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分别采用药物和介入治疗后,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治疗中,血浆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例AMI患者和10例正常人(作对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的TF和TFPI含量.其中20例AMI患者中10例采用药物治疗,10例行急诊介入治疗,均加用LMWH抗凝治疗并分别于即刻,LMWH注射后4h、24h、7d后采静脉血测定TF和TFPI含量.结果①AMI患者TF和TFPI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LMWH注射后4h保守治疗组的TF含量明显降低(P<0.01),但介入治疗组中未见降低.两组的TFPI含量均显著升高(P<0.02).在LMWH注射后24h即第3次注射前两组患者的TF和TFPI水平都基本回到基线水平;③在治疗7天后药物治疗组的TFPI含量明显升高(P<0.05),两组的TF含量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患者存在高凝状态,LMWH的抗凝作用与降低TF水平并有促进TFPI释放的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抗Ⅹa因子、抗Ⅱa因子的变化及低分子肝素(LMWH)的干预作用。方法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3-01~2003-09收治的24例ACS患者和10例正常人(作对照)纳入研究对象。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中的抗Ⅹa因子、抗Ⅱa因子。ACS患者用LMWH抗凝治疗并分别于入院即刻,LMWH注射后4h、注射后24h、注射7d后观察抗Ⅹa因子和抗Ⅱa因子的变化。结果(1)ACS患者血浆抗Ⅹa因子和抗Ⅱa因子明显高于正常者(P<0·01)。(2)抗Ⅹa因子在LMWH注射后4h、24h、7d较注射前明显增加(P<0·01),注射后4h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抗Ⅱa因子在LMWH注射后4h、24h、7d较注射前明显增加(P<0·01),在注射后24h达高峰。结论ACS患者血浆抗Ⅹa因子升高与ACS的发病机制及LMWH的干预作用有关。LMWH对Ⅹa因子的作用较Ⅱa因子强,且达峰时间短。  相似文献   
4.
下胫腓联合损伤临床上较常见,传统方法是行下胫腓螺钉固定,但螺钉易松动、断裂,延长限制负重时间,手术早期取出会再次出现下胫腓松动。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采用双 Endobutton带绊钢板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2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方法:85例异位妊娠不同阶段分别采用输卵管线形切开、患侧输卵管切除、卵巢部分切除等手术方法治疗。结果:本组85例中83例输卵管妊娠,占97.6%,其中流产型65例(78.3%),破裂型18例(21.7%)。除5例未发生破裂或极早期患者腹腔内无积血,其余分别有50~800 ml。手术时间平均56 min(38~90 min)。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可作为异位妊娠手术方式的首选,并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股骨粗隆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骨折的病死率很高,Bansal等[1]报道其病死率高达20%。对于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的治疗,近年来主张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2]。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应用闭合复位(或部分切开)髓内钉INTERTAN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原发性初发和复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s)特点,探索原发性BPPV屡次复发的可能发病机制。 方法 收集首次就诊即确诊为单侧原发性BPPV的患者57例,其中初发患者36例,复发患者2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气导声刺激条件下的颈肌VEMP(cVEMP)和眼肌VEMP(oVEMP)检查,对比分析初发组和复发组cVEMP和oVEMP结果的差异。 结果 (1)初发和复发BPPV组在性别、发病侧别及受累半规管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57例BPPV患者中21例(36.84%)cVEMP异常,35例(61.40%)oVEMP异常,oVEMP异常率更高(P<0.05);分别对初发组中和复发组中的cVEMP和oVEMP异常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oVEMP异常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初发BPPV组cVEMP异常有16例(44.45%),复发BPPV组异常有5例(23.81%);初发BPPV组oVEM异常有19例(52.79%),复发BPPV组中oVEMP异常有16例(76.19%);两组cVEMP和oVEMP异常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复发2次组和复发3次以上组,与初发组进行VEMPs异常率比较显示三组间cVEMP及oVEMP异常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原发性初发组和复发组BPPV患者的cVEMP和oVEMP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耳石器功能异常可能不是原发性BPPV患者反复复发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6岁,因"头痛5月余,意识模糊伴右侧肢体无力1月"入院。5个月前患者突然出现头胀痛,持续三天,不缓解。于当地医院CT检查示左顶叶侧脑室旁高密度影(图1);MRI平扫及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未见异常,考虑是隐性动静脉畸形出血,保守治疗20余天后头痛缓解,出院。1个月前患者突然出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治疗骨科创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8例采用VSD治疗的四肢复杂感染创面患者作为观察组,首先修复血管、神经、肌腱,恢复肢体血运,然后采用VSD治疗创面1~2次,Ⅱ期直接缝合、游离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肢体,选取20例采用传统常规换药或引流的同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14例行1次VSD治疗,4例患者在1次VSD治疗后仍有明显骨外露而再次行VSD治疗,创面肉芽生长良好,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全部成活.观察组等待Ⅱ期手术时间、换药次数、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分别为( 14.62±4.82)d、(1.39±0.43)次、(21.87±5.38)d、(8210.87±1609.83)元、(24.12±9.84)d,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9.24±7.28)d、(18.27±5.40)次、(30.21±7.26)d、(8829.98±1702.86)元、(33.28±10.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SD能明显刺激创面肉芽生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快速控制感染,在治疗四肢复杂感染创面中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