm Hg]和舒张压[(96.5±19.4)比(94.1±12.7)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5 min时的收缩压PD明显大于安慰剂组[(7.8±3.8)%比(2.1±4.4)%,P0.05]。在所有30例患者治疗观察中,含服硝苯地平控释片20 min使收缩压从(185.6±14.0)降到(160.6±17.5)mm Hg,舒张压从(94.5±17.2)降到(88.1±20.2)mm Hg;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降压幅度分别为25.0和6.4 mm Hg。与此同时,心率降低(3.0±3.8)次/min。结论对于收缩压≥175或≥160 mm Hg伴头痛的高血压患者,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在多数患者中能较为快速、平稳和有效地降低血压而不增加心率。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疾病是全人类的主要健康杀手,其预防及治疗已成为医务及科研工作者致力研究并改进的对象.由于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众多,标准的治疗方法常难以对所有患者奏效,有时还可能带来危害.在过去的数十年间,人类基因和基因组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大量心血管疾病相关特异遗传变异及特征被发现,其内在致病机制逐渐明确.基于基因学的个体化治疗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正稳步开展,有望成为心血管病的最佳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钾状态下泮托拉唑(PPZ)致小鼠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PPZ组[20 mg/(kg·d),腹腔注射5周]、低钾组[FS组,用呋塞米(FS)复制小鼠低钾模型]和低钾泮托拉唑组(FS+PPZ组),每组各20只。第5周末监测各组小鼠心电参数(HR、PR间期、QRS间期和QTc间期)和自发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超级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2和4(HCN2和HCN4)、电压门控性Na+通道α亚基(SCN5A)、L型Ca^2+通道α1C亚基(CACNA1C)及T型Ca^2+通道α1G亚基(CACNA1G)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PZ组HR降低和PR间期延长(P<0.01和P<0.05);与FS组比较,FS+PPZ组HR和PR间期均进一步降低和延长(P<0.01和P<0.05),有4只小鼠出现窦性停搏(P<0.05)。PPZ组较对照组HCN4 mRNA和蛋白水平均表达下降(P<0.01),FS+PPZ组较FS组进一步降低(均P<0.01);PPZ组较对照组HCN2仅mRNA水平表达下降(P<0.05),FS+PPZ组较FS组进一步降低(P<0.01)。结论在低钾状态下泮托拉唑可导致小鼠缓慢型心律失常,可能与HCN2和HCN4基因表达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国成人晕厥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连续纳入2018年6月25日至2021年3月1日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37家三甲医院急诊、老年科、心内科门诊或晕厥单元就诊且初步诊断为晕厥的患者, 收集相关临床资料, 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患者4 950例, 年龄(56.3±16.8)岁, 男性2 604例(52.6%)。最常见的晕厥类型为神经介导性晕厥[2 345(47.4%)], 其次为心原性晕厥[1 085(21.9%)], 而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则相对少见[311(6.3%)], 此外不明原因晕厥患者有1 155例(23.3%)。与≥65岁的患者比较, <65岁的患者中有诱因者更为多见[2 066(72.4%)比786(27.6%), χ2=136.5, P<0.001]。与其他类型晕厥患者比较, 神经介导性晕厥患者中有晕厥先兆者占比较高[1 972(79.0%)比1 908(73.9%), χ2=17.523, P<0.001]。女性患者中有先兆者占比高于男性[1 837(80.0%)比1 863(73.0%), χ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