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PBG)、胱抑素C(Cy-sC)与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和肾脏早期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135例空腹血糖(FBG)控制达标的T2DM患者及30例体检健康人群。HbA1c检测采用酶法,2 hPBG检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CysC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尿微量清蛋白(mALB)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记录24 h尿量算出UAE。按照HbA1c及2 hPBG水平将135例患者分为A组(HbA1c<7%且PBG<10 mmol/L)、B组(HbA1c<7%且P≥10 mmol/L)、C组(HbA1c<7%且PBG<10 mmol/L)和D组(HbA1c≥7%且PBG≥10 mmol/L)。结果 135例T2DM患者UAE和CysC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HbA1c>7%组的UAE和CysC水平明显高于HbA1c<7%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 hPBG和HbA1c未达标者的UAE和CysC明显高于达标者,也高于2 hPBG或HbA1c任何一项达标者。结论 T2DM患者FBG控制达标后,HbA1c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因子(RF)和抗RA33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8例RA患者和50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抗CCP和抗RA33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抗AKA抗体,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观察各指标对RA的诊断价值。结果患者抗CCP抗体、抗AKA抗体、抗RA33抗体和RF的敏感度分别为68.2%,28.4%,39.8%和71.6%,特异度为92.0%,100%,94.0%和70.0%;抗CCP抗体的检测阳性率高于抗AKA抗体和抗RA33抗体(P〈0.01),与RF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622)。三种抗体对RF阴性组RA诊断的阳性率为63.0%,37%,44.4%,与RF阳性组RA阳性率70.5%,24.6%,37.7%相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抗AKA,抗RA33抗体均是RA诊断的特异性指标,对诊断RF阴性RA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将上述抗体与RF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比较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口疾病谱的现状,为老年人群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东风汽车公司近十年人口普查资料及老年职工健康档案,通过计算老年人口系数、老龄化指数、年龄中位数和长寿水平等指标分析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运用回顾法分析老年人口疾病谱的情况。结果:至2012年,老年人口系数、老龄化指数、年龄中位数和长寿水平分别是13.80%、83.07%、35.2岁和14.69%,明显高于10年前同指数水平。老年疾病谱按系统分类排名前5位的是循环系统(26.29%)、呼吸系统(22.97%)、内分泌系统(13.98%)、肿瘤(13.13%)及消化系统(9.16%)。结论:东风汽车公司近十年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剧,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肿瘤及消化系统疾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是医疗防治工作和卫生资源配置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CT与FIB-4无创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准确性,并与肝组织活检进行比较,为临床无创诊断肝纤维化提供新的手段。方法连续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4例,平均年龄46.5±7.3岁,平均病程3.4±1.8年,平均HBV-DNA(49.4±5.3)×102 copies/ml。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知情同意下均对其实施CT与FIB-4无创检查,并将结果与肝组织活检进行比对。结果CT与FIB-4无创检查与肝组织活检具有良好的一致性(CT:r=0.580,P=0.034;FIB-4:r=0.885,P=0.027);且FIB-4无创检查结果(包括AUC、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均优于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B-4无创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效果可能成为替代肝组织活检的一种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用不同方法检测抗核小体抗体(AnuA),评价方法的分析性能、相关性及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g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间接免疫荧光法(IIF)、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nuA,四种方法分别检测200例SLE组患者,200例疾病对照组患者和100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抗核小体抗体。结果CLIA法灵敏度最高,其次是ELISA、ELISPOT、IIF。ELISPOT法特异性最高。CLIA法与IIF法,ELISPOT法之间相关性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LIA法与ELISA法高度一致(Kappa值0.909)。结论本研究提示ELISA法与ELISPOT法联合是临床实验室检测抗核小体抗体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
段发兰  李亚新  胡筱梅  李毅 《微循环学杂志》2011,21(1):42-43,46,81,85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液中T辅助细胞17(Thl7)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水平,探讨其在RA中的变化特点及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检测50例活动期RA患者血清和其中15例关节液以及30例正常人血清IL-17水平.同时测定RA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纤维蛋白原受体-1(PAC-1)和白介素-18(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益心舒胶囊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4%和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PAC-1含量分别为(3.45±1.31)μg/m L和(4.92±2.13)μg/m 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9.34±1.87)μg/m L和(9.29±2.10)μg/m L(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IL-18含量分别为(40.45±1.67)pg/m L和(45.45±2.92)pg/m 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56.45±1.45)pg/m L和(56.32±3.93)pg/m L(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的短暂性脑缺血、靶血管血运重建、出血性梗死、心力衰竭等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抑制PAC-1和IL-18的表达,提高治疗疗效,并且能降低随访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调素(Hepcidin)、铁蛋白(SF)、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血清铁(SI)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 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微量蛋白尿组45例(mAlb30~300 mg/24 h),B组为正常蛋白尿组85例(mAlb<30 mg/24 h),另选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C组。各组均取空腹晨血5 ml离心取血清检测铁调素,SF,sTfR和SI含量。结果 A组患者血清铁调素和SF水平(42.27±32.12 ng/ml,211.6±107.2 ng/ml)均显著高于B组(26.12±18.36 ng/ml,179.1±109.7 ng/ml; P均<0.05)和C组(9.47±1.65 ng/ml,84.41±47.10 ng/ml),(P均<0.01); B组患者铁调素和SF水平显著高于C组(P均<0.01)。各组之间SI水平(15.26 μmol/L,18.65 μmol/L,17.71 μmol/L)和sTfR水平(1.12 μg/L,1.05 μg/L,1.16 μ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69~1.176,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铁调素与SF呈显著正相关(r=0.329,P<0.05),铁调素与sTfR,SI无显著相关性(r=0.169,P>0.05; r=-0.149,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以血清铁调素、SF增高为主的铁超负荷和铁代谢紊乱,并与尿微量清蛋白的排泄呈正相关。因此,检测血清铁调素和SF可作为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重要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微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呈螺旋形,自然定植部位于人体胃粘膜。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胃内的一种持续慢性感染,除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外,近年亦不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偏头痛发作相关的报道出现[1-4],因此本研究针对两者关系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5年12月-2009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偏头痛患者98例(其中门诊患者73例,住院患者25例)。诊断根据2005年国际头痛联盟第二版头痛分类和诊断标准(HIS ICHD-Ⅱ)[5],均经神经内科医师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及行相关检查进行明确诊断,并排除近1个月以上使用过抗生素及抑酸药物治疗者。其中偏头痛急性发作期81例,诊断明确但近期无发作者(间歇期)17例,并选50名同期来院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1.2方法1.2.1HP检测:采用快速尿素酶法(试剂盒由北京康美天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产品标准批号YZB/国0334-2009)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试剂和仪器由深圳海德威有限公司提供),部分通过内窥镜从胃窦或胃体取活体组织块做组织学检查,所有检...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肝前S1抗原和“乙肝六项”、HBV-DNA的关系并结合ALT的变化确定前S1抗原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前S1和乙肝六项,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采用紫外连续监测法检测谷丙转氨酶(ALT)。结果“大三阳”标本中前S1阳性率为85.2%,HBV-DNA阳性率为90.3%;“小三阳”中前S1阳性率为46.4%,HBV-DNA阳性率为31.6%;HBSAg+、HBCAg+、e系统为阴性的前S1阳性率为26.9%,HBV-DNA的阳性率为23.0%。急性乙肝跟踪观察前S1、HBV-DNA、ALT时发现前S1能够较早反应乙肝恢复情况。ALT恢复越快前S1抗原转阴越早,且先于DNA阴转。结论前S1蛋白能够较好地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对病情的预后和疗效判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