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整理56例MRI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别经CT、腰椎穿刺、手术或治疗后复查证实。MRI扫描机为SIEMENS公司的0.35T开放式永磁型磁共振仪,采用常规T1WI、T2WI、Turbo Dark Fluid序列扫描。结果低场强MRI条件下,在常规SE序列、T1WI、T2WI像均难以发现异常信号改变,而Turbo Dark Fluid序列显示脑沟、脑池内明显条状高信号。结论低场强磁共振成像Turbo Dark Fluid序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很高的敏感性,能发现不同时期及CT所难以显示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诊断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第二线粒体源的半胱天冬酶激活物(Smac)基因联合顺铂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9和细胞色素c(Cyt c)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Smac转染入SMMC-7721,G418筛选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筛选所得SMMC-7721/Smac细胞中Smac mRNA和蛋白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顺铂处理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和Cyt c蛋白的表达.结果 SMMC7721/Smac细胞中Smac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12~120 h A490值为0.28 ~0.70,均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点的SMMC-7721 (0.31~ 1.10) (P <0.05);与SMMC-7721比较,SMMC-7721/Smac细胞中caspase-3和Cyt c蛋白表达均增高,累积光密度值(IOD)分别从19 939/14 924增至28 347/21 017(P <0.05);顺铂作用下,SMMC-7721和SMMC-7721/Smac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和Cyt c蛋白表达均增加,且后者更明显;剂量为25 μg/mL时,SMMC-7721/Smac的caspase-3、caspase-9的IOD分别从对照的28 347/22 412增至46 696/39 728(P<0.001).结论 Smac稳定过表达联合顺铂可明显增强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和Cyt c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粒径二氧化硅(Si O_2)颗粒诱导的细胞自噬,进一步阐明其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为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i O_2(Si200,Nano-Si60,Nano-Si40)颗粒暴露组,暴露浓度为25μg/ml。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Si O_2粒径、形貌及分散性。细胞处理24 h后,MTT法测定细胞活力;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Si O_2颗粒摄取及细胞自噬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3-MA预处理后自噬标志蛋白LC3的表达。结果电镜显示3种Si O_2颗粒分布均匀,大小一致,颗粒呈球形,分散性好,未发生聚集。用Image J软件计算得到颗粒平均粒径分别为46.26±5.68 nm、61.51±7.82 nm和206.31±6.35 nm。与对照组相比,Si O_2颗粒作用于BEAS-2B细胞后,细胞活力下降(P<0.05);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Nano-Si60和Nano-Si40处理组细胞内呈现出自噬泡累积,自噬泡内含有明显的高电子密度Si O_2颗粒及被部分降解的细胞内物质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线粒体损伤;Western blot显示LC3蛋白水平在Nano-Si60和Nano-Si40处理组有明显变化,加入3-MA预处理后LC3表达受到抑制。结论 Si O_2颗粒可降低支气管上皮细胞存活率,并具有剂量和粒径依赖趋势;纳米级Si O_2颗能够诱导细胞发生自噬而微米级Si O_2颗粒则不诱导细胞自噬;3-MA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Si O_2颗粒诱导细胞自噬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导致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升高的抑制作用,阐明纳米SiO2颗粒致细胞毒性的机制。方法:选用粒径为68 nm的纳米SiO2颗粒,以体外培养的人正常肝细胞(L-02)为模型,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1、2、5、10 mmol·L-1)NAC预处理组、不同浓度(10、20、50、100 mg·L-1)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和NAC预处理的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NAC预处理后的细胞存活率以及不同浓度NAC预处理后暴露于纳米SiO2颗粒的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NAC预处理后暴露于纳米SiO2颗粒的细胞形态;荧光酶标仪检测NAC预处理后暴露于不同浓度纳米SiO2颗粒的细胞中ROS水平。结果:NAC预处理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在5 mmol·L-1 浓度时达到峰值,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NAC能使暴露于纳米SiO2颗粒的细胞存活率升高,以5 mmol·L-1 NAC的作用最明显(P<0.05);与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比较,NAC预处理的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数目增多,细胞边界较明显;随纳米SiO2颗粒浓度的升高,细胞中 ROS水平随之升高,呈现剂量依赖效应,在50和100 mg·L-1浓度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同浓度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比较,NAC预处理的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中ROS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C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纳米SiO2颗粒所致的细胞存活率下降和细胞中ROS水平升高,细胞中ROS水平升高是纳米SiO2颗粒导致人正常肝细胞毒性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Smac过表达联合氯化镉(CdCl2)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以Smac为基础的肿瘤基因治疗以及镉作为抗肝癌药物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共设立5组,分别为对照组、pcDNA3.1+组、pcDNA3.1+-hSmac组、CdCl2组以及CdCl2联合Smac组.对照组细胞不进行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的血管内皮细胞毒性,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粒径约60 nm的纳米SiO2颗粒,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为模型,分为对照组和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浓度分别为12.5、25.0、50.0和100.0 mg•L-1),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催化亚单位(GCLC) mRNA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与对照组比较,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活力降低,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当作用时间为12 h时,仅100.0 mg•L-1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当作用时间延长至24 h,25.0~100.0 mg•L-1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同一浓度作用下,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活力也呈现下降趋势,呈时间效应关系。LDH和FCM检测,与对照组比较,除12.5 mg•L-1组外,其余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培养液中LDH活力和细胞内ROS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暴露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00.0 mg•L-1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内Nrf2、HO-1、SOD2和GCLC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纳米SiO2颗粒具有降低细胞活力、破坏细胞膜完整性、诱导ROS生成和转录调控氧化还原因子等血管内皮细胞毒性,氧化损伤是纳米SiO2颗粒发挥血管内皮细胞毒性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