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意义及血管内溶栓治疗的效果. 方法 对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急腹症病人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后,采取取栓加洛栓治疗. 结果 6例病人溶栓均获成功,血管再通.2例术后恢复良好,2例治疗后肠梗阻症状未缓解行坏死肠管部分切除,2例病人洛栓时间较晚分别于术后29、35小时死亡. 结论 发病早期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DSA)或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GTA),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发病9小时内)血管内治疗可避免肠坏死的发生,提高本病治愈率(66.67%).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和30例无任何症状的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多层螺旋 CT 检查。测量阑尾外径,观察阑尾位置,阑尾腔内液体密度、气体密度,阑尾周围脂肪密度改变及腹膜增厚、腹腔积液等并发表现。结果急性阑尾炎平均阑尾外径为(9.78±2.33)mm,健康成年人平均阑尾外径为(5.05±0.53)m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5,P <0.01)。阑尾周围组织脂肪密度增高、毛糙25例,占83.33%,CT 值约-40~20 HU;阑尾周围有渗出性改变伴腹膜增厚13例,占43.33%;阑尾管壁增厚、水肿29例,占96.67%;阑尾腔内高密度粪石9例,占30.00%;阑尾炎合并肠梗阻1例(占3.33%);阑尾炎患者并发有腹膜增厚,占80.00%;合并有腹腔积液,占23.33%。结论多层螺旋 CT 全腹部平扫可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当阑尾外径 CT 表现为≥6 mm,阑尾腔积液、腔内粪石、周缘脂肪密度增高、腹膜增厚、腹腔积液等征象,可提示阑尾炎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咖啡酸片对肝动脉化疗栓塞引起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 将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引起白细胞减少的8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咖啡酸片0.2 g,3次/d,疗程2周;对照组口服肌苷400 mg、氨肽素1 g,3次/d,疗程2周.两组病例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每周复查1次血象,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上升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咖啡酸片升白细胞有效率95.0%,对照组3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咖啡酸片对肝动脉化疗栓塞引起白细胞减少有很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BA)开口的定位价值.方法:对8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BA-CTA),利用容积显示(VR)融合技术,将动脉像(含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主动脉及肺癌原发肿块)、支气管像及胸廓像三者融合在一起,以气管分叉下缘为圆点建立坐标系,对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开口位置进行冠状三维立体定位;再以BA开口所在横断图像逆时针倾斜45°角建立坐标系,明确开口所在血管壁位置.结果:86例中有78例106支BA能显示清晰,通过VR融合像能直观显示出开口所在冠状位的坐标位置以及横断面所处血管壁的位置.其中72支BA开口于第一象限,3支开口于第二象限,31支开口于第四象限;25支发自降主动脉前壁,58支发自降主动脉右侧壁,7支发自降主动脉后壁,12支发自降主动脉左侧壁,2支发自右侧锁骨下动脉,1支发自左侧颈总动脉,1支发自右侧甲状颈干.结论:MSCTA能清楚显示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及其分支,明确了支气管动脉开口的位置,为支气管动脉插管介入治疗肺癌提供准确而有价值的定位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晚期肺癌介入治疗前后MS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9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行MSCT灌注成像,采用电影技术对瘤体中心层面进行动态灌注扫描,计算瘤体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测量并比较介入治疗前后各项灌注参数的变化,并在介入治疗3个月后行常规CT检查观察肿瘤形态变化。结果:24例肺癌介入治疗后,肿瘤BF、BV降低,MTT显著升高,PS变化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观察瘤体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缩小;5例肺癌BF、BV、MTT、PS均无明显变化(P0.05),3个月后随访观察瘤体显示不同程度增大或无明显变化。结论:肺癌介入治疗前后MS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变化在肿瘤疗效预测方面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脑病变的CT、MRI表现,旨在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证实的18例小脑病变患者的CT、MRI影像学特点.结果:18例中,脑梗死10例,急性期血肿1例,亚急性期血肿1例,病毒性脑炎1例,脑转移瘤2例,室管膜瘤1例,星形细胞瘤1例,髓母细胞瘤1例.结论:MRI具有多平面直接成像的特点,对小脑病变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本院所使用的CT机是德国西门子公司Somatom plus螺旋扫描机。近来机器在扫描中经常出现一个现象:在正常扫描中突然扫描中止,需重新RESET后,重装扫描模式方可继续扫描。我们输入“LOG”命令查看计算机故障自检记录,仅提示DAS(数据采集系统)错误,无其他有价值的提示。刚开始,由于该现象出现不频繁,且不定期出现,未影响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出血的MRI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3例脑出血MRI误诊病例。结果:1例误诊为胶质瘤,1例误诊为脑转移瘤并出血,1例误诊为脑脓肿。结论:MR发现可疑征象结合临床及随访复查可有效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重组(VR)融合图像对支气管动脉开口冠状坐标定位在肺癌介入插管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实验组选择26例肺癌经导管化疗的患者,术前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采用冠状坐标定位VB融合技术分别重组VR像,将动脉(含支气管动脉和主动脉)、肺癌肿块、气管、胸廓图像融合,获得一个三维的融合像,以气管分叉下缘为圆点建立坐标系,对支气管动脉开口进行冠状三维坐标定位,在介入术中根据开口定位结果进行插管;对照组选择19例未行支气管动脉开口定位的病例.两组病例从插管时间、对比剂用量、支气管动脉插管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通过VR融合图像进行支气管动脉开口定位,术中插管迅速,插管成功率100%,插管平均时间为(2.15±1.05)min,对比剂平均用量为(31.54±15.15)ml,多支供血者均分别进行灌注治疗;对照组插管平均时间为(20.74±8.09)min,对比剂平均用量为(80.00±13.33)ml,其插管平均时间明显延长,对比剂平均用量明显加大,插管成功率96%.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95、11.36,P值均<0.01).结论 VR融合图像及其冠状坐标定位能直观显示支气管动脉的解剖特征,准确定位其开口位置,明显提高介入术中支气管动脉插管成功率,缩短照射时间,减少对比剂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腰椎退变的CT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腰椎退变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CT诊断为腰椎退变的 96 3例有关资料。结果 :96 3例中 ,椎间盘变性膨出 96例 ;椎间盘突出 713例 ;椎体后缘软骨结节 5 2例 ;椎小关节病 94例 ;退变性滑脱8例。结论 :CT扫描是检查和诊断腰椎退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