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降低心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为心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医院心外科住院患者842例,根据综合干预措施实施时间分为两组,其中1-6月为干预前组,7-12月为干预后组,干预前组394例患者进行常规干预,干预后组448例患者给予综合干预措施,观察患者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干预前组发生医院感染56例,感染率为14.21%,干预后组发生医院感染36例,感染率为8.04%,干预前组医院感染率高于干预后组(P0.05);两组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均以呼吸系统为主,干预前组占42.86%,干预后组占47.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前组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49株,干预后组分离出病原菌28株,共7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1株,占66.23%,革兰阳性菌26株,占33.77%;干预前组检出多药耐药菌占53.06%,干预后组占28.57%(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的实施有助于降低心外科医院感染率,能较好预防多药耐药菌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心脏外科术后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预测效果。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5月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心脏外科手术的7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胃肠道并发症分为发生胃肠道并发症组(n=70)和未发生胃肠道并发症组(n=728),对两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检验模型预测效果。选取2021年6月—8月符合标准的122例患者进行模型预测效果验证。 结果 心脏外科术后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风险预测模型共纳入6个危险因素:术前用药(OR=2.995)、术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得分(OR=0.989)、主动脉阻断时间(OR=1.737)、是否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技术(OR=2.372)、首次经口进食时间(OR=1.795)、转出ICU时ADL得分(OR=0.986)。风险预测模型公式:Logit(P)=-2.224+1.097 × 术前是否用药+0.552 × 主动脉阻断时间+0.864 × 是否使用IABP技术+0.585 × 首次进食时间-0.014 × 转出ICU时ADL得分-0.011 × 术前ADL得分。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8,灵敏度为0.857,特异度为0.594,Youden指数为0.451。模型验证结果显示,灵敏度为0.700,特异度为0.815,准确率为86.90%。 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心脏外科术后患者胃肠道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良好,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评估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