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观察研究三孔法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疗效及安全性。2011年3月—2013年4月右半结肠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腹腔镜结肠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三孔法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肠道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8/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64%(17/44)(P0.05)。结果表明,三孔法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合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及化疗期间甲状腺危象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6年4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8例合并原发性甲亢的乳腺癌患者治疗期间甲状腺危象的防治。结果 3例患者术前未有效控制甲状腺功能,其中2例术前未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术后6~20h出现疑似甲状腺危象表现;另外1例术前甲状腺功能未完全控制正常,术后13h开始出现疑似甲状腺危象表现,积极予以地塞米松、普萘洛尔、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均好转。5例术前积极控制甲状腺功能,围术期均未出现甲状腺危象。所有患者化疗期间均未出现甲状腺危象表现。结论对拟行乳腺癌手术的甲亢患者,在围术期均应严格控制其甲状腺功能,以避免甲状腺危象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增高或控制不佳者可考虑作为早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3.
4.
作者在医学七年制外科学全英语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参考多本原版教材编写专用教材讲义,课前发放相关医学英语单词词义及注音,并在课堂利用几分钟时间提问讲解,课前发放并课堂讲解病历摘要,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采取与外语教学相应比例的英文命题并要求用英文回答,同时采取一定的鼓励加分措施等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手术入路(经胸腹联合入路、经胸入路、经腹入路)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手术治疗的60例SiewertⅡ型AEG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采取腹腔镜手术中联合左胸小切口(胸腹联合组);22例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经胸组);21例实施腹腔镜手术(经腹组)。比较3组病例的胸腹腔清扫淋巴结情况、食管及胃切缘距离肿瘤长度、肺部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无进展生存期。结果 (1)胸腔清扫淋巴结数:胸腹联合组与经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无法清扫胸腔淋巴结。(2)腹腔清扫淋巴结数:胸腹联合组多于经胸组(P<0.05)。(3)食管切缘长度:胸腹联合组大于经腹组(P<0.05)。(4)胃切缘长度:胸腹联合组大于经胸组(P<0.05)。(5)手术时间:经胸组较胸腹联合组短(P<0.05)。(6)术中出血量:胸腹联合组较经胸组明显减少(P<0.05)。(7)并发症:胸腹联合组未损伤膈肌,与经胸组相比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随访示,胸腹联合组无进展生存期较经胸组和经腹组有所延长(P=0.048)。结论 采用腹腔镜联合左胸小切口有助于提高SiewertⅡ型AEG手术的根治性,减少手术的创伤和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病人康复更快。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相关性视网膜病变(breast cancer-associated retinopathy, BCAR)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 需要与肿瘤转移所致的视网膜病变相区别, BCAR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发病率较低。有关BCAR的定义、临床表现、治疗等均无统一定论, 当部分乳腺癌患者诊治过程中出现眼部症状时往往将其归为化疗副作用, 或误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白内障等, 而未考虑到BCAR。早期诊治将有助于提高BCAR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文综述了BCAR的发病机制、发病率、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在医学七年制外科汉语大课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课前发放相关章节医学英语单词词义及标注英式音标与美式音标并课堂提问的教学方法,并对这一教学方法作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此方法持肯定态度。就该教学方法作简要讨论,以期有助于今后的医学双语或全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自膨胀金属支架(SEMS)置入术治疗结直肠癌肠梗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SEMS与行急诊手术(ES)治疗的结直肠癌梗阻患者的短期临床结果,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差异.结果 与ES组比较,SEMS组升结肠梗阻明显减少(26.8%vs.0),支架置入至外科手术平均时间缩短为(13.64±7.12)d,术后清蛋白水平更高[(22.7±4.8)g/L vs.(26.2±5.1)g/L],腹腔镜手术比例更高(0 vs.85.7%),术中出血更少[(142.3±106.4)mL vs.(60.3±47.8)mL],一期吻合率更高(28.6%vs.82.1%),永久造口率更低(51.8%vs.17.9%),术后ICU入住率更低(64.3%vs.21.4%),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28.6%vs.3.6%)和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16.1%vs.0),总住院天数更多[(14.8±8.1)d vs.(23.1±15.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直肠癌合并梗阻的治疗中,非升结肠癌患者应用SEMS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少量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4例精神分裂症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利培酮联合少量氯丙嗪组)和对照组(利培酮组)各32例,疗程均为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在治疗前后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在治疗后第2周末评定哮喘的症状和体征消失的时间;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末分别测定两组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呼吸、心率变化情况。结果:2组在治疗第6周末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在治疗后第1周末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NSS总分在治疗后第6周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显效率为62.50%(20/32),与对照组显效率的40.63%(13/3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2周末研究组的哮鸣音好转时间、临床哮喘症状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1周末研究组的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数好转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ESS总分在治疗后第1、6周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0%(20/32)和53.13%(17/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培酮联合少量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优于单用利培酮治疗,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