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ike 4,SALL4)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0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儿SALL4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以15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为对照;动态观察5例白血病患儿初诊和完全缓解后SALL4 mRNA的表达变化;分析SALL4 mRNA表达量与临床指标的关系。  结果  SALL4 mRNA在初诊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表达量分别为13.89(1.00~63.15)、11.12(2.31~56.59),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29~1.71)(P < 0.01)],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表达量1.48(0.87~4.81)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SALL4蛋白表达检测结果与SALL4 mRNA表达结果一致;急性白血病患儿完全缓解后SALL4 mRNA表达量0.98(0.22~1.09)较初诊时[28.64(11.20~87.46)]显著降低(P < 0.01)。SALL4 mRNA的高表达与外周血高白细胞计数、高危分型、诱导化疗末期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呈正相关(r=0.424、r=0.403、r=0.393,P均 < 0.05);与发病年龄,性别,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因素无相关性(P>0.05)。  结论  SALL4可能促进了儿童B-ALL、AML的发生发展,并有望成为监测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E-cadherin基因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35例初诊AL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E-cadherin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cadherin、β-catenin、Akt、p-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同时收集22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的骨髓作为对照。结果:B-ALL、T-ALL、AML组中E-cadherin mRNA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1)。在B-ALL中,中危组患儿E-cadherin基因表达水平较标危组显著下降(P0.05);伴有脾脏浸润的患儿E-cadherin基因表达水平亦显著降低(P0.01);而在T-ALL、AML患儿各临床指标分组中,E-cadherin基因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差异。在B-ALL患儿中,免疫分型为Common-BALL的患儿E-cadherin基因表达水平较其他B-ALL患儿显著升高(P0.01)。而在3种AL的FAB分组间均未见E-cadherin表达差异。基于计量资料的相关性分析表明,B-ALL患儿中,随着E-cadherin表达水平的下调,初诊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有升高趋势(r=-0.419,r=-0.269),而初诊外周血血小板水平呈下降趋势(r=0.335);在T-ALL患儿中,E-cadherin表达水平与LDH、初诊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呈显著负相关(r=-0.567,r=-0.557);而在AML患儿中,随着E-cadherin表达水平下调,初诊WBC计数水平和初诊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呈上升趋势(r=-0.368,r=-0.391)。与对照组比较,3种AL患儿中E-cadherin表达水平下调(P0.001),而β-catenin、Akt则上调(P0.01),p-Akt、p-Akt/Akt表达量在T-ALL中上调(P0.01)。结论:E-cadherin基因表达降低或缺失是儿童急性白血病的预后不良相关因素,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和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的发生,并引起细胞的一系列恶性生物学行为,E-cadherin有望成为判断预后和指导个性化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克隆及其重组腺病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绍燕  康权  金先庆  罗庆 《医学争鸣》2008,29(20):1829-1833
目的:克隆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制备表达CT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方法:体外克隆出CTGF并将该基因采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克隆进入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进一步采用同源重组方法将该质粒和腺病毒质粒Adeasy-1连接,然后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导入包装细胞HEK293中产生表达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收集病毒液感染HCT116 wt骨软骨肉瘤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GFP和Western Blot检测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检测和GFP表达证实成功地构建了携带该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制备出高滴度重组病毒,重组腺病毒转染后可使HCT116 wt细胞CT-GF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CT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5-CTGF,为探讨CTGF的作用机制、功能及与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上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Netrin-1蛋白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8例ALL患儿(初诊、复发)外周血血清中Netrin-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27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对照样本表达水平的差异,进而分析ALL外周血Netrin-1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体外培养ALL细胞Jurkat、Molt-4、SUP-B15和Raji,经不同浓度重组人Netrin-1蛋白处理后,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CCK-8法测定Netrin-1对细胞增殖的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FAK、Erk1/2、PI3K、Akt等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ALL患儿外周血中Netrin-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Netrin-1表达水平的上调,WBC水平(r=-0.290,P<0.05)呈下降趋势,Plt水平(r=0.483,P<0.05)呈上升趋势,且与年龄、Hb水平、骨髓幼稚细胞比例无显著相关性;Netrin-1浓度在25-50 ng/ml水平时,Netrin-1水平与WBC(r=0.886,P<0.05)呈正相关;WBC>50×10^9/L和Plt<20×10^9/L的患儿Netrin-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42,P=0.001);Netrin-1的表达水平在危险度分级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7),与低危组与中危组相比,高危组Netrin-1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Netrin-1在性别、肝脾淋巴结肿大、MRD、复发、染色体异常等分组中的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Netrin-1对4种细胞的侵袭能力有促进作用(P<0.05),随着Netrin-1浓度的提高,细胞数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Netrin-1浓度为100 ng/ml时,侵袭下室的细胞数最高;Netrin-1浓度为25 ng/ml时,4种细胞存活率显著增加(P<0.05),其中SUP-B15细胞在浓度为100 ng/ml时,细胞存活率最高;4种细胞存活率呈现低浓度升高及高浓度降低的趋势;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etrin-1使FAK、Erk1/2、PI3K、Akt等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磷酸化水平提高(P<0.05)。结论:ALL患儿血清中存在Netrin-1的异常表达,Netrin-1可能通过增加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来影响ALL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ALL的危险因素或生物治疗中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对类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ocytosis,HLH)小鼠模型肝脏损伤的修复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hUC-MSCs的体外标记,将成年野生型C57BL/6小鼠54只,按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模型损伤组(PBS组)、干细胞治疗组(MSC组)、正常对照组(CON组).类HLH小鼠模型采用CPG-ODN 1826联合IFN-γ诱导产生,MSC组治疗采用hUC-MSCs经尾静脉移植.观察移植后第1、3、7天小鼠一般情况,血生化(ALT、AST、ALB、TG),外周血三系(WBC、RBC、PLT、HGB)变化,第7天肝质量体质量比,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第7天肝脏中活化巨噬细胞的数量,荧光显微镜观察MSC组CM-Dil标记的hUC-MSCs的肝内定植,免疫荧光法观察第7天MSC组肝脏中抗人白蛋白抗体阳性细胞的数量.结果 与PBS组相比,MSC组小鼠的状态好转,肝质量体质量比显著下降(P<0.05);ALT、AST、TG显著降低(P<0.05),ALB无明显升高(P>0.05),WBC、PLT、RBC、HGB显著升高(P<0.05);肝脏炎症浸润减少、肝组织损伤恢复;肝脏中活化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肝脏中均可发现有CM-Dil标记的hUC-MSCs的定植,且无人白蛋白的表达.结论 CM-Dil标记的hUC-MSCs经尾静脉移植可以在类HLH小鼠受损的肝脏中定植,并可改善肝功能、修复肝结构、降低活化巨噬细胞的数量,且不是通过hUC-MSCs肝样转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1956年6月由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系迁渝创建,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医院。它是最早被国家授予儿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单位,是首批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对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提取、培养和鉴定大鼠骨髓EPCs;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c-Met基因转染EPCs,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CCK8分别检测c-Met的表达和细胞增殖;分别用0、5、10、20和50 ng/m L HGF处理Ad-c-Met-EPCs,并通过Transwell迁移系统检测Ad-c-Met-EPCs的迁移能力;选取适宜浓度的HGF处理EPCs、Ad-GFP-EPCs和Ad-c-MetEPCs,并设置PBS对照组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LY294002组(同时加入HGF和10 g/L的LY294002),通过Transwell迁移系统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Akt和P-Akt的表达。结果 1)Ad-c-Met-EPCs中c-Met基因与蛋白均为高表达(P0.05)。2)c-Met基因对EPCs的增殖无明显影响。3)HGF在0~50 ng/m L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促进Ad-c-Met-EPCs迁移。4)HGF+Ad-c-Met-EPCs组的迁移能力和P-Akt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HGF+EPCs组、HGF+Ad-GFP-EPCs组和HGF+LY294002+Ad-c-Met-EPCs组(P0.05)。结论 HGF/c-Met能够显著提高EPCs的迁移能力;HGF/c-Met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EPCs的迁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β整合素家族成员在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2例初诊T-ALL患儿和21例对照(非恶性血液病患者和骨髓移植供者)的骨髓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β整合素家族各成员的m RNA表达;并利用整合素抑制剂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作用于Jurkat细胞,采用CCK 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Jurkat细胞生存率和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ALL患儿的整合素β_2、β_3、β_5的m 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10~9/L、第33天骨髓不缓解或MRD阳性的T-ALL患儿中,整合素β_3表达水平较高(P0.05);复发T-ALL患儿整合素β_5的表达高于无复发T-ALL患儿(P0.05)。整合素β3高表达T-ALL患儿的EFS率、OS率均低于β_3低表达者(P0.05)。与未处理组比较,RGD肽处理的Jurkat细胞生存率较低、凋亡率均高(P0.05)。结论β整合素可能通过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而影响T-ALL的发生发展,整合素β_5的表达与T-ALL复发风险密切相关,整合素β_3的表达与T-ALL患儿治疗反应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畸胎瘤的个体化方法.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畸胎瘤53例:良性40例,恶性13例.良性者治疗原则:针对每个体肿瘤制订手术方案,达到完整切除肿瘤、保存器官及功能的目的.恶性者治疗原则:术前新辅助化疗、择机手术、术后个体化化疗的综合方法.结果:40例良性者经手术治疗,除3例新生儿白蛋白低下者创口延期愈合外,其余37例创口I期愈合.所有40例均无大小便失禁、粪污、下肢功能障碍及复发等并发症发生.13例恶性者,5例放弃术后化疗,8例术后继续个体化化疗:中途失访2例,PR3例,CR3例.结论:个体化方法治疗畸胎瘤,尤其是针对每一恶性畸胎瘤开展个体化化疗方法对改善患儿生存质量、提高肿瘤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飞  宪莹  苏庸春  温贤浩  肖剑文  罗庆  梁绍燕  于洁 《重庆医学》2012,41(33):3501-3503
目的研究miR-19b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其与ALL临床特征和PTEN mRN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67例儿童ALL(初诊组38例、完全缓解组20例、难治复发组9例)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miR-19b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特征及PTEN 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以15例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miR-19b在初诊组和难治复发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完全缓解组和对照组(P<0.01)。动态观察6例ALL患儿发现完全缓解后miR-19b表达量较初诊时显著降低(P<0.05)。miR-19b高表达与外周血高WBC计数(≥50×109/L)、危险度分型(中、高危)、脾肿大、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有相关性(P<0.05),与发病年龄、性别、免疫分型、形态学分型、MLL-AF4融合基因、肝及淋巴结肿大、早期泼尼松反应等因素无相关性(P>0.05)。miR-19b与PTEN mRNA表达量无相关性(r=0.107,P>0.05)。结论 miR-19b可能在儿童ALL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中发挥一定作用,未发现miR-19b表达量同PTEN mRNA的表达量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