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脊髓横断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B)模型大鼠的超声影像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特点。方法 将27只SPF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组(8只)和实验组(19只),实验组分为假手术组(8只)和模型组,模型组制备脊髓横断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剔除制备模型失败的3只,模型组剩余8只。在术后第28天对各组大鼠进行排尿后麻醉及清醒状态下超声观察膀胱径线与膀胱壁厚度;术后第四周检测各组大鼠尿动力学改变;术后第四周摘取膀胱逼尿肌组织进行染色观察。结果 ①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尿量增多,下肢BBB评分降低,假手术组和空白组之间无明显差异;②HE染色见空白组膀胱组织基本正常,模型组膀胱病理改变明显,假手术组和空白组之间无明显差异;③超声诊断学表示:与空白组,模型组膀胱充盈度增大、膀胱壁厚度增加,假手术组和空白组之间无明显差异;②尿动力学结果表示:假手术组和空白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漏尿点压、灌注时间、膀胱最大容量、膀胱最大压力均显著升高(P<0.0001);结论 本研究初步观察到SCI后NB模型大鼠膀胱组织在功能、超声影像结果及组织形态上变化具有一致性,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即超声影响学资料可以作为判断NB模型大鼠膀胱组织变化的可视化资料之一。  相似文献   
2.
背景: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电针能够改善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功能。目的:观察电针对骶上脊髓损伤大鼠膀胱功能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仅暴露T8椎体下脊髓;模型组建立T8椎体下脊髓横断损伤模型;电针组建立T8椎体下脊髓横断损伤模型后第19天给予电针干预,选择“次髎”“中极”“三阴交”三穴,20 min/次,1次/d,连续干预10 d。干预结束后,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与结论:(1)尿流动力学检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漏尿点压、膀胱最大容量、膀胱最大压力均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漏尿点压、膀胱最大容量、膀胱最大压力均下降(P <0.05);(2)苏木精-伊红染色: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膀胱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固有膜被破坏,逼尿肌肌束肥大,肌纤维排列紊乱,组织水肿明显;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膀胱上皮细胞排列相对规则有序,膀胱纤维化及组织水肿程度相对减轻;(3)Masson染色:模型组大鼠膀胱逼尿肌纤维化程度较重,电针组大鼠膀胱逼尿肌纤维化程度轻于模型组;(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