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家族成员肾上腺髓质素(AM),对慢性炎性痛的形成的作用及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大鼠右后足底注射弗氏完全佐剂(CFA)制造炎性痛模型,用热板测大鼠对热伤害性反应的程度;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脊髓背角CGRP的表达情况。结果足底注射CFA数小时后动物会出现痛觉过敏,至少持续48h,同时伴有注射侧脊髓背角浅层CGRP表达增加;鞘内注射10nmol肾上腺髓质素受体拮抗剂AM22-51明显抑制CFA引起的痛觉过敏及脊髓背角CGRP的增加。结论肾上腺髓质素通过增加脊髓背角CGRP的表达,参与慢性炎性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牛肾上腺髓质22肽(bovine adrenal medulla 22,BAM22)对伤害性感受的影响.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通过甩尾反射实验揭示BAM22的药理特性;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在吗啡耐受大鼠中,鞘内注射BAM22对脊髓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鞘内注射BAM22可剂量依赖性地延长伤害性热刺激引起的甩尾反射潜伏期,10 nmol BAM22可延长甩尾潜伏期达50%MPE,作用持续约1 h.在动物产生吗啡耐受后,鞘内注射10 nmol BAM22仍能明显抑制伤害性热刺激引起的脊髓背角各层c-Fos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其表达约减少70%.结论:本研究表明BAM22参与脊髓水平伤害性信息的调制;在吗啡耐受大鼠中,BAM22可通过感受神经元特异性受体调制疼痛过程.  相似文献   
3.
丝裂酶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之一,激活后通过转录和非转录水平调节诱导和维持不同持续性疼痛条件下的痛敏反应.特别是脊髓背角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过多种神经递质和不同第二信使途径激活,在中枢致敏中起关键性作用.在不同动物模型中,MAPK途径的特异抑制剂明显减弱伤害性刺激所致的痛觉过敏和痛觉异常,可见,MAPKs参与疼痛信息传导.随着研究的深入,MAPK可以作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研究疼痛的靶标,有望对疼痛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4.
BAM22(Bovine adrenal medulla22)是脑啡肽原(proenkephalin A,内源性Met-和Leu-enkephalins的前体)的一种降解产物。BAM22神经肽能够与μ-、δ-和κ-阿片受体特异性地结合,具有阿片样生物活性。近来发现,BAM22还能与感觉神经元特异性受体(sensory neuron-specific receptor,简称SNSR受体)—一种最新的G蛋白偶联的孤儿受体一结合,发挥非阿片样生物活性。SNSR只独特地分布在背根神经节中管理痛觉的神经元中,而BAM22又是体内自然存在的、对SNSR有很高活性的物质,因而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本文就目前BAM22生理活性、生物作用的特点及其功能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蛋白激酶C(PKC)为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大家族成员,1977年被Nishizuka首次发现,很快引起生物界和医学界的广泛兴趣。作为一种胞内第二信使,PKC在神经元兴奋性的调制、信号传导、神经递质的释放、突触可塑性等中起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PKC主要通过活性或含量的变化参与伤害性信息的编码。PKCγ亚型主要参与脊髓水平伤害性信息的传递,PKCe亚型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它能够增强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相似文献   
6.
RNA干扰(RNAi)是由双链RNA(dsRNA)启动的序列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dsRNA被核酸内切酶切割成小干扰RNA(siRNA),siRNA与相关的蛋白结合成RNA诱导沉默复合体,这一复合体可识别并降解mRNA,导致基因沉默。它是一种比反义寡聚核苷酸技术更为有效的方法,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就RNAi技术在功能基因组学、基因治疗(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肝炎病毒、肿瘤)、神经性疾病及其药物设计等领域的实验及其应用研究及存在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5-羟色胺2A受体与疼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5-羟色胺(5-HT)是一种内源性的活性物质,5-HT具有多种受体亚型。在中枢可以通过2A受体引起抑制性神经递质γ-丁氨酸(GABA )等的释放,从而发挥镇痛作用;在外周参与伤害性感受器的活化,促进伤害性信息的传递。组织损伤以及炎症状态下,血小板和肥大细胞即释放5-HT。5-HT2A受体可介导5-HT引起的疼痛,该受体可以作为开发外周镇痛药物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阻断局部炎症组织中的5-HT2A受体后,脊髓背角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以了解外周5-HT2A受体在慢性炎症维持中的作用。方法:给大鼠足掌皮下注射2%角叉菜胶(carrageenan),1h后注射5-HT2A受体拮抗剂酮舍林(ketanserin)20μg。24h于大鼠同一位点注射1%福尔马林(formalin)。25h灌流、取材,进行NADPH-d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注射角叉菜胶和福尔马林后,双侧脊髓背角浅层的NADPH-d阳性神经元数目均增多,以同侧更为显著。给予酮舍林后明显抑制这种增加。外周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naloxone methiodide)可使酮舍林对炎症引起NADPH-d阳性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完全消失。结论:阻断外周5-HT2A受体能抑制角叉菜胶和福尔马林炎性痛刺激引起脊髓背角神经元的活化,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阿片镇痛机制,继而抑制一氧化氮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阿片类药物是至今最有效的镇痛药,但是长期应用会产生药物耐受,大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μ阿片受体和特定的激动剂结合后会出现内吞。研究发现,μ阿片受体是否内吞与耐受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加强μ阿片受体的内吞能够抑制受体耐受。不同的激动剂导致μ阿片受体内吞的能力是不同的;其导致耐受的能力和导致内吞的能力呈负相关。激动剂越容易引起μ受体内吞,就越不容易产生吗啡耐受。内吞的作用在于能抑制过度刺激μ受体而导致的环腺苷酸(cyclic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等兴奋性信号通路的激活,而内吞的μ受体也会很快回到细胞膜上,恢复和阿片类药物结合后激活抑制性GTP结合蛋白的能力。因此,对受体的内吞和其后迁移过程展开研究,可能为慢性疼痛的治疗找到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高等学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出发,从双语课程的设置、实施过程、教学效果和教学体会等方面阐述了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高级生理学的教学实践过程,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双语教学的理解,有效指导双语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