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9(IL-9)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病例组)和健康体检者50名(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清IL-9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另根据脑梗死面积的大小分为小面积梗死组和大面积梗死组,测定两组血清IL-9及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IL-9与CRP之间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血清IL-9和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面积梗死组IL-9和CRP水平较小面积梗死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IL-9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896,P=0.000)。结论 IL-9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IL-9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梁汉锦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20-421
目的比较两种检测支原体(UU)的方法。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和UU培养法。对150例临床分泌物标本同时进行检测。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率50%,培养方法阳性率48%。二者比较PCR方法阳性率与培养法(P>0.05)相当。结论对UU的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和培养法同样可取,荧光定量PCR在用药后检测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9(IL-9)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病例组)和健康体检者50名(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清IL-9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另根据脑梗死面积的大小分为小面积梗死组和大面积梗死组,测定两组血清IL-9及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IL-9与CRP之间的关系。结果病例组血清IL-9和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面积梗死组IL-9和CRP水平较小面积梗死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IL-9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896,P=0.000)。结论 IL-9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IL-9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ey)和血尿酸(UA)水平与头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50例,均进行头颈部CTA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无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两组Hey与UA;再根据患者动脉狭窄程度分组,比较Hey与UA。结果动脉粥样硬化组Hey[(24.71±12.31)μmol/L]与UA[(410.6±110.8)μmol/L]明显高于无动脉粥样硬化组[(15.34±10.18)μmol/L、(314.9±100.3)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狭窄程度越大,Hey与UA数值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y、UA与头颈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密切的关系,其数值越大血管狭窄程度越大,对预测脑梗死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是出血性卒中的常见亚型,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致残率.经过显微神经外科、介入外科和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数十年的发展,aSAH的存活率较前明显升高,但是大部分aSAH患者预后仍然较差,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探究aSAH预后影响因素成为了神经科医师的重点.自身因素、临床分级、动脉瘤的...  相似文献   
6.
梁汉锦 《现代医院》2012,(Z2):74-75
目的探索C反应蛋白(CRP)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痛风患者血管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实验分为健康对照组、无并发症的痛风组和合并冠心病的痛风组,采集血液标本并分别检测CRP、D二聚体水平。结果无并发症的痛风组CRP水平(6.3±2.2)mg/L和D二聚体(1.02±0.65)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4±1.6)mg/L和(0.15±0.02)g/L,但明显低于合并冠心病的痛风组(8.7±2.6)mg/L和(2.05±0.6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联合D二聚体检测可反映痛风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程度,可作为监测痛风患者血管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CA19-9联合检测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有腹水患者的血清和腹水样本各142例,其中恶性腹水患者32例,良性腹水患者112例,用免疫法及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和腹水TSGF、CA19-9的含量。结果恶性腹水组血清TSGF、CA19-9的阳性率分别为77.6%和67.0%,腹水TSGF、CA19-9的阳性率分别为87.5%和84.37%;其中,肿瘤标志物TSGF、CA19-9血清及腹水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腹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含量的检测也得出相似的结果。联合检测血清TSGF、CA19-9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度为93.7%,特异度为97.8%。结论肿瘤标志物TSGF、CA19-9联合检测,对腹水的鉴别诊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