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
目的研讨联用熊去氧胆酸+茵栀黄口服液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妇产科诊治的118例ICP病人作为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这些病人列入联合组、单一组,各组59例,两组均行常规基础治疗,此前提下,单一组予以熊去氧胆酸治疗,联合组予以熊去氧胆酸+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评比两组病人疗效、肝功能指标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联合组病人的临床总有效率(96.61%)显著高于单一组(76.27%),P<0.05。治疗2个疗程后,联合组病人的TBA、ALT、AST、TB水平都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剖宫产、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体质量、产妇产后24h出血量等指标都显著优于单一组(P<0.05)。结论将熊去氧胆酸和茵栀黄口服液共同用于ICP病人治疗中,能显著缓解其临床症状,有助于减轻肝功能损伤,对改善妊娠结局有积极作用,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 患者,女,25岁,G2 P1,因“剖宫产术后2+年,停经38+5周,胎死宫内,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要求终止妊娠”于2012年10月11日入院。G5 P1,人工流产术3次,2010年1月5日在当地县医院行剖宫产术,术后恶露1余月,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2年1月13日,预产期2012年10月20日。孕早、中、晚期均在当地医院产检,B 超示为宫内孕,单活胎;胎心、胎动一直正常;无阴道流血、流液。入院前2 d,自感胎动消失,当地B 超示:孕足月,胎死宫内,并中央性前置胎盘。  相似文献   
3.
脐动脉血气及乳酸值测定51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及乳酸值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经玉溪市医院采集检验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的产妇512例,按照临床有无胎儿窘迫征象分为研究组294例和对照组218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行脐动脉血气分析及乳酸值测定,追踪新生儿结局并进行分析。结果①两组的1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脐动脉血乳酸-9pH呈显著负相关(r=-0.818,P〈0.05)。两组脐血pH均值在正常范围内,而研究组乳酸均值较对照组高;②追踪两组产后2-19个月,新生儿发生脑损伤35例,其中死亡3例,比较有无脑损伤组的1min Aic,gar评分、脐动脉血乳酸与血pH,脑损伤新生儿脐动脉血乳酸升高显著。结论产时胎儿窘迫者大多数新生儿出生时脐血气正常;血气分析、乳酸值测定是Apgar评分的补充,联合评估新生儿是诊断新生儿窒息更为客观、准确的方法,能增加对脑损伤的预测,评价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分娩时脐动脉血气分析及乳酸值测定在高危新生儿中的意义和价值. 方法 高危产妇分娩的512例足月新生儿第一声啼哭前采集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及乳酸值测定,按照出生后新生儿1 minApgar评分分为窒息组及非窒息组,追踪新生儿结局,并进行分析. 结果 新生儿HIBD的发生比例6.8%,其中放弃治疗死亡者占8.6%.Apgar评分≤7分组新生儿脐血pH值和乳酸值异常的比例均为84.2%,Apgar评分>7分组分别为11.2%、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pgar评分≤7分、脐血pH值和乳酸值正常与异常及联合评价阳性和阴性HIBD发生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pgar评分≤7分对HIBD诊断的敏感性为22.9%,特异性为97.7%;脐血pH值<7.2对HIBD诊断的敏感性45.7%,特异性88.5%,乳酸值>4.0 mmol/L对HIBD诊断的敏感性65.7%,特异性69.6%;联合应用Apgar评分≤7分和pH值<7.2、乳酸值>4.0 mmol/L则对HIBD诊断特异性为89.1%,阳性预测值13.3%,阴性预测值94.0%. 结论 乳酸值测定与动脉血pH值与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具有一致性,且互为补充.Apgar评分诊断HIBD的灵敏度低,特异度高,乳酸值诊断HIBD的灵敏度高,特异度低,联合评价HIBD时阳性预测值未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