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评估新型连续灌注可调负压清石鞘(VMP)装置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探讨其碎石、清石效率和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64例行PCNL治疗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VMP组(n = 36)和常规PCNL组(SP组,n = 28)。所有患者均于麻醉后在超声引导穿刺下逐步扩张,建立(F16~F20)经皮肾通道,使用VMP装置(VMP组)或常规经皮肾装置(SP组)行钬激光碎石。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清石率(SFR)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VMP组术中平均灌注时间明显短于SP组[(42.72±29.11)和(74.82±37.33)min,P = 0.000],SFR明显高于SP组(94.4%和75.0%,P = 0.035)。VMP组术后24 h血红蛋白(Hb)变化为11.00(5.00,11.25)g/L,SP组为3.00(-3.75,13.7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SP组[(7.56±2.65)和(9.21±3.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28)。两组患者术后24 h白细胞(WBC)和血清肌酐(SCr)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CNL术中使用VMP安全、可行且有效,较常规PCNL能明显缩短术中灌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肾癌胃转移临床上相对少见,预后较差。2010年3月我院收治了1例肾癌胃转移患者,现将该病例报告如下,并复习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肾癌胃转移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随访,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式(PN)与肾癌根治术式(RN)对老年肾癌(T1期)患者的疗效及康复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收治的肾癌(T1期)老年患者104例,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52),行腹腔镜RN,研究组(n=52),行腹腔镜PN,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与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58、4.149、2.683,P <0.05);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研究组手术后肾小球滤过率(GFR)高于对照组,而肌酐(Cr)、血尿素氮(BUN)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3、5.451、2.248,P <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2,P <0.05)。结论 腹腔镜肾脏部分切除术式与肾癌根治术式用于肾癌(T1期)老年患者治疗各有优劣,PN的肾功能改善效果更优,但RN并发症更少,术后康复更快。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介绍Overlap肠道吻合技术在机器人全腔内原位回肠新膀胱中恢复肠道连续性的手术经验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0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行机器人全腔内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且术中行Overlap吻合术共15例患者纳入研究.Overlap吻合术恢复肠道连续性的具体方法为,于离断的近端肠管对系膜缘...  相似文献   
6.
十二指肠损伤属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少见并发症,具有损伤隐匿、后果严重、治疗棘手的特点,如发现不及时或者处置不当极易导致患者死亡。回顾性分析我院2例腹腔镜肾切除术伴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得出以下经验体会:腹腔镜肾切除术并发十二指肠损伤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重点在于手术干预为主、留置空肠引流管,辅助术后抗感染、充分引流及营养支持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采用肿瘤基底黏膜下水扩张辅助激光切除治疗单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 方法 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采用Cook膀胱黏膜注射针在肿瘤基底周围2 cm处黏膜下注射无菌灌注用水,黏膜呈丘状隆起、肿瘤与肌层脱离后,采用钬激光或铥激光沿隆起边缘切除膀胱肿瘤,共治疗12例,常规行肿瘤基底活检,术后常规行膀胱灌注化疗. 结果 肿瘤直径0.5~2.3 cm.12例均为膀胱尿路上皮肿瘤,术后病理报告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瘤3例,低分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9例;临床分期Ta9例,T13例.12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20 ~ 45 min.平均25 min;术中出血<5 ml.12例均未输血,未发生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尿外渗,无电切综合征.基底组织活检阴性.术后持续冲洗ld;留置尿管l~4d,平均3d;术后住院3~6d,平均5d.随访4~3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结论 肿瘤基底黏膜下水扩张辅助钬激光切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有效、安全,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因右腰腹部胀痛1个月于2009年2月9日入院。体检:右上腹压痛,右肾区叩痛(+),且随呼吸移动。实验室检查:血肾素卧位7.0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23例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诊断、治疗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23例经病理证实的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 结果 获取了1991年5月—2016年3月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诊治的23例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资料,其中女性10例(43.5%),男性13例(56.5%);平均发病年龄50.4岁。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典型表现为儿茶酚胺样症状,最常见的症状分别为头痛7例(30.43%),心悸5例(21.7%),腹部隐痛及腹部不适5例(21.7%),肉眼血尿2例(8.7%),大汗1例(4.3%),另有10例(43.7%)患者为隐匿症状。本组异位嗜铬细胞瘤均位于腹膜后,其中14例(60.9%)位于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旁,4例(17.3%)位于肾门附近,3例(13.0%)位于胰头,2例(8.7%)位于膀胱。CgA免疫组化染色是主要的病理确诊方法。23例患者全部施行手术治疗,行开放式手术的20例(87.0%),腹腔镜辅助的1例(4.3%);2例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均施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大部分异位嗜铬细胞瘤的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95.6%。2例恶性者术后复发,其中1例于术后25个月发生腹腔转移,并于术后40个月死亡。 结论 异位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发病率极低的肿瘤,多位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旁,可伴高血压以及头痛、心悸等临床表现,亦有部分隐匿症状者。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该病预后普遍较好,部分恶性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疲劳是一种主观不适感,往往表现为多样的躯体和精神主诉,不仅可发展为独立的疾病,也可作为多种疾病中的症状,严重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疲劳的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中枢和外周神经递质水平改变和能量代谢异常被认为是主要原因。ATP等嘌呤物质,在细胞内主要参与躯体能量需求过程,而在细胞外则作为重要信号分子,参与有效神经传递、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免疫反应和控制等,因而在疲劳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胞外ATP代谢进一步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激活P1受体和P2受体,而胞外核苷酸酶通过释放受体配体,控制嘌呤物质浓度,以终止或促进嘌呤信号通路。基于此,本文对嘌呤信号和胞外核苷酸酶协同影响疲劳感受与发展进行总结归纳,为深入探讨 疲劳的发病机制并进行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