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分析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特征,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价值及病理分级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7年9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34例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其中25例由肝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9例由原发灶病理结合增强CT/MRI检查证实。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造影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0年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级标准,将肿瘤病理分级分为G1、G2和G3级。G2与G3级病灶间定量指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定性指标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34例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为G1级0例,G2级21例,G3级13例;病灶平均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消退时间分别为(16.2±4.7)、(22.0±5.5)和(42.9±23.4)s;在动脉期增强过程中,79.4%(27/34)的病灶表现为整体增强,20.6%(7/34)的病灶表现为向心性增强;增强达峰时,61.8%(21/34)的病灶呈均匀增强,26.5%(9/34)的病灶呈不均匀增强,11.8%(4/34)的病灶呈环形增强;门静脉期,所有病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减退,其中32.3%(11/34)的病灶呈轻度减退,67.7%(23/34)的病灶呈明显减退;延迟期所有病灶均呈明显减退。与肝实质增强情况相比,病灶的增强-减退模式可表现为"快进快出"、"同进快出"及"慢进快出"3种。其中52.9%(18/34)的病灶呈"快进快出",38.3%(13/34)的病灶呈"同进快出",8.8%(3/34)的病灶呈"慢进快出"。G2与G3级病灶间增强-减退模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增强时间、增强方式、峰值表现和减退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病灶的增强-减退模式对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与比较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与增强磁共振成像(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EMRI)的增强表现及特点,以期提高FNH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方法:纳入74例经手术切除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肝脏FNH的患者,患者均在术前接受CEUS及CEMRI检查。对FNH病灶在CEUS和CEMRI的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选取74例肝脏FNH患者的74个FNH病灶。CEUS动脉期所有FNH病灶均表现为快速高回声增强(100.0%),凭借CEUS动态实时观察的优势,其中45.9%(34/74)的病灶呈泉涌状增强,21.6%(16/74)的病灶呈轮辐状增强。32.4%(24/74)的病灶中央发现未增强的瘢痕,另外在78.4%(58/74)病灶外周发现扭曲的滋养动脉。根据病灶在CEUS各时期的增强-消退的变化,33.8%(25/74)呈"快进慢出",59.5%(44/74)呈"快进同出",6.8%(5/74)呈"快进快出"。CEMRI显示所有FNH病灶动脉期均表现为相对肝实质的高增强(100.0%),根据病灶在CEMRI各时期的增强-消退的变化,50.0%(37/74)呈"快进慢出",39.2%(29/74)呈"快进同出",10.8%(8/74)呈"快进快出"。59.5%(44/74)的病灶在动脉期出现未增强的中央瘢痕,且在延迟期缓慢强化。29.7%(22/74)在病灶外周发现扭曲的滋养动脉。本组CEUS的诊断准确率达90.5%(67/74),CEMRI的诊断准确率达87.8%(65/74)(P0.05)。结论:FNH在CEUS和CEMRI两种影像学表现上均具有一定特征,CEUS能够动态实时地显示FNH的泉涌状增强及轮辐状增强,并可发现FNH的中央瘢痕及外周滋养动脉,CEMRI能够更完整地显示FNH病灶,对中央瘢痕更敏感。结合两种影像学方法各自的成像特性及共性,可提高FNH诊断准确率,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E)的超声造影表现特点, 以期提高其术前诊断率。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21年8月经病理证实为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32例患者的超声造影图像进行分析, 观察病灶的增强方式, 增强强度以及不同增强时相的表现特点。结果 32例患者中1例单发, 29例为多发, 2例为弥漫型, 对32例患者中共42个病灶进行超声造影, 在动脉期增强方式上, 18个病灶表现为整体增强, 6个病灶表现为不均匀树枝样增强, 16个病灶周边环状增强, 2个病灶表现为仅周边轻微毛刺样增强。其中3例患者的多发病灶中既有整体增强方式, 又有环状增强方式。在增强时相上, 20个病灶表现为"快进", 20个病灶表现为"同进", 2个病灶表现为"慢进", 全部病灶在动脉晚期或门静脉早期快速减退表现为低回声。增强强度达峰时, 11个病灶增强强度低于周围正常肝实质, 11个病灶增强程度与周围正常肝实质相等, 20个病灶高于周围正常肝实质。全部16个环状增强病灶表现为高增强;在整体增强病灶中, 4个表现为高增强, 5个表现为低增强, 9个表现为等增强。在树枝样增强病灶中, 2个表现为等增强, 4个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混合型肝癌(CHC)的临床特点及超声造影特征,并探讨不同病理分型混合型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CH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超声图像,总结其超声造影特点并对不同病理分型CHC的超声造影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灰阶超声上,CHC病灶内部以低回声为主(79.6%),多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实质性肿块。超声造影上,CHC病灶动脉期增强方式表现为整体均匀增强20例(40.8%),整体不均匀增强23例(46.9%),环状增强6例(12.2%)。53.1%表现为显著消退,32.7%为轻度消退。以HCC成分为主的病灶多表现为整体均匀(57.1%,12/21)或不均匀增强(42.9%,9/21),而以ICC为主要成分的病灶多呈整体不均匀增强(48.0%,12/25)或环状增强(24.0%,6/25)。经典型CHC病灶平均消退时间早于伴干细胞特征型CHC(P0.05),两者其余超声造影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HC的超声造影表现与HCC、ICC存在部分相似特点。不同细胞成分CHC病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存在差异,经典型CHC与伴干细胞特征型CHC造影剂消退时间有统计学差异,CHC的超声造影表现与病理特点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的典型征象,及其与病灶大小及脂肪肝背景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51例FNH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肝神经内分泌肿瘤(HNEN)和肝细胞癌(HCC)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探讨超声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诊断为HNEN的40例患者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并随机选取同时期40例病理诊断为HCC患者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作为对照;常规超声的观察指标包括病灶的数目、边界、回声水平、动脉血流信号检出率等;超声造影的观察指标包括病灶的增强时间、增强方式、峰值表现、门脉期及延迟期表现等。分析比较2组病灶上述超声影像学特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间超声造影的增强开始时间、达峰时间及消退时间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检验比较2组间病灶数目、边界、回声水平、动脉血流信号检出率的差异。 结果肿瘤数目、增强的消退时间、增强方式、峰值表现、门脉期及延迟期表现在HNEN和HCC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CC相比,HNEN更多表现为多发病灶(27/40 vs 5/40,P<0.001)。超声造影上,HNEN增强消退时间早于HCC[40.0(33.0,49.3)s vs 67.0(48.8,120.0)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592,P=0.001);HNEN以向心性增强方式增强、峰值时表现为环形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表现为明显减退的比例高于HCC(8/40 vs 0/40,P=0.005;5/40 vs 0/40,P=0.048;29/40 vs 9/40,P<0.001;36/40 vs 22/40,P=0.002)。 结论HNEN和HCC具有不同的超声影像学特征,超声对二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