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外阴、阴道疾病除发育畸形,肿瘤另有专述外,其最常见者为外阴、阴道炎和外阴损伤等,现分述如下。 1 外阴、阴道炎原发性小儿外阴阴道炎极少,但由于小儿时期卵巢功能不健全,阴道粘膜菲薄,自然防御功能尚未形成,因而易受各种病原体或刺激物的侵袭而致继发性感染。病原体常以大肠杆菌为多见,其次为葡萄球菌、链球菌、淋球菌、滴虫、念珠菌及蛲虫等。病原体可通过患病的母亲、保育员或幼儿园儿童衣物、浴盆、手等传播,也可因卫生习惯不良,外阴不洁,大便污染,外阴损伤或抓伤引起。偶尔因儿童玩耍时误放异物于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奥瑞姆模式在患者子宫切除术后的应用,探讨适宜子宫切除患者术后康复的护理模式。方法:选取住院行子宫切除术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样本各68例;对观察组进实行奥瑞姆模式干预,对照组为常规康复指导(不加自护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肛门排气、拔尿管后排尿时间及自护能力综合评价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与奥瑞姆模式干预与否有极大联系(P<0.01)。结论:奥瑞姆模式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的运用切实可行,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p16、Cyclin D1在增生性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p16和 Cyclin D1在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对 12例正常子宫内膜、2 2例增生性子宫内膜及 4 1例子宫内膜癌中 p16和 Cyclin D1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 :在单纯加复合增生、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 ,p16表达呈下降趋势 ,内膜癌与正常内膜及增生性内膜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P <0 .0 5 ) ;而Cyclin D1表达呈上升趋势 ,增生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内膜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P<0 .0 1)。不典型增生与单纯加复合增生 Cyclin D1过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子宫内膜癌中 ,p16表达随细胞分化程度下降而降低 ,而Cyclin D1则随分化程度下降而上升 ,二者呈负相关。结论 :p16、Cyclin D1异常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p16低表达、Cyclin D1过表达与内膜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Cyclin D1核过表达可能是一个早期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4.
梁劲荃  梁睿 《陕西医学杂志》1995,24(11):648-649
采用5—氟脲嘧啶和消瘤芥联合化疗为主、辅以手术治疗的方法治疗65例侵蚀性葡萄胎,全部治愈。应用5Fu+AT1258联合化疗方法简单、有效、实用。有指征地辅以子宫切除是缩短疗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 病历摘要 患者女,38岁,以停经73d,阴道不规则出血5d之主诉于1994年12月19日入院。自1994年11月30日起阴道少许出血,持续5d,无腹痛及组织块掉出。妊娠试验(+)。3d前在外院作B超提示“宫内妊娠,胚胎发育中止”,故来本院,门诊以“难免流产”之诊断行清宫术。探针探宫腔时当即有大量鲜血涌出,急用纱布填塞急诊收入我院。既往体健,月经正常14  相似文献   
6.
介绍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病58例,本病的发生与妊娠及宫腔手术有密切关系,子宫腺肌病术前诊断率低,本组仅34.5%。分析误诊原因,争取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介素-6、8在胎膜早破孕妇羊水、血清中的含量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白细胞介素6、8在胎膜早破孕妇羊水、血清中的含量及意义李昭荣吕海侠梁劲荃王康敏马玉琴胎膜早破为常见产科并发症,发病率高[1],与感染关系密切[2],互为因果。目前,对胎膜早破孕产妇并发羊膜腔感染进行早期预测,并给予及时治疗,已成为降低围产期发病率和...  相似文献   
8.
P53基因突变在侵蚀性葡萄胎病因学方面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抗P53单克隆抗体Do—7和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7例滋养细胞疾病,石蜡包埋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葡萄胎首次刮宫标本中,发生恶变者82.6%(19/23)存在P53蛋白阳性染色,近半数为(++)—(+++),而良性葡萄胎仅33.3%存在P53蛋白弱阳性(+)染色;83.3%侵蚀性葡萄胎组织染色阳性,且多半为中强阳性(++)—(+++)。正常绒毛组织中均未见阳性染色。P53蛋白表达程度与滋养细胞增生程度有关,与肿瘤进展有关。结果提示在葡萄胎恶变、侵蚀性葡萄胎形成过程中P53基因突变是一个重要过程,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Modern researches have shown that 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among the women before menopause is only 30% of that in men.However,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CHD among the women after menopause jumps by 400% over those before menopause, higher than that in men1.  相似文献   
10.
活力碘在妇科手术术前准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力碘在妇科手术术前准备中的应用西安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710000)刘宁侠梁劲荃高艳娥我科1995年3月至1996年3月,在80例病人妇科手术术前准备中使用活力碘涂擦阴道并进行分泌物培养,观察其临床反应,结果十分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