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Karl迭代重建技术对胸部CT图像质量的影响。 方法 ①模体研究:以管电压120 kVp、管电流140 mAs扫描为常规剂量组;降低管电流50%,以管电压120 kVp、管电流70 mAs扫描为低剂量组,2组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FBP)和Karl迭代重建技术(重建等级1~9级)进行图像重建,采用噪声功率谱(NPS)和标准差对图像噪声进行测量。②临床研究:基于模体研究结果,选取行胸部CT的受检者120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59例,年龄35~75岁,BMI为(23.95±0.27)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分别为60例,扫描参数同模体研究,分别采用Karl 5级迭代重建技术和FBP法进行图像重建。比较2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及图像噪声、信噪比等客观指标和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指标。客观指标的比较采用t检验;主观评分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①模体研究:常规剂量组采用Karl迭代重建技术重建图像的平均噪声均低于FBP法重建图像噪声,且随着Karl迭代重建技术等级的升高而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4~47.50,均P<0.01)。通过NPS曲线对比,Karl 1~9级重建图像在降低图像噪声的同时,保持了与FBP法重建图像的噪声纹理特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9, P=0.42)。低剂量组Karl 5级迭代重建图像的噪声[(6.40±0.16) Hu]与常规剂量组FBP重建图像的噪声[(6.30±0.38) Hu]较其他Karl迭代重建技术等级更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8.34,P=0.423)。②临床研究:低剂量组的CTDIvol[(5.56±0.01) mGy]、DLP[(170.74±18.40) mGy]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11.06±0.01) mGy、(348.93±26.16) mGy·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7.7,P=0.003;t=39.23,P=0.005);ED[(2.58±0.16) mSv]较常规剂量组[(5.01±0.17) mSv]降低了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4,P=0.004)。低剂量Karl 5级迭代重建技术重建图像与常规剂量FBP重建图像比较,噪声(升主动脉:t=0.24,P=0.38; 降主动脉:t=1.51,P=0.70)和信噪比(升主动脉:t=0.45,P=0.45; 降主动脉:t=0.08,P=0.7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纵隔窗图像(χ2=2.32,P=0.317; χ2=1.38,P=0.268)和肺窗图像(χ2=0.97,P=0.614; χ2=0.59,P=0.760)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Karl迭代重建技术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图像噪声。降低常规管电流的50%至70 mAs、采用Karl 5级迭代重建技术重建图像可获得与常规剂量FBP相同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T2加权成像(T2WI)联合弥散成像(DWI)判断其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80例自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的老年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均完成1.5T磁共振检查,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比较T2WI、T2WI联合DWI判直肠癌TN分期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结果 术后病检TN...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用于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风险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发现有斑块患者125例,收集临床危险因素指标,分析CTA图像,定量评定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并分级,分析高危斑块特征分为低CT衰减斑块和正性重构斑块,随访左心室重构发生情况、评估冠状动脉CTA对左心室重构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使用联影宽探测器UCT960 320层CT行冠状动脉CTA(CCTA)双期扫描,探讨CCTA双期扫描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拟行心脏射频消融术或左心耳封堵术的109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行CCTA双期扫描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将CT原始图像传入后处理工作站,行MIP、MPR、VR等后处理,观察左心耳有无血栓;以TEE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CTA双期扫描对左心耳血栓的诊断效能及与TEE的一致性。同时利用心功能软件,获得左心耳三维图像进行形态分型,测量左心耳开口处径线及深度,并分析其与左心耳血栓形成的关系。结果:以TEE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CTA双期扫描诊断左心耳血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7%、97.6%、90.0%、98.8%,2种检查的符合率为97.0%。血栓组较无血栓组的左心耳开口长径和短径明显增大、非鸡翅膀型比例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左心耳深度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宽探测器CCTA双期扫描可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客观、高效的左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海市嘉定区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DP)高危人群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于2011年5~12月对上海市嘉定区真新及华亭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内常住居民中的高危人群进行肺功能检测,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以肺功能检测结果作为COPD的诊断依据,分析COPD患者肺功能、男女比例、吸烟及治疗情况等。结果共有2008例有效对象纳入本调查,平均年龄(66.2±2.5)岁,高危人群COPD患病率达8.2%(165/2008),男性患病率为10.5%(100/956),女性为6.2%(65/1052)。其中无症状COPD患者65例,既往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80例,诊断为COPD者5例,80例患者未被诊断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COPD,COPD患者的漏诊率为48.5%(80/165)。1年中COPD患者服用过茶碱类药物80例(48.5%),口服长效用β2受体激动剂23例(13.9%),吸入支气管扩张剂19例(11.5%),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仅3例(1.8%)。男有40例COPD(占24.2%)患者服用过含糖皮质激素的外地邮购药物。在73例Ⅲ、Ⅳ级COPD患者中,家庭氧疗的仅为2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及厨房无通风设备是COPD的危险因素。结论作为诊断标准的肺功能检测在社区医院开展的不够,社区COPD患者诊断治疗严重不足,对于年龄40岁,有吸烟史,厨房无通风设备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早期行肺功能检查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3.0 T MRI在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选择我院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20年6月~2021年4月收治的62例因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3.0 T MRI对所有患者颈动脉血管狭窄处的斑块成分及不同类型斑块的信号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对比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组成成分的差异。 结果  共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19个,斑块分型:Ⅰ~Ⅱ型11个(9.24%),Ⅲ型31个(26.05%),Ⅳ~Ⅴ型24个(20.17%),Ⅵ型37个(31.09%),Ⅶ型16个(13.45%)。所有斑块在MRI上均表现为环形或偏心性管壁增厚,且部分伴有局部新月形或半月形信号突入管腔,不同成分斑块在MRI上的表现各有所不同。所有检出的颈动脉斑块中稳定斑块共计62个,不稳定斑块57个。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出现钙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稳定斑块出现脂质核心、出血、血栓形成以及纤维帽破裂的比例高于稳定斑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3.0 T MRI能够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部成分及稳定性作出准确评价,可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预测及病情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动态灌注技术联合头颈部血管造影在基层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 2020年6月我院临床接诊怀疑急性脑卒中的患者125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常规CT平扫、动态灌注技术CTP联合头颈部血管造影CTA检查,比较CTA及CTP联合CTA两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析梗塞灶核心...  相似文献   
8.
胡宝华  王实  周慧  饶敏  尹小花  徐兰芬  姜健  梁凯轶   《放射学实践》2011,26(11):1163-1166
目的:评价DR摄影与计算机辅助检测对肺结节的大小和密度诊断测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77例(186个结节)经CT证实存在肺小结节的DR胸片和180例正常DR胸片,结节直径5~20mm.应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未使用和使用CAD系统对不同大小(D)和密度肺结节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对于诊断3组不同大小(5 m...  相似文献   
9.
梁凯轶  周慧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6):1028-1029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本院2009年9~2010年3月临床确诊24例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18例胸片均表现为肺纹理增多,6例表现为单肺斑片状影。CT显示6例单侧肺部炎性渗出影,12例双侧肺部炎性渗出影,4例弥漫性棉絮状病变;2例实质间质混合渗出。12例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患者出院1个月做CT检查,7例完全恢复正常;3例斑片状密度增高影2月后复查CT完全吸收;2例纤维条索影。结论影像学表现对于确定病变范围、病程发展变化和治疗后动态观察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探索出适合本地区的有效的综合干预模式。方法选取真新、华亭两社区COPD患者共74名,从2012年3月-2013年2月进行为期1年的综合干预,包括健康宣教、规范药物治疗、康复锻炼,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6分钟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mMRC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测定。结果综合干预对于患者FVC、FEV1/FVC改善不明显,但对患者FEV1有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改善,但对于呼吸困难mMRC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都有改善。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依从性,部分改善肺功能,可提高患者的部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