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5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7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分析ELISA包被抗原在检测溃疡性结肠炎血清ACA的非特异性干扰物。方法:应用免疫转印技术结合酶标抗人IgG抗体和荧光抗人IgG抗体对含Mr40KD蛋白包被抗原的人结肠提取物进行纯度和免疫学性质的分析。结果;包被抗原粗提物中除含有Mr40KD蛋白外,还含有过氧化物酶和人IgG活性成分。结论;过氧化物酶和人IgG活性成分是应用ELISA法检测UC血清ACA-IgG的非特异性干扰物,需进一步纯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遗传基因工程方法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人白细胞介素12,探索其治疗肿瘤和慢性肝炎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已克隆的国人IL-12基因序列,利用内部核糖体切入位点(IRES)完成IL-12P35、P40双亚基共表达载体的构建,通过转染CHODHFR缺陷细胞,双抗夹心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MTX加压扩增,PCR检测其基因整合,T淋巴细胞增殖和诱生γ干扰素实验检测其生物活性。结果获得了稳定高效表达人IL-12的工程细胞系,表达产物为70×103左右的糖蛋白。结论本研究得到的基因重组人IL-12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有强的诱导产生γ干扰素的能力和诱导活化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4.
散发性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用基因工程重组的戊型肝炎病毒基因结构区第二码框架和第二读码框架具有免疫表位的嵌合抗原,建立了间接酶联免疫法,检测散发性急性肝炎病人血清中抗-HEVIgG和IgM抗体。在46例急性肝炎病人中出抗-HEVIgG抗体阳性7例,阳性率为15.22%,7例IgG抗体阳性中,有5例IgM抗体也阳性,占71.4%。  相似文献   
5.
耐热可溶性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工程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利用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系统表达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结构基因片段,获得耐热,可溶、具有生物活性的HEV基因工程抗原。方法 将HEVORF26964-7126nt基因片段插入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载体pThioHisA,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裂解细菌后,离心,取上清置于80℃处理10min,再次离心,取上清用ELISA方法测定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结果 SDS-PAGE分析表明,HEV结构基因获得高效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0000,耐热,水溶性好,ELISA证实具有HEV特异抗原性。结论 应用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耐热,可溶,具有生物活性的HEV基因工程抗原。  相似文献   
6.
国产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甲、乙肝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对278名健康儿童和312名健康成人接种国产甲、乙肝联合疫苗,并与单价甲肝灭活疫苗和乙肝灭活疫苗进行对照,观察其免疫后的副反应和检测抗体阳转率。结果接种国产甲、乙肝联合疫苗成人和儿童中均未观察到严重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首针免疫后7个月,儿童组甲肝抗体和乙肝抗体阳转率分别达到100%和96.88%,GMT达到29144mIU/ml和102mlU/ml;成人组甲肝抗体和乙肝抗体阳转率也达到100%和98.84%,GMT达到21891mIU/ml和112mlU/ml。儿童和成人接种甲乙肝联合疫苗后,甲肝和乙肝抗体阳转率和GMT均高于单价疫苗。结论国产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是安全的,并可诱导较高的甲肝抗体和乙肝抗体应答。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免疫后16~18年的长期免疫效果定群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评价新生儿乙肝疫苗普种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长期免疫效果,探讨乙肝血源疫苗免疫持久性.方法 出生队列定群研究结合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象为1987-1989年出生并接种乙肝血源疫苗的人群,用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法检测HBV感染标志,结果与前期数据比较分析.结果 (1)1987-1989队列的免疫人群在免疫7年、14年、18年后的疫苗保护效果分别为89.7%,94.8%和87.8%,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保护性抗体水平分别为57.37%,32.80%,36.67%,免后14、18年的抗体保持在一致水平;(2)乙肝血源疫苗接种16~18年后,平均HBsAg阳性率为1.99%;保护性抗体水平为36.67%,总表面抗体阳性率为62.91%.结论 新生儿普种乙肝血源疫苗可有效预防HBV感染,疫苗免疫18年后保护效果稳定,不必进行人群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通过检测部分门诊病例血清的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EV IgG),简要描述本地区的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感染水平.方法 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内科门诊病例血清415份,应用万泰公司的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试剂盒进行ELISA检测,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不同分组进行x2检验.结果 415例门诊病例的HEV阳性率为21.93%,在性别间、年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城乡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市的戊型病毒性肝炎阳性率处于全国HEV感染率的平均水平,成人的HEV阳性率显著性高于青少年.在低年龄阶段进行有效的疫苗接种,可以控制戊型病毒性肝炎在我省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窒息新生儿脐血pH、D-二聚体水平及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变化。方法 :选择临产过程出现急性胎儿窘迫孕妇40例,其剖宫娩出新生儿以1min Apgar评分确定为正常者20例(窘迫组),出现窒息者20例(窒息组);另选无急性胎儿窘迫、同样剖宫娩出的正常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取各组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仪检测pH值,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水平,定磷法检测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比较各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方差分析显示,各组脐动脉血pH值、D-二聚体水平和红细胞膜Na+-K+-ATP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脐动脉血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窘迫组(P均0.05),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窘迫组(P均0.05),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与窘迫组(P均0.05);窘迫组pH值和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窒息新生儿纤溶和红细胞膜泵功能检测结果,可为新生儿窒息治疗措施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