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坏疽性胆囊炎是一种较少见的胆囊急性炎症,多继发于严重的胆囊急性化脓性感染,常并发胆囊穿孔和急性腹膜炎.患者临床体征无明显特异性,而超声声像图能直观地显示其胆囊壁的形态变化及并发症的表现.本文回顾性分析11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探讨其对坏疽性胆囊炎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CT资料完整的松果体区肿瘤13例,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本文13例中,生殖细胞瘤8例,畸胎瘤1例,松果体细胞瘤1例,胶质瘤2例,脑膜瘤1例。其共同的CT表现为肿块、脑积水、钙化。结论CT在松果体区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肠缺血再灌注组、黄芪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h,再灌注3h后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肝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并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大鼠肠缺血1h再灌注3h后,血清ALT、GST活性、肝组织MDA含量明显升高、肝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黄芪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大鼠血清ALT和GST的活性、肝组织的SOD活性和MDA含量。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也表明,黄芪注射液对肠血再灌注肝损伤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源CT大螺距、CARE kV扫描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腰椎外伤检查中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选择90例行CT检查的腰椎外伤患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33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6岁。根据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3组:常规扫描组(组1)、大螺距+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组(组2)及CARE kV+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组(组3),每组30例。组1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4.6岁。组2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2.5岁。组3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5.3岁。分别对3组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客观评估测量图像CT值和噪声[即标准差(SD)],计算图像信噪比(SNR)。结果 3组有效剂量(ED)分别为(3.9±1.4) mSv、(2.7±1.2) mSv、(2.5±1.1) mSv;组2、组3 ED均显著低于组1(P 0.01),组2、组3 ED较组1分别降低了30.8%、35.9%。主观图像评分,3组间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64,P 0.05)。客观图像质量评估,骨窗上3组SNR分别为(2.1±0.9)、(2.0±0.4)、(2.3±0.7)(F=1.052,P 0.05);软组织窗上3组SNR分别为(5.7±0.7)、(5.3±0.5)、(6.2±1.4)(F=1.081,P 0.05),3组间骨窗及软组织窗感兴趣区SD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0.216、0.763,P0.05)。结论双源CT大螺距、CARE kV扫描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腰椎外伤检查中大大降低了辐射剂量,同时可以保证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的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动管电压技术在腰椎外伤CT检查中降低辐射剂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腰椎外伤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A组43例、B组37例,A组采用自动管电压(CARE kV),参考管电压100kV,CARE Dose 4D自动mAs技术,螺距0.8,旋转时间1.0s进行扫描;B组采用固定管电压120kV进行扫描,其它扫描条件与A组相同。记录每次扫描的放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对图像进行主观质量评分及测量客观图像噪声评估。结果 A、B两组有效剂量分别为(2.3±1.2)mSv、(3.6±1.5)mSv,A组与B组比较,平均有效剂量(ED)降低了36.1%;主观图像评分:骨窗A组和B组分别为(4.63±0.05)和(4.56±0.08);软组织窗分别为(4.71±0.06)和(4.66±0.13),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图像质量评估:骨窗A、B两组SNR分别为(2.3±0.6)、(2.5±0.7);软组织窗A、B两组SNR分别为(5.7±1.4)、(6.1±0.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管电压技术在腰椎外伤CT检查中可以减少辐射剂量,图像质量能满足腰椎外伤的诊断要求,都能对腰椎外伤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6岁,精神差,四肢乏力,记忆力减退1月,于2007年7月18日入院。既往有吸毒史4年,戒毒3个月。查体:神志清楚,反应迟钝,言语含糊不清,颅神经检查正常,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双侧巴氏征(-),腰穿正常。指鼻及跟膝胫试验均动作缓慢且不稳,闭目站立征睁眼闭眼均不稳。血常规、生化、细胞学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7.
泌尿系结石是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其诊断一般基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个别患者需借助内镜检查[1].多层螺旋CT诊断泌尿系结石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相对X线平片及尿路造影具有较高的放射剂量,尤其对年轻、女性患者及结石反复发作需要进行多次CT检查的病例,放射剂量特别受到关注[2].笔者就泌尿系结石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黄芪对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肝损伤后大鼠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肠缺血再灌注组、黄芪小剂量组、黄芪大剂量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h,再灌注3h后分别测定各组血清、肝组织NO和MDA含量。结果大鼠肠缺血1h、再灌注3h,血清、肝组织MDA、NO合量明显升高,不同剂量的黄芪注射液能使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大鼠血清、肝组织的M、MDA合量明显降低。结论 黄芪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降低NO及自由基损伤代谢产物MDA的合量,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44岁.突发右下腹剧烈疼痛伴多次呕吐就诊.体检:T 37.6℃,P 97次/min,R21次/min,BP 128/80 mmHg,WBC 6.7 × 10~9/L,RBC 3.7 × 10~(12)/L,Hb 10.7g/L.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部稍膨隆,右下腹压痛(+),反跳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根据体重指数(BMI)大小采用不同低剂量螺旋CT检查泌尿系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本院100例临床拟诊泌尿系结石的患者,其中50例进行螺旋CT常规剂量(120 kV、240 mA)扫描,另外50例根据体重指数大小分别采用120、80和50 mA行低剂量扫描,其他扫描条件与常规剂量组相同.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2种方法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敏感性、准确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为(726.58±45.67)和(251.12±73.87)mGy·cm,CT剂量指数(CTDIvol)分别为18.95和6.65 mGy,两组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8,P<0.01).低剂量扫描检查结石的敏感性为97.1%、准确性为94.0%、阳性预测值为94.3%,与常规剂量扫描组(97.3%、96.0%、97.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患者的体重指数采用不同的低剂量检查泌尿系结石是可行的,获得的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to diagnose ureterolithiasis by 16-multidetector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16-MDCT) at different low doses based on body mass index (BMI).Methods A total of one hundred patients from 2009 Sep to 2010 Feb suspected of ureterolithia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equal groups undergoing 16-MDCT at standard-dose (120 kV, 240 mA) or lowdose (120, 80, and 50 mA,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body mass index (BMI).Taking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s the standard, the sensitivity level, specificity level, and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se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dose length product ( DLP ) of the low-dose CT group and the average CT dose index (CTDIvol ) were 18.95 and 6.65 mGy, respectively.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t = 31.78, P < 0.01 ).The sensitivity level, specificity level, and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low-dose group were 97.1% , 94.0% , and 94.3% , respectively, all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standard-dose groups (97.3% , 96.0% , and 97.3% , respectively,P >0.05).Conclusions It is feasible to diagnose ureterolithiasis by low-dose 16-MDCT based on BMI with the obtained image quality meeting the clinical diagnostic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