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55岁.因右下腹隐痛5年,加重1个月于2006年4月25日入院.曾诊断慢性阑尾炎,予头孢呋辛钠及甲硝唑治疗无缓解,无其他症状.查体:右中下腹可触及约10 cm×8 cm包块,界较清,不活动,有深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常规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测定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
胃癌Survivi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Survivin基因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胃癌的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Stercoral perforation of the colon is an unusual pathological condition with fewer than 150 case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o date. We present a case of stercoral colonic perforation mimicking upper gastrointestinal perforation, which was diagnosed by computed tomography preoperatively. However, at laparotomy, stercoral colonic diverticulum perforation with jejunal diverticulitis became the most appropriate diagnosis.
  相似文献   
4.
对37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37例患者中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36例(97.3%),血钙升高33例(89.2%),血磷降低26例(70.3%),28例尿羟脯氨酸与肌酐比高于正常值.X线检查有骨质疏松者35例(94.6%),纤维囊性骨炎21例,骨膜下骨吸收30例,病理性骨折14例;27例行骨密度测定,26例(96.3%)有腰椎和左髋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所有病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提示重视病史的采集,常规血清碱性磷酸酶和钙磷结果分析并结合骨病X线特点,可大大提高PHPT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结直肠癌发病的原因尚未完全弄清,但与腺瘤、息肉症、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慢性炎症有关。经常进食高脂肪、高动物蛋白、少纤维性食物的人,其结肠癌发病率远高于多吃蔬菜的人群。  相似文献   
6.
黄培成  程小耕  杨强  毕敬涛  曹姗姗 《西部医学》2018,30(10):1479-1483
【摘要】 目的 探讨贝伐单抗联合多西环素治疗胶质瘤的疗效与相关机制。方法〓以胶质瘤原代细胞为模型,分别用生理盐水、贝伐单抗和贝伐单抗联合多西环素处理胶质瘤细胞,并分为生理盐水组、贝伐单抗组和贝伐单抗联合多西环素组。采用MTS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处理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同时利用划痕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并在裸鼠皮下注射胶质瘤原代细胞,15天后分别用生理盐水、贝伐单抗和贝伐单抗联合多西环素进行治疗处理,观察移植瘤大小、重量差异,并进一步通过免疫组化法验证各组移植瘤中CD34及Ki67的差异。 结果〓贝伐单抗组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而贝伐单抗联合多西环素组抑制效果更显著且与贝伐单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伐单抗组处理后移植瘤的大小、重量和体积均抑制明显,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贝伐单抗联合多西环素组抑制更为明显,与贝伐单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贝伐单抗组的CD34及Ki67表达较生理盐水组下降(P<001),贝伐单抗联合多西环素组下降更明显,与贝伐单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多西环素治疗胶质瘤,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药物产生叠加效应显著增强抗肿瘤作用,可减少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抑制胶质瘤的生长、重量和体积,为临床治疗胶质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胆管结石患者62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开腹组各31例。开腹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联合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1 d血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肾上腺素(E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并观察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IL-6、CRP、CO和EP水平均有所升高,且联合组IL-6、CRP、CO和EP水平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ALT、AST、TBIL及WBC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但两组间ALT、AST、TBIL及WB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术后出血、残石及胆漏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管结石可缓解患者炎性应激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患者各25例。手术前、手术结束时、手术后24h分别检测患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MDA皆增高,但LC组增高明显(P〈0.01);术后24hLC组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而OC组继续增高(P〈0.01)。手术结束时两组SOD皆降低,但LC组降低明显(P〈0.01);术后24hLC组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而OC组继续降低(P〈0.05)。两组比较,LC组术后24hMDA水平明显偏低(P〈0.05),而SOD活性明显偏高(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由于气腹造成缺A/再灌注损伤,导致氧化应激现象产生,但术后恢复速度比开腹胆囊切除术快。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总结腹部创伤急救的经验,提高急救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150例,总结分析其损伤情况、临床救治、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本组150例腹部创伤患者致伤原因主要有交通事故75例、坠落伤25例、锐器伤21例、挤压伤18例等。损伤部位以脾脏57例、小肠43例、肾脏28例、肝脏24例为主。同时合并胸部损伤58例、骨盆骨折38例、颅脑损伤19例、脊柱骨折19例、四肢骨折及全身软组织损伤73例。腹腔2个及以上脏器损伤53例。损伤严重度(ISS)评分:6~50分,平均21分,其中ISS评分16~24分(重伤)26例,ISS评分≥25分(危重伤)26例。快速行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呼吸、血压监测,完善相关检查后,行非手术治疗53例,手术治疗97例。术后并发症:感染中毒性休克5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3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例;腹腔感染3例;切口感染6例、切口脂肪液化4例、切口裂开2例;胸腔积液3例、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2例;肠瘘1例。7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4.7%。3例自动出院。结论腹部创伤患者病情复杂、危重,救治应争分夺秒,选择敏感检查方法,早期制定治疗方案,随病情变化修订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