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ST2(soluble ST2,sST2)、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成功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ELISA法检测160例CPR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CPR后24h的血清sST2、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依据随访出院后6个月的终点事件(出院后6个月内患者因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再次入院或死亡)分为发生事件组(A组,58例)和未发生事件组(B组,102例),同时检测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评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结果:A组血清sST2、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均高于B组(均P0.01)。两者联合分析能提高对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P0.01)。LVEDD与LVEF随着s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的变化而变化。sST2高表达组(200ng/L)、半乳糖凝集素3高表达组(20ng/ml)患者病死率均高于sST2、半乳糖凝集素3低表达组(均P0.05)。结论:血清sST2、半乳糖凝集素3联合分析能提高对CPR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3D打印截骨导板在重度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多半径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手术创伤、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123例重度KOA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术用于膝外翻畸形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就诊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膝外翻畸形4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全部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治疗方法,对比治疗前后的KSS评分、FTA角等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进行(47.95±1.52)个月随访,治疗后FTA角度(5.14±0.62)度小于治疗前(22.62±1.21)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SS评分(88.54±2.61)分大于治疗前(26.54±2.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该种手术治疗膝外翻畸形患者,效果确切,可改善其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可将其视为膝外翻的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有研究对全膝关节置换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但关于全膝关节置换固定平台假体和旋转平台假体聚乙烯衬垫内外侧接触压和接触面积的研究不多。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固定平台假体和旋转平台假体聚乙烯衬垫内外侧接触压和接触面积。方法:建立全膝关节置换固定平台假体和旋转平台假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全膝关节置换固定平台假体和旋转平台假体聚乙烯衬垫内外侧接触压和接触面积。结果与结论:全膝关节置换固定平台假体和旋转平台假体的聚乙烯衬垫内侧和外侧接触压峰值以屈膝0°时最小,全膝关节置换固定平台假体和旋转平台假体聚乙烯衬垫内侧接触压峰值在屈膝0°-90°时均高于外侧接触压峰值(P<0.05)。全膝关节置换固定平台假体在屈膝60°-120°时聚乙烯衬垫内外侧接触压峰值均高于旋转平台内外侧接触压峰值(P<0.05)。全膝关节置换固定平台假体和旋转平台假体聚乙烯衬垫内侧和外侧接触面积以屈膝0°时最大。全膝关节置换固定平台假体聚乙烯衬垫内侧接触面积在屈膝0°-30°时均低于外侧接触面积(P<0.05),全膝关节置换固定平台假体聚乙烯衬垫内侧接触面积在屈膝0°-90°时均低于外侧接触面积(P<0.05)。全膝关节置换固定平台假体在屈膝30°-120°时聚乙烯衬垫内外侧接触面积均低于旋转平台内外侧接触面积(P<0.05)。表明全膝关节置换固定平台假体和旋转平台假体内外侧聚乙烯衬垫内侧接触压峰值高于外侧接触压峰值,内侧接触面积低于外侧接触面积,旋转平台假体的内外侧接触压低于固定平台假体,旋转平台假体的内外侧接触面积高于固定平台假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脏骤停给予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成功患者血清可溶性ST2(soluble ST2, sST2)、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在不同时间水平的变化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择160 例CPR患者,采用 ELISA 法检测患者CPR后即刻、24h、48-72h的血清sST2水平,根据血清sST2升高时间分为3组,A组(sST2低水平组):CPR后即刻、24h、48-72h血清sST2水平一直小于200ug/L, B组(sST2高水平组):CPR后24h、48-72h血清sST2水平持续升高,且一直大于200ug/L;C组(sST2升高下降组): CPR后24h、48-72h sST2水平持续升高,但48-72h较24h时降低。同时检测每个时间点血清NT-proBNP的水平。三组患者分别随访CPR后6个月死亡情况。 结果 sST2和NT-proBNP具有交互作用(P<0.05)。sST2高表达组(>200ug/L)、NT-proBNP高表达组(>400pg/ml)患者死亡率均高于sST2、NT-proBNP低表达组(P <0 .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A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高于B组(χ2 = 13.476 P = 0.001),A组和C组6个月生存率无差异(χ2 = 2.385 P = 0.086),B组6个月生存率较C组生存率低(χ2 = 7.347 P = 0.00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