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索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54例需要安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将心室起搏螺旋电极先后定位于右室心尖部及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并测试起搏参数。结果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电极定位成功率为98.15%,该部位起搏参数满足起搏要求,同时起搏的QRS波时限较心尖部变窄(130.45±18.24msvs153.11±20.10ms,P<0.001)。结论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高、可行性好。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5岁。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中发生心包压塞成功救治后,围手术期抗凝治疗诱发再次心包压塞。提示消融能量致心房壁爆裂的患者,围手术期早期抗凝治疗应慎重;抗凝强度应较正常偏低。同时延长心包引流管留置时间;密切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情况,及时做出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无再流现象2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洪云飞  李易  李建美  杨锋  卢竟前 《临床荟萃》2006,21(21):1558-155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发生慢血流和无再流现象是介入治疗的难题,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中更容易发生,且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而目前慢血流和无再流现象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治疗也无令人满意的方法。我们从2004年5月开始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慢血流和无再流现象并取得初步经验,现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介绍ST .JUDE公司的Affinity系列和Medtronic公司的Kappa70 0系列起搏器自动心室夺获功能的临床应用经验。观察 1 6台Affinity系列起搏器和 1 0台Kappa 70 0系列起搏器置入术后自动阈值测试和自动电压输出调节。结果 :Affinity系列起搏器和Kappa 70 0系列起搏器均可进行心室起搏阈值自动测试和电压输出自动调节。结论 :两种起搏器都能达到省电和安全起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临床自1983年Hill首次报道了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症以来,随着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不断普及,冠状动脉扩张症也越来越多的被发现和认识。我科近年共发现冠状动脉扩张症2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术前的一般特征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总结2000~2004年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共9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86例出现手术后并发症的患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94例患者中8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种类包括四类: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褥疮;精神症状。结论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合并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及神经系统等脏器疾病,高龄、贫血、伤前生活自理能力差等都将增加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46例成年人胫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及相关问题.方法:46例患者均采用手术开放复位内固定,术中解剖复位.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最长3年,5例并发创伤性关节炎.本组优良率达90%.结论:通过本组46例患者的手术治疗,认为手术中精确复位、牢固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可显著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心房自动阈值管理功能双腔起搏器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心房阈值管理系统双腔起搏器在植入后不同时期的工作状况及安全性.方法 对24例植入EnPulse系列双腔起搏器的患者,在术后即刻开启心房阈值自动测试功能,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观察心房起搏电压阈值的变化.同时进行手工测试电压阈值,并与自动测定的阈值比较.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价心房阈值管理系统的安全性.结果 全部患者均完成为期6个月的随访期,起搏阈值变化为0.72~0.53V.随访期心电图未发现起搏失夺获及感知功能异常.对比1、3、6个月心房阙值自动测试和手工测试所得阈值变化,发现自动测试起搏阈值与同期手动测试起搏阈值数值及变化趋势间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0.59±0.14 vs 0.55±0.12,P=0.195;0.58±0.13 VS 0.57±0.14,P=0.500;0.53±0.11 vs 0.52±0.13,P=0.909).同样.VCM测试结果与同期手工测试结果也未见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 EnPulse系列双腔起搏器的心房阈值管理系统安全、可靠、有效,适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起搏治疗患者的优化随访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察右心室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的起搏及心动功能参数.方法106例安装DDD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为右心室心尖部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进行起搏参数、左室射血分数对比.结果两组间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心尖部起搏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心功能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相似文献   
10.
室间隔穿孔(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VSR)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早期较少见且严重致命的并发症之一,治疗棘手且预后差、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我科2003年7月-2005年6月在538例AMI住院患者中,经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诊断AMI并发VSR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