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积水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动脉瘤性SAH患者继发脑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结合动脉瘤性SAH患者不同时期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相关头颅CT或MRI辅助检查结果等,术前,术中及术后不同时期适时选择采用脑室外引流及ommaya囊外引流,显微镜下打开终板池造瘘,术后硬膜外或经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侧脑室腹腔分流或脑室镜终板造瘘等不同治疗策略治疗脑积水,取得满意效果,按照预后评分标准(GOS)56例患者中,出院时GOS 4-5分39例,3分14例,2分3例,无死亡。结论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脑积水的临床特点,选用相应的治疗策略,可明显降低患者致残及致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3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48例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患者。以性别、年龄、供血动脉数、皮质静脉引流、瘘口位置、治疗方式及颅内出血作为亚变量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出院6个月后,通过门诊及电话,对其进行随访。最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脑膜中动脉是DAVF最多见的供血动脉(37.5%)。DAVF患者的首发症状以头痛为主(43.64%)。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DAVF患者较经手术切除的患者预后好3.955倍;无颅内出血患者较伴有颅内出血患者的预后好4.464 (1/0.224)倍。结论对于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尽早明确诊断,首选血管内治疗。  相似文献   
3.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脑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1年,Guglielmi等首先应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而后该技术逐渐被更多的神经外科医师所接受。微弹簧圈工艺和栓塞技术的发展,使得血管内治疗动脉瘤的适应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内已得到迅速开展。作者对GDC栓塞治疗的21例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CT引导的立体定向脑内病灶活检术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并对手术操作方法和技术要点进行总结。方法 将CT与脑立体定向技术相结合,在CT引导下对12例脑内病灶进行立体定向活检术。结果 7例为各类脑肿瘤,2例为寄生虫性肉芽肿,1例为脓肿,1例为结核,1例诊断无明确结果,阳性率为91.7%。无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 CT引导的立体定向脑内病灶活检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组织病理学诊断的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SCs)的分离、培养、分化及鉴定的条件与方法。方法分离孕14~16dSD大鼠胚胎脑皮质及皮质下区域NSCs,无血清培养基(DMEM/F12,含bFGF、EGF、B27等)条件下培养,通过有限稀释法克隆、传代,含血清培养基诱导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NSCs及诱导分化后的细胞。结果体外培养的NSCs能稳定增殖成神经干细胞球并传代(nestin染色阳性),经诱导可分化为神经元细胞(NSE染色阳性)、星形胶质细胞(GFAP染色阳性)和少突胶质细胞(CNP染色阳性)。结论采用无血清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生长因子的培养技术,可在体外大量培养出稳定增殖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大鼠胚胎NSCs,为进一步研究NSCs的生物特性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细胞模型。方法 ①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培养与鉴定。取兔基底动脉中层,应用组织贴块法培养平滑肌细胞,用光学相差显微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②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细胞模型的建立。培养的平滑肌细胞加入OxyHb分别孵育24h和72h两组,应用电镜测定平滑肌细胞的长度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①培养的动脉平滑肌细胞的鉴定:在相差倒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传代细胞呈单层及多层重叠成长,为典型的峰谷状。抗α-actin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95%培养的细胞染色阳性。②成功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细胞模型:24h组与正常组比较平滑肌细胞平均长度缩短了27.67%,72h组与正常组比较平滑肌细胞平均长度缩短了65.26%。结论 OxyHb对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有收缩作用。细胞模型的建立为在细胞水平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阴性6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62例DSA造影阴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行18例再次行DSA造影,5例行CTA复查,4例行MRA检查;共发现动脉瘤5例,微小血管畸形1例: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阴性行动脉瘤或其他病变的可能,必要时应行重复造影.  相似文献   
8.
况建国  邹安琪  夏亮  江志群 《江西医药》2005,40(11):689-690
目的 总结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26例三叉神经痛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即刻疗效:优良22例,良好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肯定、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2年5月收治的1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情况.结果:随访8个月~4年,恢复良好6例,中度残废1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4例.结论: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全身严重多发伤救治,早期明确诊断,多学科联合并积极规范治疗可获得良好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电极电刺激技术在帕金森病苍白球毁损术中的定位作用。方法 :采用微电极电刺激技术 ,记录不同部位视束和内囊反应的数值。结果 :在 10 0 0Hz ,0 .2ms脉宽条件下 ,靶区视束反应值为 5~ 15mA ,内囊反应值在 2 0mA以上。结论 :微电极电刺激能准确探及内囊和视束的位置 ,可避免内囊和视束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