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LASIK手术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后远近立体视觉的变化,并研究其相关因素,评价 LASIK手术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102例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的术前裸眼和术后1月的立体视觉,以及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和屈光度。采用同视机随机点立体图观察远距离立体视,颜少明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观察近距离立体视觉。结果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经LASIK术后,裸眼视力均提高,均获得远、近距离立体视觉,立体视觉的增加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LASIK手术能改善和促进立体视功能的形成,有效地矫治屈光参差,其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
急性高眼压症的特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高眼压症多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及某些继发性青光眼所致。患者有剧烈的眼胀痛、头痛、恶心、呕吐 ,伴有明显的视力下降 ,因此患者痛苦难忍[1] 。对 62例急性高眼压症患者的进行特殊护理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2 0 0 0年 5月~ 2 0 0 1年 5月治疗急性高眼压患者62例。其中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3 8例 ,男 13例 ,女 2 5例 ,年龄为 5 0~ 70岁。睫状体阻滞性青光眼 6例 ,男 2例 ,女 4例。年龄为 5 0~ 60岁。继发性青光眼 18例 ,男 10例 ,女 8例。年龄 13~ 5 8岁。2 护理2 1 入院后的护理2 1 1 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提高儿童弱视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对61例(76眼)不同类型的儿童弱视患者进行评估和分析,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治愈62眼,进步12眼,无效2眼。结论:弱视治疗的效果与年龄、程度及类型有关。早期发现、早期综合治疗,配合相应的护理,可提高弱视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屈光不正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屈光不正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711例(3418眼)屈光不正行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的患者.予术前精心准备、术后做好眼部护理及指导。结果 1次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1669例(3376眼,占98.8%)。随访1~2年,患者视力≥1.0者1659例(3315眼.占97.0%)。结论 术前认真检查、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科学指导有助于提高LASIK治疗屈光不正的成功率。并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40岁以下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15眼40岁以下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的眼底表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血液学检查、病史及预后。结果 13例中,男11例,女2例,2例患者双眼发病。中央动脉阻塞13眼,分支动脉阻塞2眼。38%的患者(5例)有心血管疾病、其他病因有血管炎(2例)、大量饮酒(1例)、吸烟(2例)、外伤(1例)等。经治疗后,67%的患眼视力有所提高。结论 年轻人视网膜动脉阻塞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心瓣膜等心血管疾病是引起本病的主要相关病因,不全阻塞是其临床特点,积极治疗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本院眼科门诊50岁以上部分人群屈光状态及视力矫正前后状况,探讨视力损害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该组人群149例298眼,使用电脑验光联合视网膜检影进行屈光矫正,并以问卷方式了解患者年龄、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及居住地。结果: 该组人群149例298眼中,屈光不正281眼(98.6%)。其中近视性屈光不正有119眼(42.3%),远视性屈光不正有94眼(33.5%),混合性散光有68眼(24.2%)。验光矫正前后平均视力分别为0.42±0.21和0.63±0.32,可矫正的视力损害为186眼(65.3%)。低教育程度、低收入、居住在农村是视力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 未矫正的屈光不正是视力损害的重要因素,通过矫正可使大部分人脱离视力损害的范围。应加强老年人群特别是贫困地区、低教育程度及低收入人群的视力保健和相关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方法 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黄斑水肿分析软件(MEM)对施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8例(16只眼),近视度数为-6.75~-11.25 D(-9.75±1.75 D)的高度近视眼患者的黄斑视网膜信号宽度进行测量.检测时间为术前、术后第1、3和7 d.检测部位为黄斑中央及距离黄斑中心凹500 μm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结果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前、术后第1、3和7 d视网膜信号宽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高度近视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厚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手术前后泪液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与泪膜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0眼LASIK手术前后泪液中sIL-2R的含量,同时行泪膜稳定性的检查.结果LASIK术前1 w sIL-2R含量为(166.3±56.4)U/ml,术后1 w、2 w、3 w和4 w含量分别为(463.8±95.1)U/ml、(448.7±83.2)U/ml、(435.6±96.4)U/ml和(398.7±101.2)U/ml,LASIK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但术后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LASIK术前1 w泪膜稳定性均值为(26.20±15.12)s,术后1 w、2 w、3 w和4 w分别为(18.56±15.24)s、(20.35±13.61)s、(22.83±13.57)s和(25.10±14.24)s,术后1 w、2 w、3 w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4 w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术后1 w与术后4 w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LASIK术后泪液sIL-2R含量与LASIK术后发生泪膜稳定性变化呈负相关(r=-0.7652,P<0.01).结论LASIK术后泪液sIL-2R含量的升高表明术后眼局部的免疫调节机制参与了创伤的修复过程.LASIK术后发生泪膜稳定性变化及眼干症状的出现可能与因手术引发的术眼表局部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LASIK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变化及临床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后角膜地形图的变化,并对其疗效、安全性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观察。方法:对60例(112眼)近视眼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按屈光度将所有病例分为3组,Ⅰ组:-1.45~-6.20D(34眼),Ⅱ组:-6.45~-10.20D(53眼),Ⅲ组:-10.45~-14.00D(25眼)。检查术前和术后1wk;1,3及6mo的视力(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的改变。结果:模拟角膜计度数(simk)较术前降低,术后1wk角膜地形图平滑形占83%,其它形占17%,无中央小岛形成,切削形态随时间延长逐渐变规则。术后3mo裸眼视力≥1.0的各组分布比率是100%、96%、92%,屈光度在3mo术后基本稳定,术后并发症少。结论:LASIK手术是治疗近视的一种安全、有效且可预测性好的手术方法,角膜地形图可帮助我们详细了解角膜表面的形状,预测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C应用于LASEK手术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76例150眼进行LASEK手术,术中用0.02%丝裂霉素C棉片覆盖于激光后的基质床上15~60 s.通过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随访12个月.结果 该组病例对手术认识全面,依从性好.平均视力在术后6月时为1.05±0.29;Haze情况,术后1月时Ⅰ级仅8眼,术后2月0.5级2眼,到术后6月时无Haze病例.结论 0.02%丝裂霉素C能减轻术后Haze形成,全面的护理指导和随访观察是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