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骨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它是年龄相关性疾病并且主要以软骨退行性病变为主要发病特点。虽然这种疾病很普遍但是现有可用的的诊断方法是很有限的并且敏感性很差。这篇综述介绍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骨性关节炎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上的应用,这种新的生物标志物对骨性关节炎的诊断、预后、治疗都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前关于骨性关节炎的基因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性关节炎的关系早有报道但是因为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不只和维生素D受体基因有关还有其他基因的参与,总结最近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在介绍VDR受体基因多态性基础上全面介绍与骨性关节炎相关的其他基因,力图全面了解其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棒跨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9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4例,女性45例;年龄24~63岁,平均41.0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5例,摔伤37例,道路交通伤37例;骨折部位:T1123例、T1222例、L127例、L227例;骨折类型:压缩性骨折51例,爆裂性骨折48例。将入选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53,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和B组(n=46,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功能改善、疼痛情况、影像学指标情况,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81.6±5.3)min vs.(102.8±4.8)min]、住院时间[(8.1±1.4)d vs.(11.1±1.9)d]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52.8±4.1)mL vs.(66.6±3.1)mL]少于A组(P<0.05);B组术后1、3、12个月VAS评分均低于A组[(3.6±0.4)分vs.(4.6±0.4)分,(2.4±0.4)分vs.(3.5±0.4)分,(0.9±0.2)分vs.(1.8±0.2)分,P<0.0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低于A组[(25.1±3.3)分vs.(33.2±3.9)分,(16.9±2.4)分vs.(23.7±3.7)分,(9.2±1.1)分vs.(15.8±2.2)分,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后凸Cobb角较术前下降,伤椎前缘相对高度较术前升高(P<0.05);但A、B两组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9%vs. 10.87%,P>0.05)。结论相对于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在获得同等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术后疼痛及腰椎功能,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显性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于人工假体安放完毕及缝合关节囊切口后,对照组给予等量氯化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均术后夹闭引流管6 h。统计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2 h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并比较两组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总失血量、输血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ATPP、PT、FG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分别为(364.35±59.42)ml、(285.76±54.29)ml、(651.42±125.28)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情况。结论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显性失血量、总出血量,且安全性较高,不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背景:传统的支架材料存在疏水性强,材料表面缺乏细胞表面受体特异结合的生物活性分子,材料的酸性降解产物易引发无菌性炎性反应等不足。根据仿生原理及软骨真实结构和构成来选择和制备组织工程软骨支架能够获得理想效果。目的:制备聚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评价其与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探讨其应用于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二次相分离技术制备聚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将第3代新西兰兔软骨细胞接种至复合支架材料上复合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细胞-支架复合物在24孔板中培养5d以后,将其植入裸鼠皮下8周。结果与结论:聚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经化学合成后,具有合适的三维多孔结构,孔隙率为90%孔径300-450μm;植入裸鼠皮下8周后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显示细胞-支架复合物中的软骨细胞可以像天然软骨一样分泌黏多糖和Ⅱ型胶原。提示生物材料聚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纳米羟基磷灰石对于兔软骨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生物组织工程支架。  相似文献   
6.
7.
梁鸿志  周立  姚树俊  刘照树  张潇 《新中医》2020,52(12):83-86
目的:观察蠲痹汤与推拿手法联合西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发作期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均服用塞来昔布胶囊、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外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涂抹膝关节处。观察组加用蠲痹汤加减内服与推拿手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使用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评定膝关节的症状与功能情况,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行走痛、静息痛的疼痛程度与膝关节的肿胀程度,应用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短卷(AIMS2-SF)评价生活质量。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WOMAC疼痛、僵硬、关节功能3个维度的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3个维度的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行走痛和静息痛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AIMS2-SF躯体、症状、影响、社会、工作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5个维度的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药干预的基础上采用蠲痹汤加减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发作期寒湿痹阻证患者,可进一步减轻关节的肿痛症状,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背景:传统的支架材料存在疏水性强,材料表面缺乏细胞表面受体特异结合的生物活性分子,材料的酸性降解产物易引发无菌性炎性反应等不足。根据仿生原理及软骨真实结构和构成来选择和制备组织工程软骨支架能够获得理想效果。 目的:制备聚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评价其与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探讨其应用于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 方法:采用二次相分离技术制备聚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将第3代新西兰兔软骨细胞接种至复合支架材料上复合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细胞-支架复合物在24孔板中培养5 d以后,将其植入裸鼠皮下8周。 结果与结论:聚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经化学合成后,具有合适的三维多孔结构,孔隙率为90%,孔径300~450 μm;植入裸鼠皮下8周后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显示细胞-支架复合物中的软骨细胞可以像天然软骨一样分泌黏多糖和Ⅱ型胶原。提示生物材料聚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纳米羟基磷灰石对于兔软骨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生物组织工程支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